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简单
2009-03-12
中华民族在与自然的相处中,总是以对自然最小的获取来最大的满足物质和精神的需要,这追求天人合一的智慧从表象看就是:简单。特别是在民间百姓的生活中,充满了生存智慧。
“简单”体现在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记取一二做例证。
豆腐。民以食为天的饮食文化中,仅是一个黄豆就制成了豆浆、豆腐、豆腐干、豆腐皮、冻豆腐、腐乳等,极大丰富了人们的口味。在天津百姓的早点中令人吃不厌的老豆腐、豆浆、锅巴菜、果子(油条)果头(油饼)、煎饼果子,类似的小吃在各地不胜枚举。所有这些都是来自简单的几样粮食或作物,经人们的加工制作,调制出诱人的口味,百吃不厌。
筷子。在餐饮的用具中,最经典的就是筷子,简单的两个竹棍儿或木棍儿。中国的筷子和碗一起,若得主人的爱护,可终人的一生。
毛笔。小小竹管加几缕兽毛成就工笔和写意,更造就了独特的书法艺术,成为人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融为一体的媒介。
中国画。薄薄的一层纸上展现万千世界,极少的占用颜料、物料,也极小地占用存放空间,即便废弃也纳入自然的循环。
笛子。在乐器中二胡是简单的竹木和丝弦,一曲二泉映月牵人心肠;吹奏乐的笛子,竟是简单的一颗竹管;曲艺中的竹板更是几片竹板,打出各种助人说唱轻重缓急的节奏。
风筝。简单的竹支架和宣纸,放飞梦想,在风和日丽中享受自然。
掸子。黎明即起,洒扫庭除。一把鸡毛掸子,刷刷几下,尘不近身,好用又延年。
鸡毛毽。随时随地健身的好用品,可单打独斗,可三五成群,乐趣无穷。
算盘。不耗能源、无需涂擦,活动手指,强心健脑。
吊钱。在我看来过年张贴的吊钱算是奢侈的了,因为短短的正月时间就要弃为垃圾。人们为烘托喜庆和寄托希望,就用着薄薄轻轻的一张纸,确实烘托了红火的气氛。83年春节是从平房搬进楼房的过的第一个年,第一次看到楼上楼下的窗户上贴满吊钱,蔚为壮观,深深印记在心。细想不过是片片纸儿,确获得极大地精神功用。
土坯房。现在很难见到了,80年代前周边农村土坯房还有很多。稻草和了泥在木模中托成坯晾干成为“砖”盖房子。房子冬暖夏凉,秋后再腻上一层泥修补雨水的冲刷。即便房屋拆了,那泥土又回归自然了。
在衣食住行的“简单”中最令我心醉的是“千层底”,最具中国人的智慧和真善美。
千层底。在百姓的生活中,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把新三年旧三年穿破的衣裤裁开,用面粉和水打成浆糊,在平板上(记得奶奶和母亲是在搓衣板的背面),一层浆糊一层旧布粘贴在一起“打夹子”。晾干揭下剪成鞋底大小,用锥子、线绳“纳鞋底”。薄的夹子最外层粘上新面料剪成鞋面,千层底布鞋就这样做成了,纯手工。物,无所不用其极!
千层底的布鞋,究其根本,就一种材料——棉,算上里面的浆糊,穿烂了也就回归自然了。全无现在鞋上的橡胶、塑料、合成革、尼龙、金属等等。中式的褂子用“嘎达盘儿”做“纽扣”,面料与“纽扣”全是一种材料。
观察和体会这种简单有10年以上的时间,总不能释怀。始终不敢轻易用文字来表达,唯恐有表述不当而亵渎这伟大的智慧。
这简单像酒,看似清亮若水,实则意味醇厚。中国文化令人心醉人的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