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情景A:
“妈咪,我不想看你帮我借的两本书。”
“我觉得挺好看的呀!”
“一点意思都没有。”
“怎么会,挺有教育意义的。”
“反正我就是不想看。”
“借回来了就看看嘛。”
孩子撅起了嘴(通过肢体语言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感受),表示抗议,“否定妈妈”却视而不见(因为她没读懂孩子的内心感受)。
情景B:
“宝贝,过来,妈咪给你吃感冒药。”
“我不想吃。”
“吃了药,感冒就会好了。”
“我一看到这个药就觉得恶心。”
“苦口良药,吃一点。”
“宁愿感冒,我也不吃。”
“听话,就一点。”
“不吃不吃就不吃!”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犟!为你好,我才叫你吃的。”
眼看孩子的泪水已在眼中打转(多么渴望妈妈能理解自己的内心感受),“讲大道理妈妈”还在不断地劝说、唠叨.....(妈妈想的是明明就是为了你好,怎么就不听话呢?)
情景C:
“妈妈,我不敢一个人去。”
“男子汉要勇敢点。”
“我害怕。”孩子拉了拉妈妈的衣服,怯怯地说。
“有什么好害怕的。”
“我还是有点害怕。”
“真是一个胆小鬼。别啰嗦,赶紧去!”
站在那里有点发抖的孩子是多么喝望妈妈能理解Ta的内心感受,然而,“忽略妈妈”只顾着看手机,和孩子没有任何的眼神交流。
.......
问问自己,假设你就是那个不想看自己不喜欢的书或者不想吃药或者感到害怕的孩子,你会希望妈妈怎么做?(如果你愿意,请把你所想的记下来。)
最好请家人和你一起角色扮演,你来当“孩子”。当你听到“妈妈”这样的说话方式,你的内心感受是什么样的?(如果你愿意,请你把自己的内心感受记下来。)
02
我试过了。
在此我很愿意分享我的真实感受。
当我是不想看自己不喜欢的书或不愿意吃药的孩子的时候,我最不想听到的就是“妈妈”讲大道理,或者长篇大论地说她的看法或建议,那样只能让我感觉更差。
当我感到害怕的时候,我是多么渴望得到“妈妈”的理解,希望“妈妈”能体会我的感受。
最激怒我的是说我的害怕毫无道理。
当我不开心时,我会感到难过。
我的情绪需要有人看到,不管我的目的如何,我首先希望有人关注到我的情绪,而不是忽视和否定。
如果“妈妈”能真正愿意倾听我,认同我内心的想法或者情绪,给我机会说说我的困扰,我会感觉没那么困惑和郁闷,也许我更能真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和情绪。
通过角色扮演,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孩子的内心感受。
原来孩子不喜欢我们做“否定妈妈”、“忽略妈妈”和“大道理妈妈”!
03
孩子想要的是能倾听Ta内心感受而且能体会Ta内心感受的“共情妈妈”!
“共情妈妈”遇到以上情景,她会怎样说呢?
例如:
——“妈咪,我不想看你帮我借的两本书”时,
———“你好像对我借的两本书不感兴趣”。
(“共情妈妈”会倾听孩子并试图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
———“是的。我不喜欢这种风格的书。”
———“哦,能跟妈妈说说喜欢哪些风格的书吗?”
......
又如:
———“妈妈,我害怕,我不敢一个人去。”
———“你害怕,不敢去,对吗?”
(“共情妈妈”说出孩子的感受而非否定孩子的感受。)
说出孩子的内心感受非常重要。
当孩子听到妈妈这么说,心里会感到安慰,会感觉到妈妈能理解ta内心的感受。
孩子需要积极地关注。
只有我们真正与孩子共情(共情,简单的说就是“能走进孩子的内心,能感受到孩子的感受”),给予孩子的积极关注,这样能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被爱的,是被父母关注重视的。
孩子很多时候要的不多,仅仅是父母一个关注的眼神,一个温暖的拥抱。
或者摸摸头、拍拍肩膀也好呀。(其实,肢体语言更能传达爱)
让孩子感受被关注,孩子会觉得这个世界充满爱和理解,而不是冷漠和忽视。
这样的孩子长大了,内心会更加的温暖,也会更加疼惜心爱的人。
这样的孩子不正是我们期待的吗?
愿我们能爱,亦能被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