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就想看这本书,大概是源于同样的想法,到底要不要生孩子?这个问题曾经也困扰过。于是拿起手中的书,只觉得里面的争辩过瘾的很,恨不得拍案叫绝。这些源自于内心的想法和探究,对于一个同样有着纠结症患者的我来说并不陌生,似曾相识过。
宋涵的新奇之处在于,把自己所想的,所思的,所纠结的,全部用对话的形式呈现出来,以对白辩论的形式来剖析内心深处的纠结和宣泄。仿佛看到一个孤独患者一个人在下棋,布局,然后左手和右手对峙,不分上下。当然,她在现实中没有棋逢对手,所以选择了一个人下棋。每一步每一局,都是缜密步步为营的。宋涵的《生育对话录》,来源于一个育龄妇女对于生育的恐惧心理,从而围绕着她的老公、她的亲人、她的挚友展开的一系列的对话,到底要不要生?为谁而生?是生好还是不生好?也许你会觉得这是一个神经质的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害怕生孩子的人。但是我觉得,这是一个严肃认真的话题,慎重地带着哲学意味的思考。不是所有人都能轻而易举顺其自然地接受当母亲的这个角色,有些人就需要用很长时间去适应这个角色的变化。
我知道有太多人,面对生育的时候,可能是一个意外的惊喜或者惊讶。没有事先的计划和准备,意外怀孕。也有坚决的丁克族,她们的童年可能受到过创伤,害怕自己不幸的童年会在自己孩子身上重演,于是杜绝了这个可能性,安静平稳地过着二人世界的生活。还有一部分是生来喜欢孩子,热衷于有孩子的。最后一种是矛盾而纠结的,在面对重大事件时,犹豫不定。迈入婚姻已经是赌博似得进了围城,于是身边开始有陆续劝生的声音灌入耳朵边上。不是说她不喜欢孩子,也不是说特别喜欢,她只是还没有做好准备,去迎接一个带有自己基因的生命。
我也是属于最后一种人。有句话说得好,叫着懂得越多的人,反而越不快乐。记得小时候父母在聊天,如果发现我侧耳偷听,总会说大人的事情,小孩子不要操心。那个时候我并不理解,为什么大人的世界不可以分享给小孩,毕竟,我很好奇大人的世界。长大了才明白,那是一种保护,父母把我们揽在身后,在我们身边布置了一层保护层,不让我们过早地去直面复杂而残忍的社会。我在婚前,也曾想过很多问题。把自己托付给婚姻,去和一个异性共度屋檐,去经营一段婚姻。两个人性格各异,去磨合去包容。婚姻的学问太多,加上之前见过太多的貌合神离和背叛,婚前的我,已经过早地给自己打了预防针,没有过多的幻想,约法三章来赴约一纸契约。婚后对于生育这件事,也曾在大脑里不停地荡秋千。
不要去试图相信那些催生的人,若无其事地提及生孩子不过是多一双碗筷而已、抚育是一个船到桥头自然直的过程。这种敷衍的话,过过耳就行了,不能当真。父母是一个特殊的岗位,没有人去培养去培训,拿着合格证上岗带孩子。豆瓣上有一个“父母皆祸害”小组,最大的一个组里面聚集着12万人,小组的旨意是:“反对不是目的,而是一种积极手段,为的是个人向社会化进一步发展,达到自身素质的完善。我们不是不尽孝道,我们只想生活的更好。在尊重遵守社会伦理的前提下,抵御腐朽、无知、无理取闹父母的束缚和戕害。”里面充斥着来自不幸童年的倾诉,有些人生而不养,有些父母不如孩子。看完小组会发现很多人真的不配做父母,只是充当了一次生育工具而已。当然,我们也不能因为负面的声音就开始反对一切。
还有一些人害怕生育,是对自己不够自信。毕竟多一个孩子,生活规划会被打乱。作为一个母亲,远远要比其他家庭成员要付出更多。这也会意味着家庭和职场会有冲突,很多人为了孩子会选择当一个全职妈妈。宋涵在《生育对话录》,通过对话的模式,挖掘最深层的原因,解锁长久以来的困惑:为什么要生孩子。通过和想要孩子的一方探讨自己的困扰,再去和丁克族探讨没有孩子的困扰。中间通过噩梦面对心理师去解开心锁,再去深思自己身上不想生孩子的缘故:不快乐的童年,不负责的父母。最后在心理师和朋友的点化下,勇敢地和母亲和解,和过去和解。迎来了作为一个母亲的新的身份。
这不是她一个人的问题,我觉得很多时候,婚姻和生育,原本是一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这样追根究底,从心理到身体,欣然接受育儿这一重大决策,这是一个理性的女性,不为他人所活着。我们每个人本来就应该为自己而活,结婚生子,自己想结婚的时候找个互相对眼的人结婚,自己想要孩子科学育儿和孩子一起成长。这都是一步步修炼的过程,从单身到夫妻,从妻子到母亲,每一个角色的转变,在生活上都会迎来很大的改变。为什么要生孩子?大概很少人会去想这个问题,觉得顺其自然觉得随机应变。不凡静下心来,和宋涵一起,探讨一下,为什么而生?怎么去面对?从源头开始,把恐惧的根源拎起,再一一战胜这些恐惧。不管是决定生还是不生,都应该是自己深思熟虑的结果,生和不生,都要尊重自己内心的原则。生是爱,不生也是一种保护。不是说生就意味着伟大,不生意味着胆怯。如果没有足够好的信心迎接孩子,不如不生。没有对错,这只是一个反思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