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应该有好多小伙伴都会和我面临一样的事,想写东西,但是往往没有灵感,等灵感乍现的时候却因为在做别的事无法写作,事后又忘了,白白浪费一个好点子,那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再此,我们应该详细分析一下这个叫做灵感的东西,它应该怎样用。
1.挖掘灵感:对世界保持足够的新鲜感。要相信现在的世界和一秒之前的世界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可以说,不管什么东西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灵感,一棵树,一粒沙。关键在于我们有没有一个发现灵感的心。对世界保持足够的新鲜感,用一个新奇的角度去观察世界,你会发现这个世界可爱的多,也陌生的多。对于怎样让自己拥有一个新奇的眼光,这就要求我们要了解的足够多,对这个世界有一定基础的认知,在此基础上还要加上我们自己的思想,对这个世界要有自己独特的看法。然后从这个角度出发去观察这个世界,你就会发现现在的世界和之前的世界有所不同。
发现并保持自己独立的思想,不随波逐流。这是一个人的魅力,也是一篇文章乃至一部作品的灵魂。
不光如此,你要相信世界是运动的,一秒前的你比现在的你年轻一秒钟,一秒前的凳子比现在的凳子结实一秒钟。有了思想,再加以对比,想法就会很容易擦出火花,灵感自然而然就来了。
2.记录灵感:随时记录,哪怕只有短短一秒的灵感。一秒的灵感就可能产生一个人一辈子的故事。
灵感这种东西来去如风,丝毫没有规律可言,面对如此的不可控性,我们当然要时刻准备着了,有纸就写纸上,没纸就写在手机的便签上,总之,要详细的记录下来,记录的越详细,事后情景再现的时候就越容易,当时的灵感也就很容易掌握了。而且不要因为灵感小就放弃,沙子多了也能凑成沙滩。
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记录是记录什么?怎么记录?这是因人而异的,也是最主要的。
有的人理性而沉稳,推理能力较强,那他就可以记录真实的环境,也就是当时的产生场景,包括时间,地点,人物,特殊的也可以记录一下天气,衣着,道具,周围人物以及其他。这样事后他再回想的时候就再次进入这个场景,就能完整的重现这个灵感。而有的人感性而细腻,描写能力较强,就需要记录灵感里产生的画面,事件及其前因后果,特殊的或印象特别深刻的要着重描写一下。总而言之,这是比较极端的两种类型,大部分人都在这两种范围中间,取一个平衡值。具体适合自己的记录方式还需要亲自摸索一下。
3.处理灵感:遵从内心,重现情景。抓住主题,顺畅描写。
这里的顺畅描写指的是不要频繁修改,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一气呵成。由于是回想,记的东西肯定不全,就按照自己记录的东西延伸,也不用管对不对,偏没偏题。这个问题是最后完成后检查时的工作,现在先不要考虑这么多,还是先想着怎样把灵感写完。写作时灵感的长时间保存是很重要的,而且由灵感而生的写作是很难的,因为我们的灵感往往只是一个场景,而把这一幕场景扩展成一个故事是很难的。往往这个时候我们就会产生一个原因,写了一段接下来不知道怎么写了,也就是——词穷。
多读多看,多学多记。有了输入才能有输出,输入的质量高了,输出的质量才有所保障。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不知道这个典故,我也就不会用这句话,这里也就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东西让大家理解我的意思。我学会了这个典故,那么以后再写东西时这就是我的东西了。懂得越多,能运用的也就越多,思想也就更加深邃,思考问题的方面和角度就会和他人有差异,有了差异和对比,一篇文章或作品才有了它的主体思想,也就是它的灵魂。
4.告别灵感:允许有不完美,允许有遗忘,允许有落差,允许有遗憾。
无论我们怎样对待我们的灵感,它总有消失殆尽的时候,尽管在此之前我们可能并没能完整的记录下它,那这时候我们也应该泰然处之,既然能做的都做了,那就随他去吧,尽人事听天命。我已经尽自己最大努力做了,这个结果就是对自己最好的交代。就比如我这篇文章,开始的时候我是能数到第六条的,但是现在才第四条就没了,而且第四条本来是我最后一条。尽管我现在抓耳挠腮,却仍然想不起来是什么。既然如此,那就这样吧毕竟已经一千多字了,也够了,以后再回来读的时候,如果想起来了那就再加上,如果想不起来,那么现在的样子就是最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