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深度学习”了一个月,终于迎来了真正的暑假,整个人心都开始松散。突感苗头不对,为了收拢收拢松散的状态,我就毅然参了郭梅老师发起的户外团,就当这是一个分界点吧。
8月10号清晨,太阳还不是太晒,校门口色空气分子已经跳动的很热烈了,因为有一行人相聚在学校大门口,等待出发。这其中有轻装上阵早到静等的,有送亲人迟迟不离开的,扫视一下,还有比我小的孩子,各位的脸上都充满了憧憬,期待。
集合完毕后,我们就上了车。
大约两个小时的颠簸路程,我们从学校转换到了山上的一片林子。
一下车,手机控们共同的心声:一点信号都没有。不过无妨,眼前的一片绿就够大饱眼福了。山路虽然不够平稳,但也够我们尽情撒欢儿了。
我们随着李老师的引领,围着山转了一圈,采集了不少制作标本的材料。下面这棵树(名字忘了),吸引了我得注意,别看它很普通,仔细看看,里面有一颗果实,长得很像豆角。你能找到吗?
各种植物随处可见,大部分都叫不上名字,但是感觉很亲切。
转悠转悠着,我们就绕过了山一圈,手里的植物也多了,收获颇丰。
回到原地,司机师傅们已经搭好了帐篷。
师傅们还是挺贴心的,很快为我们做好了饭,有肉有汤。我们真是饱餐一顿。
短暂的休息后,胆大的一些人随着李老师踏上了一条未经开辟的山路。土质很松软,斜度挺大,感觉随时有滑下来的风险,随处可见横在路面上的树,跨过树,还要从横过的树下钻过去,一不小心,就会被树枝挂住。这就是人与自然的紧密接触,像探险。
李老师指着一棵被虫子吃了并分泌出矿物质的树说:“我就像这棵树。”我认为,老人应该都像这棵为虫子奉献的树。
一步一步,我们收获了一片完整的生态系统,发现了书上讲的蕨类,和蕨身上的孢子。
时候差不多了,我们要下山了!还记得梦然姐姐的预言:这上山都这么艰难,下山可咋办?
咳咳咳,薛义之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什么都没顾及,直接奔向山下,但哪又那么容易,没跑多远,就听见他的大叫,然后我也跑了下去。
看到薛义之在地上匍匐着,我一激动,就滚着摔了下去。顺便还大叫了一声。薛义之又连续滚了几下,全身都脏兮兮的,站都站不稳了,看着这架势,我只好掺着他下山了,他这一步一呻吟的,真像前线上下来的伤员。
我陆续的听见山上传来一阵阵叫声,偷偷的笑了笑,也许是笑点低,也许是幸灾乐祸。
为了见到更完好的系统,真是要付出艰辛啊!
终于返程回学校了,车上的人都累的睡着了,冥冥之中,发现了一大幅“画”。
回到学校后,剩下的就是做标本。李老师亲自教我们。这做标本还真是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以前认为随便压压就好了,没想到需要用草纸夹着,再用标本架夹住所有的标本,用麻绳捆住。过一天在重复做,重复做几次,才算结束。还要在里面记录品种,名字,采集人等,制作过程又要认真还要勤奋。
植物在纸上,展现了不一样的美,美里有大自然,还有我们的付出。
活动快结束了,每个人心里应该都会有感激。
只有付出了,就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