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两部电影一本小说。
电影是李安的《饮食男女》——是的,我到现在才看。对经典电影我好像有种叛逆心理,越是经典的、众口相传的,我越是懒得看,反正都这么好了、反正光听你们唠叨我就知道具体情节了——不知道别人有没有这种微妙的小心思。不过看完之后,又有种想抽自己大嘴巴的感觉,这么好的电影为什么不早看?
还有一部电影是范伟的《耳朵大有福》。小说是陆文夫的《美食家》。
倒不是有意选择,但看完之后,觉得这三者之间,总有着共通的灵魂——市井,生活,美食。
先说美食。
陆文夫在《美食家》里描写了一个经典的人物形象:朱自冶。在三四十年代的苏州,朱自冶是个典型的房二代,他爹给他留下了大量的房产,仅收的房租钱,就够朱自冶维持相当富裕的生活。不用工作的朱自冶,不色、不赌、不浪,只好吃。他是完全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了无限的吃吃喝喝上了。
但他的好吃,不是胡吃海塞,而是真正贯彻了孔老夫子的那八字真言: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每天他都起得特别早,因为要赶着去一家有名的面馆喝“头汤面”。千碗面,一锅汤,只有头汤下出来的面,才清爽、滑溜,不带面汤气。面的种类也讲究,分为硬面、烂面、宽汤、紧汤、拌面、重青、免青、重油、清淡、重面轻浇、重浇轻面、过桥、不过桥……深夜我读到这一段的时候,馋的我呀,恨不得马上吃碗面条,差点就能理解《深夜食堂》里吴昕看到泡面时的尬尬的小眼神了。
早晨吃完面后,朱自冶会坐上高档黄包车去茶楼——当然也是特别讲究的茶楼,烧水都是用松枝的那种。喝一上午茶,期间会回味昨天的美食,评论得失,然后定下中午吃什么。吃罢午饭,他要去澡堂,不完全是为洗澡,主要是找一个舒适的地方去消化刚才那丰盛的筵席。晚饭他不去面馆,不去菜馆,而是去酒馆。白天品味美食他是不喝酒的,因为一喝酒就嘴辣舌麻,味觉迟钝,品不出那滋味之中千分之一的差别。而晚上喝酒时的下酒菜,则是苏州美食中的另一个体系——小吃。酒酣菜饱之后,他一天的美食之旅才算落下帷幕,第二天如此再继续。
看完之后,是不是觉得像朱自冶这样的老饕客,精挑细选的美食,已经是最最顶尖的美食了吧?错,后面又出现了一位叫孔碧霞的女人,当初她是一位国民高官的姨太太,做得一手好菜。“二十多年间她家的庭院里名流云集,两桌麻将让八个男人消遣,一桌酒席由她来做精彩的表演”。她丈夫的朋友都是高雅得志之人,像朱自冶这样的人是休想登堂入室的。在她看来,朱自冶这种人算什么美食家,不过是个肉头财主,饕餮之徒,吃食癞皮。头汤面算什么,那隔夜的面锅有没有洗干净呢?
虽然写的是“美食家”,但陆文夫并没有详细描述过各种菜品的精细做法,也没有用过多的文笔来形容美食的色香味。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酸甜苦辣的味道,还是常常能把我看饿了。这大概就是文字贴近了最真实的生活的原因。影像也是如此。
《耳朵大有福》是范伟在2008年主演的一部电影——这是一部被人忽略的好电影。讲范伟饰演的一位铁路退休工人退休后第一天的生活。电影就像是有位大叔在对你絮絮叨叨,说我这一天干了什么:给住院的媳妇送饭,考察擦鞋的摊子、蹬三轮车的买卖,在街上用电脑算了个命,街上碰见位老友中午一块喝了酒,看秋衣展销活动的走秀……退了休的范伟,骑着自行车,在东北小城的街头就这么溜溜达达、看看停停。但电影看上去一点都不烦,这得益于范伟的高超演技和电影所具备的独特质感——你我皆熟悉的那种小城的陈旧、破败、杂乱但同时又井然有序,每个市民都以各自的方式生存着。
这就是为什么电影里,范伟到了一家小卖部买方便面然后泡了吃,整个过程下来,会把许多人看饿的原因。虽然那不是美食,但那是生活。同样的,《深夜食堂》里也做泡面,估计没有人会看饿,他用一种自认为小资文艺的方式毁了泡面该有的灵魂。
这还是为什么,当《饮食男女》里老朱将饭店里的一道道名菜,端上家里的餐桌时,这些菜散发出的光芒完全不一样了。有句广告语叫:越贴近,越真实。所谓的美食,大概就是你的舌尖在滚滚红尘里浸染多年,最后还是会想念爸爸妈妈当初为你端来的那一碗汤汁。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茫茫食海,我还是喜欢有市井气,有烟火气,贴近生活的美食。毕竟贵的吃不起。
最近我真是爱看死《饮食男女》、《耳朵大有福》贴近真实生活、带有生活质感、又丧又喜的这种电影了。当然,这种电影拍好太难了,选对演员也太难了。
所以,我的梦想,是有朝一日,能看到李安导演的范伟主演的《美食家》。
——四条眉毛船长
2017.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