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某天,我正窝在床上吃着薯片看电视,
突然微信铃声大作,慌忙打开一看,
一个许久不联系的朋友建了一个群:
“我七大姑家儿子正在参加XX大赛,朋友们给他投个票吧”。
奈何投票这种事情,往往不是一天就结束的,
它就是个无底洞啊我的朋友们!
接下来几天:
“每个人每天可以投一票”,
“今天还没投的赶快投啊”,
“分享到你的朋友圈,让你的朋友也帮忙投啊!”,
“加油啊,马上进前五啦!”
没有悬念的,在投过一次票之后,
我热情的忽略了他接下来的请求,然后退了群。
2、
“爱妈妈的转啦,不爱就算了!”
“有爸的转下,没爸的就算了!”
“家里有属鸡属龙属狗的,转发会发财!”
“不转不是XX人!”
我的乖乖,你们太狠,我真的惹不起。
对父母、孩子爱的表达,并不是通过转发几篇文章来看的。
难道不是用实际行动来证明的吗?
3、
每隔几天,求赞狂们来轰炸一次你的微信“朋友圈第一条求赞!”
每隔几天,清人党来轰炸一次你的微信“清清吧,不用回。看看谁删了你”。
每隔几天,负能量党就轰炸一次你的微信:受不了不想活,感情遇人渣,看谁都不顺,全世界都对不起TA。
生活就像巧克力,你永远不会知道,谁会成为朋友圈里下一个微商。
4、
常常看到这样的画面:
几个人围坐在一张桌子旁,但彼此之间很久都不说话。
自顾自低着头摆弄手机,不停地微信,自拍,刷屏,心不在焉。
有人说,我们看的不是微信,是避免寂寞。
我们用微信社交、购物、付款,
在朋友圈晒幸福、晒自拍、刷存在感,
每隔几分钟看一次有没有评论和赞,
收藏一些其实永远都不会看的内容。
5、
为什么即使在微信里出现了那么多我们讨厌的事情,
我们依然乐此不疲的刷刷刷?
即使朋友圈已变成你完全依靠惯性去看,看后又觉得索然无味的功能。
为什么高中的时候没有朋友圈,我们却完全不像现在这样感到焦虑呢?
也许朋友圈在消弭了时空距离之后创造了一种虚假的联系感,
它让我们之间的联系变得便捷,也让我们之间变得陌生。
我们恐惧被他人遗忘,恐惧孤独,
于是我们在评论和状态中证明着自己的存在。
本文发布在微信公众平台(BaisonShop)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