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很困,但还是难以入眠。想来还是把原定于明天要写的东西写了,这样白天便可以放心补觉。
之前看到网上在说年度词汇,引得很多人用一个词汇来形容自己的2016。我还没想好2016用什么词汇来形容。飘吗?颠吗?混沌吗?偏离轨道吗?抑或是别的什么。
只是觉得2016是我有记忆以来过得最混乱的一年,但好在在年末的时候日益清晰。我的2016从什么时候开始,或许应该从我看到成绩的那一刻开始吧!成绩比北京市公布成绩的时间晚了三天,那天早上我频繁醒来,接着又入睡。醒来又重睡了两次,做了两个梦,第一个梦见我的成绩特别特别特别低,第二个梦见考的科目还有数学,分数高得爆了满分表,我梦里还没想明白分数怎么会那样。然后就看到了真正的成绩,足以让我从梦中完全醒来的成绩。刚开始只是觉得低,还以为压分,然后看到群里各种高分飘过,吓得我又去确认了一遍成绩,然后再也不敢看。那段时间我真的很消沉,就感觉自己一个考本专业还准备了一年半的人,专业课竟然没有跨考的人分数高,而且还差那么多。有意思的是,我身边同样考研的小伙伴,几乎全考上了。我倒不是在跟别人的比较中愈发难过,只是一直在怀疑自己的专业性,甚至开始怀疑自己高中文理分科的时候硬拗着报了理科,是不是也是错误。报理科只是兴趣,觉得有挑战,其实我高一一整年都没怎么学习,理科差到不像话;文科却是每天同样上课睡觉,每次分数都超高。楞是觉得学文科没挑战性非要凭兴趣报理科。可是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又发现自己对理工科学校的专业都不感兴趣。最后凭兴趣报了心理学,结果考研专业课差得一败涂地。我甚至开始怀疑学前班的时候没有按年龄留一下,而且直接上了一年级,碰巧又赶上最后一年五年制,所以这一切让我在日后的学习生涯中补齐年限吗?越想越多,越想越怀疑自己,不知道自己大学做了什么,不知道毕业之后自己大学所学能做什么。最可怕的是,我表现得很OK,有小伙伴安慰我我还告诉别人没事,还恭喜别人考上了。我也真的是为大家考上了开心,我并不觉得多个人陪我考不上就能缓解我的难过。无论表面上多么淡定,内心却越来越焦灼,越来越怀疑自己,甚至萌生了转行谋生之念。记得那天晚上和妈妈去姥爷家,回家的路上我坐在后面忍不住的叹息。我妈问我是不是觉得不如意。我如实回答:我都不知道我的意在哪儿!都不知道意在何方,谈何如意?
我记得考试之前就有人问我,要是考不上怎么办,会不会二战。当时我真的觉得如果我准备了一年半都没考上,再来一年又有何区别?所以坚定的认为自己不会二战,也不会调剂。实际上我是非常不喜欢“二战”这个词的。可是事情往往不如人所料,就像我从未想过我会考不上一样。在知道考研成绩之后没几天,六级成绩出来了,竟然过了。我当时看到六级分数真的只想骂人。之前潜意识里总觉得六级和考研有必然联系,不是说考研必须得六级过了,而是我觉得如果我读研,六级过了也没什么用啊,我不需要呀!或许是那时候暗暗下定决心再来一次的吧。
然后有幸来到北京,接触到了各种大牛,让“脑科学”这三个字于我,不再只是空洞的概念。暑假在北大上了几周的课,那也是对我巨大的冲击。是的,不是打击,而是冲击。本科生课堂上多学科的碰撞,研究生课堂上系统深邃的知识,以及老师为数不多的话语或讲解激发我们思考,传递给我们力量。
我还记得看的第一篇英文文献,看得我眼泪都要掉下来,感觉文献里的每个单词都不认识,好痛苦。发现自己竟然成了周围人中最差的那个,发现自己原来跟那些大一大二的本科生、甚至高中生都相距甚远。不单单是语言关,知识贮备也是问题。我没办法把新学的东西跟本科知识结合起来。那段时间感觉自己在接受信息轰炸,了解到的知识点都是空中楼阁。这时候给我的不是挫败感,还是恐慌。非常恐慌。我长二十余年,从未像那个阶段那样急于求成。
