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民国时期的段子手,我最喜爱的无疑是“才子型”文学家钱钟书先生。其笔下幽默风趣的段子,令人时而捧腹,时而惊叹,时而沉思。
钱先生唯一的长篇小说—《围城》,既以幽默犀利的语言揭示出人生围城的残酷,又以奇思精妙的段子勾勒出点睛之笔。此书历时两年,是作者“锱铢积累”完成的,故事发生在1920—1940年代,描述了一批海外留学生归国后的经历,他们代表了当时中国的某一部分社会,某一部分人。通过主人公方鸿渐的四段感情经历和三段就业经历,展现 出当时社会中人们面临婚姻、职业以及人生愿望求而不得的困境与苦闷。正如文中所言:“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出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围城》被视为现代文学史上独特的讽刺小说,是“新的儒林外史”,不过,我爱此书更多因小说中的妙言妙语,那新颖独特的段子,直叫人佩服这位幽默大师深厚的文化底蕴,譬如写方鸿渐失恋后,周太太好奇的一段'人家的天地里,他进不去,他的天地里,谁都可以进来,第一个拦不住的就是周太太';又如鸿渐评论对丑人的态度时,作者又写道'对于丑的人,细看是一种残忍—除非他是坏人,你要惩罚他';再如鸿渐、辛媚一行五人到达三闾大学后的段子则是'同路的人,到目的地就分散了,好像一个波浪里的水打到岸边就四面溅开了'。诸如此类的奇句精句,文中不胜枚举,可说语言文字经钱先生之笔,已达到登峰造极之处,故而自己在写作时,偶尔也会刻意模仿一二,赏析精言妙语也成为我读《围城》最大的享受。
读《围城》为先生之妙语连珠叫好的同时,不由得思量写《围城》的钱钟书究竟有怎样的才情?又是如何修炼出下笔如神的能耐?难不成他也如唐之李太白,宋子苏东坡为天降奇才?非也,非也,从小说里的细枝末节结合杨绛先生的《钱钟书与围城》及其在《我们仨》里的描述,个人从中总结为以下几点,窃以为此值得自己码字写作时学习一二。
1.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书—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
据资料获悉钱先生自小就是读书的种子,他好读书,亦求甚解,儿时喜欢孜孜不倦的捧着《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一类的经典名著阅读,寒暑假里也不放过读书的机会,诸如《小说世界》、《红玫瑰》之类的刊物皆成为他的囊中物。
成家后,钱钟书携妻前往欧洲留学,求学之余,夫妻二人常以读书为乐,他终日博览群书,中西新旧书籍、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都是他爱读的。抗战爆发后,钱钟书蛰居上海,期间新书、旧书买了许多,借来书更是数不胜数,他常说“书非借不能读”。买书、借书、读书便是他最大的乐趣。
钱先生好读书,更有做笔记的习惯,有时用于笔记整理的时间远超于阅读作品的,他笔记有中文、外文以及日札,数目惊人。
终其一生,他读书之广、读书量之大、笔记之多,令吾辈惭愧。
2.活学活用,推陈出新
窃以为知识本身不是力量,对知识的运用才会发挥其光和热,倘若知识学而不用,那么也就失去了学的意义和价值。《围城》里钱钟书的才华尽情挥洒,对文学知识的借用用的妙且恰到好处。
像写鸿渐一行人等到“欧亚大旅社”就餐时,作者描写桌面油腻的一段:“桌面就像《儒林外史》里范进给胡屠夫打了耳光的脸,刮得下斤把猪油”,每读此处,个人都忍不住大笑,仅仅是桌面的油腻,作者以《范进中举》里的被打耳光的范进打比方真真是构思奇特。再如,讽刺“知识分子”赵辛楣的一段文字,作者又巧借李健吾的剧本《这不是春天》描绘出峰回路转的效果,让读者看到当时尴尬的赵辛楣犹如孩童背书忘记了句子,只能抓耳挠腮的自问是“春夏秋冬”的那一个,让人读后不由会心一笑。
3.观察分析,善用比喻
《围城》中,作者鲜用陈词滥调而是善于发现细节以令人熟识的、具体化的事物做比喻,将新颖的段子一个个如抖包袱般抖给作者,我想这也是本书值得欣赏之处。开盘句作者便用了比拟的手法写夜色-夜彷佛纸浸了油,变成半透明体,它给太阳抱住了分不出身来;形容鸿渐夫妇吵架时则有以“吵架像是夏天的暴风雨吵得厉害,过的快。
书中幽默犀利的段子,经作者的春秋笔法,呵成一幅“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的漫画,深入脑海,同时,作者“泛读书、做笔记、活运用、抓细节”之长处,值得个人码字时刻意学习,刻意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