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直在思考作业如何写?
竟毫无头绪,好些学员们递交了作业。我读了下,大多数是对老师课程的总结与复盘。
个别学员稍微添加一些个人对新媒体文的认知,以及曾经的误解。
千篇一律,没看出什么新意来。
对课程复盘,上午我就完成了。整理了音频,转成文字版本,通过这番操作,对课程内容熟悉得也差不多了。
如果不是潇潇的提醒,大概我的作业也大同小异。
前几日的开营仪式,以及两位老师的课前加餐,我都进行了复盘。
很用心的总结,加上个人的理解,我自认为很完美。
可潇潇告诉我,总结课程内容用处不大,要学会具体去运用。
她提到我昨日的文,开头部分写得非常感动人。如果一直按写作对我的作用写下去,这篇文章会非常打动人。
起初以为会是一篇引人泪目的好文章。
可后来笔锋一转,居然去总结课上的内容,最后文章整篇大打折扣。
我听了,懵了。这篇文,写时,触动了我的心。
尤其开头,在课上,老师提及大家的写作初心时,我就想到了自己最初踏入写作的因缘。
我在讯飞草稿箱写了真实内心写照,但复制到简书时,犹豫了一下,把原因后果删除了,选择一笔带过。
写作,我还是拒绝过于坦白。我担忧,写出这些东西,被人误解博人同情。
同情,这个东西,我不太需要。
潇潇看了文,指出被我删掉的部分,说读起来很空,缺少一个具体的事件来展现给读者看。是空的,单靠一个抽象化的词语或句子,读者无法知晓写作者的心境,所经历的难处,在读时难以代入进去,更无法产生共鸣。
我透露出自己的担忧。
潇潇告诉我,写作者本身要打开内心来写作。你写的不是虚假的,造势的,而是一个事实。你本身正在经历的事,你做的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你本身就是一部很好的故事。
通过她的鼓励,我彻底放下了担忧。用简短的文字叙述了几句。有甚于无,总算文章没那么空了。
今日当我们闲聊总结时,她才和盘托出。昨天的文,后面被我写砸了。
昨天没说,存在担忧,打击我写作的热情。
毕竟在加入培训班时,我已有一个多月未曾动过笔了。
久不动笔的人,再拿起笔时,生疏得很。
笔下的文字是陌生的,词语都是拼凑的,行文生硬,勉强成文。
起码得写上好几篇才能慢慢找回得心应手的感觉。
不能写总结,那又得从何处着手呢?苦恼啊!我发觉自己只会写总结。
苦思冥想之际,耳旁想起丹尼尔老师在布置作业后一直强调的一句话:和自身联系起来。
他一直在敲黑板,反复重述这句话,将所学知识与自身联系起来。
我依旧没想出了所以然来,该如何将课上所讲的新媒体文与我自身挂上钩。
新媒体,初次正式接触。以前不屑一顾,如今要专门来研究它。
通过课程,了解了一些差别,但与我又有多大联系呢?我该如何架起一座桥梁,将我与新媒体文对接?
脑细胞死了一大堆,也无果。想起早些天,潇潇对我吐糟:要死了,脑袋累,天天累,比种田还累。
突然想到一个串接我与新媒体文的故事,不知行不行得通,为了不让灵感溜走,先写了再说。断断续续写了一部分,又发觉没提纲,有些乱,瞎凑胡拼二千来字。先放放,明日再思索。
此时方明白列大纲的重要性,有个基本框架,方向不会错。添点瓦,盖点砖,房子根基稳了,模型搞好了,还怕建不出新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