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两江总督的清与浊
不准大排场,只收小礼物
曾国藩从政和治军的初衷是“济世人于水火,解生民于倒悬”。而两江地区的百姓确实经受了太多痛苦。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官场上这些花样百出的腐败的来源,都是民脂民膏。官员们剥削百姓的主要方式,是以办公经费不足等借口收取“附加费”。
早在京官时代,曾国藩就认为当时天下一切弊端根子都在吏治
总督的“养廉银”与“裁撤陋规”
曾国藩整顿吏治,最核心的举措是挑战“陋规”问题。晚清地方官员的主要贪污方式,是营谋“陋规”收入。什么叫“陋规”呢?用今天的话解释,大致相当于“灰色收入”。
清代的财政制度之奇葩,表现之一在于清代督抚衙门里,有正式“编制”的只有总督和巡抚本人,其他工作人员国家都不负责开支。总督和巡抚为了办公需要,要请数名师爷,每人年工资至少一千两白银。这些钱,国家不负担,要总督和巡抚自己出。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公家的开支,比如总督和皇帝之间通信,也就是专人往返护送奏折和圣旨,每年需要几千两白银的路费,这个钱皇帝也不出,要总督自己出。加到一起,一名总督一年需要支出数万两。而总督和巡抚的年工资是多少呢?只有区区一百五十五两!因此这种财政制度简直是开玩笑。
从雍正时期起,富于改革精神的雍正皇帝知道督抚们钱不够花,批给他们一笔重大补贴,叫“养廉银”。两江总督的养廉银是一万八千两,但是仍然不够花。不够花怎么办呢?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督抚们靠他们的权力,借口办公经费不足,通过“勒索下属”来自肥,让他们每年送上固定数额的钱款,就形成了“陋规”。
清代官场的基本生态是大鱼吃小鱼。随着时间的演进,陋规越来越“丑陋”。因为这份收入官不举民不究,皇帝也不好深管,所以是肥己营私的最佳空间。要裁撤别人的陋规,曾国藩首先就要裁撤总督衙门的陋规。
在做京官的时候,因为需要面对上级,所以曾国藩对官服是非常讲究的。离开京城之后,曾国藩不再有出入宫廷之需要,他每天面对的都是自己的同僚和下属,所以穿衣越来越简单。岂止简单,有时候简直到了不修边幅的程度。
曾家的女人们,每天都要进行体力劳动。从洗衣做饭腌制小菜,到纺线绣花缝衣做鞋,都要亲力亲为。从早上睁开眼睛,直到睡觉,基本上不得休息。
曾国藩的“小金库”
当时每晚南京城两江总督府内,曾国藩秉烛夜阅公事,全家长幼女眷都在麻油灯下纺纱绩麻,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幅动人画面。
因为曾国藩做官还有另外一面,就是与其他官员同流合污的一面。曾国藩并非所有作为都如此光明正大,无可挑剔。有一些举动,很有“潜规则”之嫌。
第一项是吃喝应酬。在官场应酬上,曾国藩并不标新立异,而是尽量从俗。
第二项是冰敬、炭敬、程仪之类的“灰色支出”。
曾国藩一年的合法收入,也就是工资加养廉银不过才一万八千多两。以上这些请客吃饭、给京官送礼以及给户部的部费钱,每年加到一起,起码得三万多两,远远超过他的合法收入。
曾国藩在“后路粮台”建有一个“小金库”。盐运司送的“缉私经费”,上海海关、淮北海关等几个海关送的“公费”,就是曾国藩这个“小金库”的金钱来源。
综观曾国藩一生,他的为官风格十分独特。一方面,曾国藩确实是一个清官。他的“清”货真价实,问心无愧。在现存资料中,我们找不到曾国藩把任何一分公款装入自己腰包的记录。但另一方面,曾国藩的逸事中缺少“囊橐萧然”“贫不能殓”、在官府里种菜吃这样容易让人觉得悲情的极端化情节。
在中国人眼里,真正的清官,必须清可见底,一尘不染,清到成为海瑞式的“自虐狂”或者“受虐狂”,才叫人佩服。曾国藩远没有清到这个程度。曾国藩应该归入“非典型类清官”。也就是说,骨子里清廉刻苦,表面上和光同尘。这是因为曾国藩的志向不是做“清官”,而是做大事。
曾国藩从自身经验总结出,一个人特立独行,必然为众所排斥:“人之好名,谁不如我?我有美名,则人必有受不美之名与虽美远不能及之名者。相形之际,盖难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