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对于这句话的出处有两种说法,一是出自《大戴礼记》,一是出自《汉书》。
水至清则无鱼:
如果在清澈见底、毫无杂质的水中,是很难有鱼儿存活的,因为没有微生物及藻类植物生长的空间,同时没有制造出足够的氧气,没有食物与氧气,鱼儿自然是没办法在这里生存了。
人至察则无徒:
人如果过于“明察秋毫”、“事事洞悉”处处显得很精明,对人又很严苛,是没有人愿意跟他做朋友的。
古人在千年前就提出中庸之道,认为以平和之态对待别人,不斤斤计较,是最能体现一个人气度和品德。往往,这样一个谨遵中庸之道的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也可以说让人为之称赞。
在我看来,中庸是平和的,一个人能做到平和、宽容地与人相处的同时,也能够做到自己身心和谐,那才是真正的大修行。
其实“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不仅仅可以从对待别人的角度要宽厚的角度去理解,更可以引申扩展到自己对待自己的角度上。
1. 严于律己,严于律人
这一类人的道德标准高,不仅对自己要求高,同时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衡量别人。
有个年过三十、事业有成的朋友,时常会说起自己的孤独感。
他经常在与一些朋友、同事甚至恋爱对象相处一段时间之后,开始觉得对方无法达到他的要求与标准,并且在脑中自动贴上“不是一路人”的标签。
他认定,如果跟对方继续交往,对于精力与时间都是一种无效地浪费,从而他刻意地在自己和对方之间建立“一堵墙”,使双方的关系渐渐疏远。
这个朋友受过良好的教育,自身文化素养、谈吐学识也极高,从着装到吃饭、从学习工作的态度到待人处事的方法,他一直都是非常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
对于这种对自己要求很高(尤其是道德标准很高)的人来说,他们在心理学上通常都是超我较高的人(弗洛伊德将将精神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阶层。超我是人格中主管道德标准的司法官。),这一类人往往都是严于律己,他们给自己设定的标准都很高,他们一般都是能够达到自己所设定的高标准的,而且会为此引以为豪。
通常情况下这类人会因为自己一贯执行高标准而颇有优越感,会不自觉地显示出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同时用自己的这种标准来要求别人,如果别人没有达到他所认为的标准,他就觉得跟自己不是一路人,逐渐的疏远对方。
他们总是在想:因为我是这样的,所以你也应该是这样的!否则你就没有资格跟我成为朋友!
但是如果用同样的标准来要求他人,最终就会发现:没有人能够符合你的标准!
对于这类朋友可以尝试以下认知:
* 没有两个人是完全一样的
* 一个人不能控制另外一个人
* 有所坚持,有所放弃(选择自己的原则性标准,忽略其他细节)
“不以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别人”这不是一个新的话题,每个人都各自的成长环境、教育背景、兴趣爱好、思维模式,每个人都一个独立的个体,跟随自己的内心去选择最符合你道德标准的朋友,然后放弃一些无关痛痒的差异性,用同理心去理解对方,同时放下自己的戒备心,才能使自己不做一个“孤独者”。
2.宽于待己,严于律人
曾经看过一个笑话:
吃过晚餐之后,妈妈和女儿一同去厨房洗碗,爸爸与儿子在外面看电视。
突然,听到厨房传来“噼里啪啦”的一阵碗盘摔碎的声音,随后传来的就是如常的洗碗流水的声音,收拾打扫碎碗碟的声音。
在客厅的儿子看着父亲说:“一定是妈妈打碎的。”
“为什么呢?”爸爸略感吃惊的问道。
儿子说:“因为妈妈没有骂人。”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在平时,如果别人摔破碗碟的时候(或者出现一些其他小失误的时候)这位妈妈应该是习惯于指责、训斥他人的,而在妈妈自己摔破东西的时候,她就什么都不说了。
这很真实地体现了用不同标准对待别人的另一种方式:宽于待己,严于律人。
生活中,最常见的应该就是具有这类特点的朋友,甚至说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行为。
每一个人都有心理防御机制,这种心理防御机制可以防止各种各样的念头、欲望、等一系列负面情绪进入到自己的意识中。
当自己犯下错误的时候,通过“宽于待己”的方式,可以使自己获得安慰,减少自身的焦虑与内疚。
同时在通过“严于律人”的方式,将自己不好的那一部分投射给别人,对别人违背自己的思想认知的行为加以严厉地指责,以便更加强调自己思想的合理性。
其实这类人不是对于每一件事都“宽于待己,严于律人”的,他们会在某一方面(自己比较重视,但自己往往做不到)对他们比较严格,正是由于这样的反差,才会使旁人格外感觉他们的双重标准。
对于这类朋友,希望尽量做到:
* 不轻易指责(要求)他人。
* 在指责(要求)他人的时候,先想想自己是否做过(做到)。
* 如果没有控制住自己,张嘴指责(要求)他人,可以用自嘲的方式缓解双方情绪。
如果我们身边的亲友存在这样的问题,我们也可以适当地轻松些面对,他们有时候并不是单纯地想责怪他人,而是通过这种方式在提醒自己。
3.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在传统意义中,我们是应该“严格地要求自己,宽厚地对待他人”的,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如此。
但如果一个人总是以一种苛责的方式、极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以一种宽纵、迎合的态度对待她人,将“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变了性质,走向极端,很容易发展成“讨好型人格”,这样就可能是另一种心理问题了。
生活中,我们一定会遇到过这样一类人,他们大多是:
◆ 谨小慎微、严格地要求自己,生怕自己的言行话语会引起他人的不满,并努力迎合、讨好他人;
◆ 每一个人都很友善、客气、宽容,似乎她自己根本就没有“脾气”,没有什么事情可以触碰到她的底线;
◆ 时常像一只“惊弓之鸟”,处于一种小心翼翼、敏感紧张的状态之中;
◆ 刻意让自己处于低调之中、并且总是表现出低人一等的态度;
◆ 对自我评估极低,极度缺乏自信;
这类人一方面对自己要求极度严格,一方面又不遗余力地迎合宽纵他人,使自己背负了一道沉重的枷锁,他们用敏感且卑微的姿态追逐外界对自己的认可,让自己每一天都如履薄冰。
然而,他们这样的“付出”却往往并未得到他们所期望的认可,以至于恶性循环地使自己更深地陷入自我怀疑、自我贬低之中。
这类人通常是幼年时期受到父母的过度打压,或是母亲的能量不足,对孩子的抱持度不够造成的,他们往往极度敏感,而且非常自卑。
对于这类朋友,希望能够通过以下几点改善自己的认知:
* 要相信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自己有能力也有资格使自己快乐地活着;
* 正确认识自己,把自己所拥有的、擅长的列出来,并引以为豪;
* 考虑他人感受之前,先考虑下自己的感受;
* 尊重自己的内心感受,不勉强、委屈自己的感受;
* 当遇到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的时候,简单直接地告诉对方你的感受。
我们要知道,很多时候“委屈”不一定能够求来“全”,正确的认识到自己的能量,发挥自己的价值,真实地做自己,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这不仅是告诫我们不要太过孤芳自赏、自命清高,让自己陷入孤独之中,同时也是对我们自身状态的一种警示与反思:
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谁都没有权利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
在指责他人的同时,先端正自己的态度,客观地对待自己,对待他人;
自信地活出自己的风采,有足够的能量来获得社会化认同,实现自己的价值。
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正确认识自己,使自己获得更加轻松、快乐、丰盈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