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那一个个温馨时刻
文/张守权
三十多年前,还在读小学的我是一名叫翟向军的同学家里的常客,每天我或是邀他一同上学,或是放学后凑在一起写作业,或是完成作业后同去约别的同学玩耍。童年时代的我们,每天大抵都这样在无忧无虑的空气中沐浴。他的爸爸常年外出,那时候,不知“留守儿童”这个概念的我们丝毫不知想念亲人的味道。只是在很少的时候,会听他提起爸爸多么关心他和哥哥以及他很崇拜爸爸。至今想起,那时候,他满是自豪的却低沉的语调中微微露出对爸爸归来的渴盼。
一个放学的午后,我们依旧背着破旧的书包结伴而行,泥泞的乡道并未能阻止我们快乐的歌声。当我们走到学校与他家之间那个十字路口时,只见一个熟悉的高大的身影站在那里静静等候,他身背着旅行包,手里捧着两个深蓝色的大沿帽。“爸爸!”我听到他一声兴奋的呼喊声代替了此前略微跑调的歌声,随即兴高采烈的向前奔去,在爸爸的笑容里,迅速摘掉原来那顶流行一时的业已发旧的军帽,让爸爸亲手将渴盼已久的大沿帽端端正正的戴在自己瘦削的头上,随后赶来的哥哥也欣喜异常的戴上了大沿帽。在众多路人的注目中,他们哥俩双双跟着爸爸幸福的向家中走去。那个下午,我和几名同学一直跟到他的家中,他的家里洋溢着令人羡慕的和谐氛围。多年后,每每回顾他戴上大沿帽的一刻,都会感到无比的温馨,虽然那顶令孩童们艳羡的帽子并没有戴在我的头上。
二十五年前的一个夏日黄昏,结束高考的我在青纱帐密布的乡间小路迷失方向。
好容易在夜幕降临时发现一个屯子,走进一家农户问路后得知,这里是距家中尚有十几里地。听说我是赶考归来的学生,那户人家十分热情的邀我共进晚餐。望着老少俱全围坐于炕桌上其乐融融的一家人,一种异样的温情自我心中升起。我谢绝了他们的好意,用水舀子在他们家的大缸前痛快的喝了一肚子井水后,便在他们的指引下告别这个友善的农家。
正当我在黑暗的乡路中摸索前行的时候,忽然看到一道雪亮的手电筒光束正自后面向我这里晃动着射来,静谧的夜中,我隐隐的听到一阵阵玉米叶子的刷刷声自后面传来,由远及近,渐至清晰。我陡然一紧张,生怕遇到劫匪,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的荒郊野外,但身上简单的书包马上打消了自己多余的顾虑。果然,来到近前的这位中年男子执意送我回家。他说:“今天下午,我闺女到德惠参加中考去了,我总是放心不下,刚才听说有个高考迷路的学生打听道,就想到自己的孩子了,怕你找不到家,就决定送你。”盛情难却,我只好答应。
我们一路闲聊,谈得十分投机,当问及双方的身份时,意外得知他竟是我大娘的娘家亲属,我应该称其为舅。真是机缘巧合!做好事遇到自家亲戚了,我们无不开怀大笑。
走出乡道后,前方是一条笔直的通往家中的熟悉的大道。在我的坚持下,他不再继续送我。在他的手电明亮的光束照耀下,我踏着泥泞,深一脚浅一脚的向前走去,直到走到弱光区才回头让他回去。在他的反复叮嘱中,我结束了这一小段近乎戏剧化的行程。
那年高考期间,我曾相继忘带橡皮及准考证,而后我还戏谑说道:“考完试后千万别把自己弄丢!”谁知一语成谶,迷失道路的我却在那个泥泞的夜晚收获人生中令人心生感动的温馨和爱心。
十几年前,有一个小男孩总爱混在我身边。他身材瘦弱,宛如一颗正在发育的豆芽。他思维敏捷,爱说爱笑,表演的相声及小品常常在校文艺汇演中拿大奖。他的父母因感情不和而离异,自己常常住在姥姥家里,一年中很少见到父母。谈及他的不幸身世,更多的人是不断的感慨和叹息......
我们很少在他的面前提及“父母”这个对他而言极为敏感的词汇,他却总是选择以微笑面对身边的每一个人。
某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我在家中听到他那熟悉的一遍又一遍的呼喊声自远处传来,那种兴奋的声调近乎声嘶力竭。至今我依然记得那两句单调而纵情的呼喊:“我妈回来了!”“我妈给我买荔枝了!”他是边跑边喊着来到我的面前,手拿一串带着新鲜树叶的荔枝,一边呼喊一边高举在空中尽情的挥舞。之后,他又带着几多兴奋奔向他所熟悉的地方。瘦小的身影伴着那两句激动的吆喝声渐渐消失在家乡的穷街陋巷......
多年后,每每提及他的名字,那两声“我妈回来了”、“我妈给我买荔枝了”便会在我的耳畔久久回响,温馨萦绕在我心头,久久不去。
几年前,身为北漂族的他与几个外地室友因未能及时找到相应的工作,连续两三天未能进餐,他们饿得近乎失去了说话的力气。每个人都寄希望于其他人有能力到外面弄点吃的回来以恢复体力,振作精神。终于,血气方刚的他站了出来,梦游般挪到小区楼下的卖店。
“大娘!赊我六袋方便面,用我的身份证作抵押,......”他强打精神对着店主说道。
店主抬头看了看强打精神的他以及手中的身份证,一边回头拿方便面一边说道:“孩子,身份证就拿走吧,在外面混挺不容易的,啥时有啥时给吧!”接过方便面的他登时激动万分,念及自己二十出头便独自漂泊,困顿时屡遭他人白眼和怀疑,而今不仅得到了一位陌生大娘的看似微弱但对自己却是很大的支持,而且听到了大娘那句久违的充满暖意的安慰。
回屋后,他十分大方的与室友分享了这来之不易的打着“爱心牌”的方便面。
几年以后,他时来运转,飞黄腾达。某次驱车来到曾经住过的那个小区,卖店依旧,店主却已不是曾经慈祥的面孔。谁也说不清那位大娘去往何方,他只好怅然而归。
试想,在这商品大潮时代里,在那茫茫的都市中,一个人能在极度困顿时得到陌生人的援助,我们不能不说,这世间,还有相互关爱的灵光在闪耀。我相信,所有听到这件事的人都会心生无比温馨和感动。
而今,那位曾经朝夕为伴的同学、那位在我迷途时偶遇的亲属、那个常年不见双亲的男孩以及有着类似“漂母饭信”阅历的他都与我的生活渐行渐远,但是,有关他们的这几段真实故事却总会让温馨在我心中续航。当我心情低落时,只要那几个温馨的镜头自头脑闪过,困锁心中的一切苦闷便会在瞬间释然。记忆中的那一个个温馨的时刻,如春天的喜雨,如夏夜的荷风,如秋后的红叶,如冬日的暖阳......
作者简介:张守权,微信名大侠。长春作家协会会员,德惠作家协会理事。自中学时代起酷爱文学,并尝试文学创作,至今已创作了百余万字的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作品。自2006年以来多次在长春及德惠有关部门组织的征文活动中获奖。2008年 加入德惠市作家协会 , 作品散见于《春风》、《辽河》、《绿池》、《长春文化》、《中华微型诗》、《德惠文苑》、《德惠文化》、《德惠党史文汇》、《德惠教苑》、《小片荒》、《泥香》等报刊。2013年起历任吉林省德惠市郭家镇文化站主办的我市第一家乡镇级文学期刊《泥香》的执行主编 。
邮箱 75199847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