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你具有某种能力,每天会有规律地去做某件事,这事情一般都是举手之劳的事情。然后你身边有这么个人,朋友也好,同事也罢。你一开始可能是出于好心,主动或者被动给予他某些帮助,但在你持续给予他帮助以后,你的朋友似乎把你的这一行为当成了一种义务,觉得理所当然。当养成一种习惯以后,每当这项义务即将来临的时候,你脑子里就会不自觉地开始等待他的到来。这种感觉我一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来形容,但有的时候,更感觉像是一种负担。
我举几个身边的例子。
一、我本人有个习惯,每天早上都要吃几个鸡蛋,有的时候早上来不及,我就会把鸡蛋带到办公室吃。小A是我一个关系较好的同事,我有几次吃鸡蛋就分他一个,告诉他吃鸡蛋的好处,并建议他每天早上吃一个。后来有一次他说,既然你每天都要吃,就顺便多煮一个带给他,并且说可以帮我买鸡蛋之类的话。我想着是个举手之劳的事情,就答应了。
这样的事一开始双方都是很愉快的。但后来,小A每天上班都会等着我给他带鸡蛋,有的时候甚至会跑到我的办工桌前,翻开抽屉自己拿。而我也每天会想着多煮一个,“多带一个鸡蛋”这件事好像变成了一项日常工作。
二、我下班去健身房锻炼,小B是我在健身房里认识的一个朋友,平时也聊得来。因为我去健身房正好跟他顺路,有几次下雨他就叫我带带他,在健身房也好一起练。当然,按我的性格,肯定是答应了。
这种行为一开始仅限于下雨天,但很快就发展成为每一天。每次去之前他都会发消息给我,就像是一个闹钟一样。闹钟在告诉你该起床了,但有的时候真想把它关了,继续蒙头大睡。
有些日子他有事不去了,就会忘记给我发消息,我就会等他,然后去问他今天去不去。这件事有的时候会让我很反感,我本来一个人很自由,但现在像是被上了一道无形枷锁。
三、小C是我的一个朋友。他每次有不开心的事就会找我诉苦,抱怨这抱怨那,我就每次会给他提点小建议。
有一次他又来找我,正好碰到我自己也有烦心事,就跟他说我正忙着,以后再说吧。我本以为他会理解我,没想到他觉得是我敷衍他。我知道你很烦,但谁还没有个烦心事呢?听你诉苦是出于好心,而你却把它当做了我的义务。
类似的例子还有许多许多,倒个垃圾、带个早饭、以及各种顺便。不可否认的是,这些都是我们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脆弱的关系就是靠着这些琐事连接着。
每一个事件里都包含了两个角色:“义务执行者”与“利益享受者”。
一、作为“执行者”,他的出发点完全是出于好心,但一直做一个老好人,是在给自己找压力。义务变成任务的结果就是给自己增加负担。
要想改变现状,一方面要学会适当拒绝,另一方面也要学会适当欺骗,同时不要有心理负担,不要害怕被人诟病,因为在整个事件中,你是那个付出的人,那个抛弃自身利益的人。如果因为你不履行所谓的“义务”,而在你背后责备你、辱骂你,那么这个人不值得做朋友。
不要对所有人都好。如果你对所有人都好,又怎么去区分那些在你生命中重要的人呢?
二、作为“享受者”,是整个事件的受益者,要明白世上没有理所当然的事情。别人之所以选择帮助你,纯粹是出于礼貌,并非义务。
首先,别把你俩的关系看的太乐观。我们可以假设你们的友谊值是十分,你每拜托他一次就减少一分,他拜托你一次就加一分,当这个分数减到零分就意味着友谊走到了尽头。虽然这样的比喻不是很恰当,友谊不该用这样的方式来衡量,但真正坚实的友谊,不就是互相付出的吗?
其次,要理清关系。享受者不该主动索取,应该是被动接受的那一个。你主动找别人帮忙,事先询问,一般人出于礼节都会表示接受,但一旦过度索取,无疑是道德绑架。自己能做的事就尽量不要麻烦别人,虽然对谁都是举手之劳,但是手举多了也会酸的。
最后,“享受者”更应该具备一颗敏感的心,洞察人心,懂得适可而止。
出现这种现象绝对不是偶尔,“对自己有利”、“需要帮助”这一类的心态会导致它的必然。我们可以审视一下自身,每个人都充当过“执行者”或是“享受者”的角色,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如果你感觉自己被这些所谓“义务”压得喘不过气,感觉活得很累,琐事太多;或者正在作为“受众”透支别人对你的情感,那么我建议你是时候让自己和他人喘一口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