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带大家共读了《断舍离》的第一部分,了解了什么是断舍离之后,今天就要来探讨下,为什么我们无法舍弃那些不必需的物品,从而导致住所堆积如山呢?
01我们属于哪一种类型的人
第一种:逃避现实的人
借由忙碌来逃避现实,甚至很多是因为对家庭不满而让自己忙碌起来的人,这样的人有个特点,就是不收拾住所,一定意义上把住所当“旅馆”,而自己只是客人。
生活中也有很多例子,比如作者笔下的朋子女士,平时的打工、社团、聚餐等活动占据了她大部分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她的家里自然“凌乱”和杂物堆积了。这些杂物背后隐藏着真正的原因,她不满于她的婚姻家庭,但她为了孩子、为了不让自己的父母伤心勉强自己熬了三十年。
故事的最后她因为两个装满衣服的箱子终于有勇气面对她的人生,舍弃了那些让她无法舍弃的理由。现在离婚后的她虽然经济上没以前好,但她的心灵终于释放。断舍离让她脱离了执念,处在心灵自在的状态。
第二种执着过去型
把一些代表过去某种回忆的东西留在家中,每次收拾住所时,就会有个声音提醒她,“这代表着我的青春”等等,自然而然,家里杂物冗余。
比如作者笔下的美奈子女士,她家里留下很多年轻时候的情书,读过的书以及花样年华的照片等等。直到三十年后,她的丈夫和她说“要离婚”,她的自尊让她终于面对这个现实。
经过断舍离之后的她把所有代表过去美好青春的杂物都舍弃了,正视了她如今“年华不在”“面容沧桑”的事实。舍弃了过去执念的她,如今华丽转身,过起了自在的新生活。
说到这里我也想到我的父亲,他是一个“古板”的人,几十年一成不变的穿着,家里堆积了整整几十年的杂物。每当我的母亲想扔掉那些旧的衣物和没用的书籍时,我的父亲总说还能用,阻止我妈的举动,甚至还会因此骂她。
事实上,那些过去的“杂物”从未用到过,只有一层层的灰尘和蜘蛛网见证它们的存在。
要想让我的父亲从“执念”中脱身很难,我猜只有先斩后奏,帮他扔掉所有杂物,逼他正视这个过去,才能让他真正走出来,释放自己。
第三种担忧未来型
致力于投资那些未来可能会用到的东西,过度囤一些日用品的行为,这样的人往往带有一定程度的焦虑,担忧不安等情绪。
作者举了个典型的例子,她的母亲,至今还存着过期十五年的特效药。在她看来,当时医生诊断的“惊恐症”全靠这瓶特效药救了她,所以她留着是为了以防未来有天再次发作而能够用上。
在我看来这样类型的人最多,超市打折时,人们买的最多的就是纸巾,油,米等日用品,我见过最夸张的囤了十层卷纸即100多卷纸巾,这何尝不是一种执念,对于未来过度担忧就如同给心灵加了枷锁。囤到过期也用不完的物品却舍不得扔,给自己的“家”带来了一层层困扰。
02怎样才能对症下药
首先认清自己与物品之间的关系。
物品于我只有必需品和不必需的“破烂儿”,时间轴为现在。
而不必需的“破烂儿”也可以分为三类。
不用的东西:保存在家里不管,但实际上完全没用上的东西,因为一想到扔了就觉得不安的原因所以没能扔掉。
还在用的东西:将就用着,并不是特别喜欢的原因所以不珍惜随处乱放,要用时还得找的物件。
充满回忆的东西:本身可能没用但充满怀念和回忆的让你最难舍弃的东西。
关于这些破烂儿作者也举了个身边的例子,生病住院时收到的同事送的千纸鹤,痊愈后的弘树先生还一直把它们留在家中。让这些代表“过去重病的回忆”的千纸鹤留在家中,不仅占据了家里的空间,还一定程度干扰弘树先生的心灵。只有舍弃这段回忆,弘树才能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更加乐观。
破烂儿存在我们每个人的家中,只有认清自己与物品的关系,才能通过断舍离,除掉废物、垃圾、灰尘彻底除掉停滞运和腐败运。
其次就是要把时间轴锁定在现在
正如我之前所言,物品都是有使用价值的,但是由于我们堆积了太多的过去和未来的东西导致家中空间狭小,收拾不便。
这时候的我们一定要认清,与当下的我们不相称的东西就是生活中的“破烂儿”,通过断舍离正确的处理物品与自己的关系,才能让家中焕然一新,让自己处于舒适愉快的心灵状态。给自己的心灵减压正是断舍离背后的深意。
作者这里也说了自己曾经的杂物“英语口语函授教材”,让她困扰了很多年,它们的存在已经不是一种激励自己学习的动力了,而是心灵上的压力。最后通过“毁灭证据”扔掉它们,作者心灵终于获得了解脱,负面情绪也一扫而光。
03重新思考住所的意义
断舍离以“住育”为目标。
住所的前提是确保健康与安全,堆积如山的杂物带来的是灰尘螨虫和霉菌等影响健康的东西,东西堆的高高的或扔的到处都是,可能会面临高空落物的危险和绊倒摔跤的危险。拥挤的空间还会影响家人的内心,会带来压抑感和拥挤不适感。
提升对居住环境的意识。
要想改变居住环境,首先得用他人眼光来诊断自己的家。面对现实的“凌乱”和“冗余”才能真正的改变居住环境。
让家成为最棒的放松池。
舒适一尘不染的住所带给一个下班疲惫不堪的人最大的直观感受是“放松”,仿若回到自己的小天地,可以脱去鞋袜,释放一整天的压力。这正是断舍离的目标,让住所成为“放松池”“自在空间”。
今天的共读不知不觉就结束了,在最后我想问读者两个问题。
1你身边有没有文中描述的三类人呢?他们的住所是什么样子的?
2你的家里是否也和文中描述一样堆积了很多“杂物”,你打算怎么收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