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这么多年的书,自己迷迷糊糊,也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怎样读书。有时候自己也会烦恼又迷茫,因为时间一长,读过的书大部分就已经被遗忘,最后很多书都只是勉强有一丁点的印象,谈不上有什么收获,仔细想想,也只是浪费了自己的时间。
很久以前就买了这本书,但是一直都没有读,是因为懒病在作怪。自己潜意识里认为这本书就是那种所谓的干货,肯定枯燥乏味,而我又倾向于放任自己读点轻松愉悦的小说。终于,看到桌上开始累积了好几本未读之书后,我逼着自己学习了,我倒要看看这所谓的干货是不是像我想象中的那般枯燥。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我感觉自己受到了震撼,而这种震撼却又是舒适贴心的,有如清风拂面般沁人心脾。边看边感叹,要是早点看到这本书多好,那自己就可以早一点学会读书,早一点让自己的阅读变得更有趣更有效了。在这里,我也要强烈推荐给大家,这本书真的是温和而又超滋补的干货,我们可以积极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加以吸收和利用。下面我就我的读后感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本书:
本书主要内容一共五个章节。
第一章 用笔记管理读书生活
第二章 用购书清单指名购书
第三章 用笔记把读过的书变为精神财富
第四章 通过重读笔记提高自我
第五章 让读书体验更充实的19个技巧
再加上对大家如何有效读书加以引导的前言和写读书笔记的26款实用文具以及后记,本书小巧实用,内容简洁流畅,还附有生动易懂的各类读书技巧的图片,和一般的让人望而却步的技巧书有很大区别,看这本书确实有趣而又实用。
本书的特色就是它提到的超实用笔记读书法。围绕着它,作者谈到了三个核心点即:要买什么书、要注意书中的哪个部分、想到了什么。围绕着这三个核心,要使我们的阅读有效,就要利用笔记本去实现以下几个目标:
活学活用,我最喜欢的就是本书当中提到的如何通过阅读笔记记下作者的观点、进而引发自己的思考,并引导自己如何去选书这个部分,这样的话,知识就得到了一个完整的吸收利用再造过程,就能实现真正的有效阅读了。
那怎样做笔记呢?作者提出了四种有效方法:
1、随想笔记:记下平时的感悟,这与日后的选书息息相关。
日常生活中,我的脑海里也经常会浮现出一些这样那样的关于读书的点子,比如那天学生问到我如何划分句子成分的问题,我深感自己语法知识的欠缺,想要重拾大学教材《现代汉语》。可这样的想法我并不是这一次才有,就是自己没有把它放在心上,有时打开淘宝等软件竟然不知道要买什么书,这确实是给我提了个醒,这个建议真的非常实用。
2、购书清单:找到真正想读的书
很多时候如果不是要去买试卷,自己到了书店还真的不知道要买点啥,所以平时“通过电视广告、书评报道、书里的推荐板块或者朋友的推荐而得知的书名”都可以并且要及时记在笔记本里,那样的话,目标明确读书就更有效率了。
3、各种报道的剪报:尽情收录感兴趣的内容。
这个部分对我们来说可能比较麻烦,但是也是非常可取的,希望自己能尽力做到。所以要把出去游走的门票照片等及时做好剪贴。因为现在少用笔记本,所以我们可以尽量把手机用起来,拍照整理一样可以。
4、读书笔记:将读后感转变成文字保存下来。
这是我们真正与书籍结缘的至关重要的一步。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很多时候我们脑海里都会闪现出一些新点子或是好句子,而自己一时疏忽或是有事耽搁或是认为自己会记住它等有空了再写下来,结果,下一秒就烟消云散了……
书中谈到的“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法也是我比较喜欢且常用的一种
诚然,写读书笔记就是消化作者的原思想而整理自己的新思绪的过程,而这就是此次阅读的收获。作者还谈到了一点就是将读后感夹到书本当中,再次阅读书本的时候再对它进行新一轮的增添,于是每次都有新收获,从而更能帮助自己找到自己最喜欢的书,也可以进行适当的清空图书架,给自己的新书腾地方。这样做了之后,就真正获得了一次有效的阅读体验。
所以,善于观察收集信息,记录整理思维心绪,及时记录需求感悟,灵活运转于选书、购书、读书、记笔记之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书。
最后的附上作者推荐的“让读书体验更充实的19个技巧”:
1 、不依赖网络,多用参考书
2、多读百科全书
3、通过订阅来提醒自己
4、书店里不只有新书旧书,还会有意外发现
5、由浅入深吃透难懂图书
6、把书堆成山,读书不再难
7、把名著放在枕边
8、常带三本书同时阅读
9、在家里的每个角落放满书
10、去掉外封,让读书变得轻松
11、杂志要边撕边读
12、不能小看的有声学问
13、准备一支你想珍藏的钢笔
14、名言要贴在显眼处
15、读后感从摘抄开始
16、用复印机让读书更方便
17、用“独创版权页”记录书的履历
18、书与笔记交叉使用
19、书架是读书生活的基地
再附上作者所说“写读书笔记的26款实用文具”中的“一字板书架”,提醒自己以后可以买下来。
2018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