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我们会对感受贴上标签,觉得“你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呢!”“你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当然,孩子的行为需要调整,但感受是没有对错的。所有的感受都应该被看到被尊重。
这里分享一张大脑的图片,楼上的部分是负责逻辑思考,理性思考冷静的部分。楼下是冷静,焦虑,情绪的部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他负面情绪来临时,他往往是在楼下待着,他们是没有能力到楼上去的。
所以,我们会看到很多成人,当他陷入负面思维的时候,他是很难真正自我回到理性层面,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个原因在于童年,他的负面感受也没有被尊重和被看见。
所以,当孩子情绪来袭时,我们应该先解决情绪再解决问题。
亲子沟通有五个状态,从浅到深有几个层次:第一是打招呼。如“嗨,我回来了”。第二是讲事情,如今天在学校发生了什么。第三是谈想法,如“我考试没有考好是因为复习不到位”。第四是谈感受,如“这次没有考好,我自己心里挺难受的”。第五是最深入的链接是:敞开链接。
当孩子把心理深处的想法倾诉给父母的时候,是最亲密的亲子沟通状态。其实孩子生下来对父母就是一个敞开心扉的状态,他们可以如实的表达自己所有的感受和想法,那为什么孩子在青春期前后开始只和父母“打招呼”,我们是如何一步步把孩子的心推远的?
可能是孩子在需要父母看到他们感受的时候,父母都给予了否定或者是忽略。
往往跟孩子的距离越来越远的原因是因为孩子需要我们看到感受的时候,我们采取了一些不恰当的回应方式。
让我们看看有哪些回应方式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的
当孩子跟我们诉说一些负面感受的时候,我们用了一些不恰当的方式让孩子规避掉了这些感受。学习过的妈妈还会给孩子一些心理学方面的建议,往往也会引发一些对抗,以及一些提问,对孩子表达不恰当的同情,这些都不一定达到我们想要的预期的效果。
这里说一个有效的,真正帮助孩子打开心门的方法:理解共情式。真正的理解共情可以让孩子把心门打开。
那是不是在生活中不能给孩子提建议讲道理呢?其实并不是,我们的建议和道理对孩子都非常有价值,孩子往往不肯听,是因为我们没有打开他的心。
而理解共情就是沟通的开始,是沟通的一把钥匙,让真正有价值有支持力的东西可以进入孩子的心里。
有这样几个方法和技巧可以更好的和孩子共情。第一个技巧,全神贯注地倾听。在这个过程,大家可以放下自己的判断,只听孩子说而不发表任何意见。
第二个技巧:简单的回应。
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们只需要给孩子最简单回应。如“是这样啊”“我知道了”
这个过程不需要加入任何的建议和道理。
第三个技巧:把对方的感受替他表达出来
在全神贯注倾听对方的过程中仔细地体会对方究竟是什么感受。
有一个案例,有一位朋友说她太能花钱了,消费已经超出她自己的能力了,她觉得这件事很苦恼。她旁边的小伙伴也尝试跟她共情,对她说,“花钱就花吧,女人要爱自己”。后来她表达,那位小伙伴的“共情”让她感觉并不舒服。
其实这不是真正的共情。对方只是按照自己的价值观,没有去捕捉对方真实的感受。而她是对自己过往的行为的自责,她希望自己的行为有调整。
我们在这个过程只需要提炼他的感受,而不是发表意见,如“妈妈看到你很难过”“妈妈看到你很委屈”
最后一条,借助想象来满足对方的需要。
一个案例,一位妈妈说她的孩子想在家里养一匹马。那位妈妈觉得,又要尊重孩子,又要看到孩子的感受,难道我就要去满足她吗?但这是一件根本不可能满足的事情啊。如果家长也去倾听孩子,也去表达孩子的感受,但效果不是很好,于是她用了这个技巧,对孩子说“是啊,要是我们家能有一匹马该多好啊”
结果孩子反应跟过往真的不一样了,孩子开始掉眼泪,然后说“我以后养马就要养什么颜色的,我以后上大学我要学关于马的学科”当时孩子跟妈妈聊了很多,没有了跟妈妈的那份对抗。
她突然意识到,借助了这份想象,表达了对孩子的尊重。
在生活中,孩子的要求并不是都是合情合理的。孩子的思维并不是考虑得那么圆满,或者孩子能考虑到道理的层面,但他们的情感仍然接受不了。这个时候,家长可以陪着孩子去想象那个场景。
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想象自己在开一辆车,和他真正去开一辆车产生快乐是一样的。
以上是和孩子如何共情的技巧:第一,学会倾听。第二,简单的回应。第三,表达对方的感受。第四,借助想象尊重孩子的愿望。共情是所有沟通的开始和基础。只有心跟孩子在一起,才能真正共情,同时,也要保持一份觉察,共情不是控制孩子,而是跟孩子心的距离更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