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
对“活在未来”有了更接地气的理解:感谢高雁鹏的计划课。制定计划时,我确信我是“活在未来”的。
享受这一年,期待今年年底的复盘,一切都变得越来越好~
说到计划课,刚听完,迫不及待给朋友分享,又犯了那个错:先自己践行,再“影响”别人,不要强行推荐,也更不需要通过借花献佛得到别人的认可。
行动:
TTC-argumentation课程,今年2018.5.31之前,写出笔记。
电影大空头the big shot,2018.1.31之前看完,写观影笔记。
其他执行的都很不错~
2018.1.22
这一周的主题是:如何建立一个牢固的生活根基?
肯定不是安全感,之前的文章已经讨论过,生活中最大的枷锁正是对于安全感的过分追求。
笑来给的答案是活在未来!
刚看到这条,我很茫然,看完整周的分享,也并不是很懂。先写自己理解的部分吧~
什么叫活在未来呢?
1. 预测是少数人才有的能力
为什么预测很重要?
很简单,居安思危。一直处于顺境的人往往忘了这回事。
预测不是瞎猜,不是投机。以输入为前提,深入的思考分析后得出。
这里说的预测,按我理解,分三类:
- 对自己的期望和计划
想象自己1年后,3年后,5年后希望成为的样子,然后努力为之奋斗。 - 那些朴素而深刻的道理
比如知识就是力量,天道酬勤,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等 - 最难的对市场对形势的预测
比如笑来分享他的预测:未来收费社群是大趋势。
活在未来=长远的目光+行动
我在工作之前一直相信活在当下的论调,当时深受泰坦尼克号里jack的台词I love waking up in the morning and not knowing what’s going to happen,or who I’m going to meet, where I’m going to wind up. 总觉得未知的未来很幸福,这真的很傻很天真。这样的态度,正是没有计划,浑浑噩噩,被动的随波逐流。所以jack始终是个穷鬼。。
想起大三时发现自己很想去美国留学,然后发现准备一切已经太迟了,于是很羡慕那些大一就开始准备GRE考试,努力提升绩点的同学。他们已然活在了未来。
然而预测确实很难,甚至可能完全是错的。所以直接说“活在未来”,压力焦虑会倍增。笑来说“不要企图以此就预测对所有事情。重要的是,判断过后,要用行动去验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想法。”
所有的能力都是可以学习,一点一点提升的。管理大师德鲁克分享过一个回馈分析法,正是有关如何提高预测能力的好办法。
要发现自己的长处,唯一途径就是回馈分析法(feedback analysis)。每当做出重要决定或采取重要行动时,你都可以事先记录下自己对结果的预期。9到12个月后,再将实际结果与自己的预期比较。我本人采用这种方法已有15到20年了,而每次使用都有意外的收获。比如,回馈分析法使我看到,我对专业技术人员,不管是工程师、会计师还是市场研究人员,都容易从直觉上去理解他们。这令我大感意外。它还使我看到,我其实与那些涉猎广泛的通才没有什么共鸣。
《彼得·德鲁克:如何管理自己?》
2. 笃信
一个人是否真相信某种理念,最终只有一种体现:
践行。
之前写过,分享往往取决于地位。我常常给朋友分享写作的好处或者优秀的公开课,然而反馈甚少。这其实也是因为我自己并没有真的笃信!比如当朋友问我如何学英语,我往往说:一靠多朗读,二多练习写作,三直接用。看过笑来的人人都能学英语,我相信这是最靠谱的方法。然而朋友往往并不很信服。现在想想,信服才怪,我自己都并没有真的如此践行!
想要笃信,需要大量的做功课,并思考。这并不只是为了说服自己,更重要的是不会轻易被别人的言论影响。
从而真正行动,只有行动才能产生真正的改变;
不要怕别人的风凉话。“默认没人支持你,把别人的鼓励都当做额外赠送的。”
本质上,不论学习任何知识,还是打磨任何技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从开始就像专业人士一样生活。最好的学习方式是“用”。
如果你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不要等待任何时机成熟,今天开始就按照那个标准要求自己。这样你相当于某种程度上已经活在自己期待的未来里了。
3. 反省自己
列举下我相信但未笃信(就是没有践行)的事情吧:
- 练习逻辑思维
只有能够正确的思考,才能写出漂亮的文章,这话我也听过,也觉得自己信了,然后我到现在argumentation的TTC还是没有听完。。
正好在此提醒自己,17年1月底之前听完,写篇总结~ - 锻炼身体
也在践行中,强度不够。 - 朗读法语
- 坚持写作
简书已停更快3个月,惭愧。重新拾起来! - 要关注领域前沿
-
关于转行
- 看电影 大空头the big sh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