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宝贝说过,“我的小说很难改变成电影”。的确,她的文章词藻华丽,语言细腻,但是若是用影像来表现,不免容易陷入矫情的境界。不过这一次,《七月与安生》没有落入俗套,不但超越了以往青春片的校园爱情,写了两个女孩之间复杂交织的感情故事,更通过她们俩的故事传承了安妮宝贝在书中表达的人性自我挣扎、自我探寻的意境,而不仅仅只是对友情和爱情的单线条记录。
七月是80后,在她的学生时代,家长一定教育她要做个乖乖女,好好读书,努力考个好大学。90年代的校园没有互联网,没有手机,最放肆的,也就是半夜打着手电在被窝里看金庸古龙和琼瑶亦舒,顶多嘛,暗恋一个有点帅,篮球打得不错的男同学,在日记本上悄悄写下他的名字。
在这样的年代,像安生一样天不怕地不怕的女孩并不多。除了跟着父母一起出差,孩子们很少会有机会旅行,更不提走南闯北。所以当安生坐火车从镇江去北京寻找吉他手的时候,七月打心底羡慕,羡慕她的自由洒脱,羡慕她的无牵无挂。
安生走后,七月付出了更多的心思在家明身上。尽管她早已发现安生与家明间的暧昧情愫,但对于十七八岁的小城姑娘来说,她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家明的未来就是她的全部。
所以,七月的每一步都走得格外小心谨慎,生怕自己跟家明考不上同一所大学会分开。而毕业之后,她也不敢离开家乡,仿佛走出去了,自己就一无所有。而此时的安生,仍然在四处漂泊,遇到了爱她的或者只是利用她的男人,尝试了无数种职业,赚钱很快,但很快就能花得一分不剩,再次陷入贫穷,如此循环往复。
她们看似越行越远的生活因为一个人而再次有了相交,那就是家明。毕业之后的家明铁了心要去北京闯荡。在北京,他遇到了多年不见的安生,本已埋藏在心底的小躁动再次被唤醒。
十八岁时的家明没有因为这个躁动放弃安稳的生活选择浪迹天涯,二十四岁的他仍然不会。所以他在两个迥异的姑娘里还是选择了能让自己平静生活的那一个来共度余生。
但在婚礼现场,家明却没有出现,由此开始,电影进入了三重反转的结局。
为什么会有三重反转?这部片子不论是人物塑造,情节设定还是细节处理,都与“三”有关。主人公有三个,他们陷入了三角恋,三次踩影子,三次提到胸部,七月与安生三次一起过夜,结局有三个,层层深入,不断推到重来。
第一个结尾,在家明逃婚后,七月被迫走上了背井离乡之路。而安生找到了归宿,过起了安稳的小日子。七月与安生的身份被动地互换了。不过这个结局很短,很快就被安生对家明的讲述破坏。
第二个结局大反转,原来是七月主动放弃了家明,让他逃婚,这个选择的主动权在七月手里。电影还把大家的记忆拉回到七月与安生初识时,原来当年砸了警报器的人不是安生,而是七月,有些刻意地强调了七月乖乖女表象下的叛逆。
第三个结局,七月死于生产时的大出血,这既不是她主动的选择,也没人被人强迫,只能感慨老天的不公。
究竟哪个结尾才是真实的结束?这应该是导演在整部电影里最下功夫的地方。
青春电影很容易拍得同质化,从一见钟情到热恋再到劈腿,堕胎,分手,总是逃不出这个怪圈。即便《七月与安生》说的是两个女孩子的故事,但如果只有友情与爱情,那也一定是一部没深度的片子。
七月这样的女孩子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听爸妈的话,好好读书好好生活。而安生却很少,四处漂泊,一直在追求自己心中的自由。我们大部分人都是七月,但是心里都住着一个安生。大家都渴望的自由没有几个人能真正迈出这一步。所以导演尝试了让她们的角色先被动互换,我们看到了七月的浪迹天涯和安生的贤妻良母,但转折太突兀,我从七月的生活里看不到终于自由的解脱,从安生的眼神里看到的只有恐惧与迷茫。
于是导演又让她们主动互换了角色,七月的漂泊变得有目标了,去探望安生只是她四海为家生活的一段小插曲。但是七月真的快乐吗?她的流浪到底何时才是尽头?导演没有解答这个问题,直接跳到了第三个结局。
在第三个结局里,导演把决定权交给了命运。不论是安稳的人还是浪迹天涯的人,都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生活的戏剧性远比电影小说要大得多。所以无论是七月,还是安生,没有哪种结局才是最好的归宿。
七月的妈妈说,“以后女孩子要适应更多不舒服的事。”仿佛一语成谶。十年里,她们拼命逃离自己的舒适圈,活成了对方的样子。对于生活中的我们也一样,生活没有答案,没有对错与好坏之分,活好每一个今天,就是送给明天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