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可能会基于一模一样原因做出截然相反的决定。
当有机会学习一项技能的时候,人们常常会问:“学这东西有什么用呢?”其实,在尚未学习之前,对提问者来说,答案只能是“不知道”——尽管很多书籍中都已经花费大量的篇幅去论述“为什么要学习(某项技能)”。而“不知道那东西(对自己)有什么用”,恰恰是一部分人(更多一些)决定不学的原因,同时,它也是另一部分人(更少一些)决定去学的原因。
我们把“因为不知道那东西有什么用而决定学习的人”称为甲,把“因为不知道那东西有什么用而拒绝学习的人”称为“乙”。
在更多的时候,甲很可能想都没有想过“学这东西有什么用”,他从来不问用途,只是自顾自学去了。许多年后,他自然而然地找到了这项技能的用处,享受了其已有技能所带来的种种好处。于是,这个既有经验成为了他心智的一部分。当遇到新的学习机会时,他会自然而然地采取同样的策略——管他有什么用呢,学呗,学了总有用处,他也会自然而然地理解并相信“技不压身”的道理。
说完甲我们来说乙,乙当然永远不会知道这东西对他究竟有什么用,因为他从未拥有过这项技能,更不可能有机会亲身体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仅凭自己的经验能够得到地结论只能是“我没学也没什么。”也许有一天,当他没有学习这项技能遇到一点尴尬时,可能会慨叹:“当初不懂事,要是学过就好了……”然而,这对他来说,仅限于慨叹。再次遇到学习机会的时候,他依然会选择放弃,只不过除了“不知道学它有什么用”之外还多了一个理由:“现在学也来不及了。”这种拒绝学习的判断渐渐融入他的心智,难以更易,最终,当他再次面临同样的机会时,他还会与过去一样,做出同样的选择。
认真审视一下自己,再观察一下周围的、身边的人,你就会发现,像乙一样的人比较多,比像甲一样的人多得多。
问题的关键在于,甲和乙做出截然相反的决定的理由竟然一模一样的!人们通常认为,恰当的逻辑训练能够提高一个人作出正确选择的几率。可在上述情况下,大多数逻辑都是无能为力。这种情况在生活中并不罕见,,相反,比比皆是。父母教育孩子的时候被孩子驳得哑口无言就是这类情况——并不是孩子不讲逻辑,也不是孩子的观点正确,只是他就是无法理解父母所要传递的经验或者道理。他们不相信的理由和父母相信的理由很可能一模一样的,历史上也常常出现这种情况——其实目的都是“让人类的明天更美好”,可偏偏出现了对立的两派人,他们为了原本一模一样的理想争执不休,甚至“抛头颅”、“洒热血”,牺牲几代人的福祉。
就像我自己,在一次单位团委书记招聘时,才发现自己有很多的缺项,不知道提前准备讲话稿件、不知道演讲的基本流程及技巧,最主要的是台上太紧张,甚至有赶紧结束,但又不希望赶紧结束的困窘,明明知道欠缺东西而发挥不好,但又心存侥幸而自我吹捧还可以,就这样在懵懂中结束了,但有了这次的教训总想着去好好研究演讲,可是“总以学了有什么用、已经晚了”为借口拖延,直到后来的一次总公司招聘中,同样的问题再次出现,但又束手无策、只能坐以待毙的时候,才发现其实任何时候并不晚的道理,但就这样自己仍不为所动,直到今天、直到现在才意识到,原来自己是那么大多数乙方中的一人,且在孜孜不倦的贡献着经典例证。
同样的还是发生在自己的身上的经典例证,2016年12月接触了《通往财富自由之路》,李笑来老师一直在说,英语、编程以及写作是一生必会的三项技能,除了写作(准确的应该说反思写作)在持续输出外,其余的均未涉足,直到几天前的一个偶尔机会,看到总公司的招聘中,居然大多数的岗位要求英语表达和翻译,才意识到应该抓紧学起来,而不是像很多人一样的职称考过或现在不用考职称英语了,就不用再学习英语了的心理,吸取了前一次的重大失利后,这次的我不再拖延,而是快速进入了英语学习,尽管这次的招聘已经过去,但我相信学了一定会有用,这可能就是我在《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中学到的、打磨出来的元认知分析的一部分吧!欣慰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