可是我也只能去啃英文文献。好在我也确实属于掌握目标而非成就目标之人。
总算是有点进步。
后来受梦瑶影响,主要是因为她过上了深藏于我心的、日益向往的生活。记得小的时候我向我妈妈描述我幻想的生活:可以在院子里种种花,种种菜。所求的只是心灵的安逸。我看了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感觉不如自己预期。又看了《刀锋》,只看了一半,至今仍没看完。《刀锋》里面的拉里远赴巴黎,只为“晃膀子”。我看到这三个字的时候只觉醍醐灌顶,原来自己的理想也不过是“晃膀子”。可是我还是要考研,就算是打酱油,我也不会中途放弃。只是换了一种心态对待考研。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学习真的是一辈子的事,如果没有了考试,那吸引我的又会是什么?如果有一天我不再面临任何考试,那我的下一个目标又该定位在哪里。这样我变得更平和,更愉悦地学习。而且我发现,考研和我理想中心灵有所栖息似乎并无矛盾。那段时间在看钱钟书的《围城》,我也在想,我的围城到底是围了一圈我只能选择其中的一个进,还是其实那些围墙是一进进的,互通的,最后我总能走到我想要的地方。就算到了,发现也不过是围墙一栋,我还会后悔来时的路不成?
只是我发现我有时候还是会走极端,还是有一段时间陷入了以后安详度日的幻想之中。在前行的道路上耽于幻想着实无益。
真的非常感谢我的两位女神老师。好像第一个知道我有再考的想法的人就是100老师,她给予了支持和鼓励,告诉我说年轻的时候可以多蹦哒蹦哒,想稳定下来很容易的。也是她后来告诉我说如果没有那么大的野心就及时停下来,让我有时间再思考自己想要的。杜老师这半年来对我懵懂无知的包容以及学术上的指导,还有对我们生活上的照顾…只是我在这条道路上过于稚嫩,甚至有些自卑…以后会多加努力。向身边优秀的人学习。杜老师为人很低调,若不是看到某杂志的报道,我都不知道自己竟然有幸跟随这么厉害的老师。虽然有很多次讨论,但我此刻想记下一事,供自己时常想起。
某次我们在谈论自闭症儿童,杜老师说,做这样的研究让她感觉很~她说:“我知道他们怎么样啊,可是然后呢?我能为他们做什么呢?”这些脱离语境很难理解,我也没有那么好的记忆力原原本本的复述。大致意思是研究了自闭症儿童的行为特点之类的,她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做能帮助自闭症儿童。(会或许还是没表达清楚吧!)那一刻我懂得了一位医者的心,我们所做的不单单是基于兴趣,而是我们所做的这些能怎样让他人得益。这似乎是我接受的教育中缺损那一块。我们这么做的意义除了满足自己的研究兴趣,还有何社会价值。
之前我觉得我的2016年就像是在茫茫无边的大海中航行的小船。我想抛锚定一下方向,却什么都明确不了,然后不停地拔起、抛下、再拔起、再抛下。而现在我觉得,无论锚定何方,只要沿着走下去,总会上岸的,不是吗?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自己的2016年度词已经明了,那就是——之。虽然道路曲折,但终究是向前延伸。
2016年我暴露了身上的很多缺点和不足,行动力不足、不够专注、不深究学术问题、不能跟父母很好的沟通交流,等等。
之前看到同学发动态说:2016赶紧滚。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代表一些刚本科毕业不如意的年轻人的心声。无论如何,2016年已经要结束了。哦对,2016年还有一件大事就是,一岁结婚了。2017年就要到来。我很喜欢“7”这个数字,我想2017年于我而言会是开启新篇章的一年。我喜欢在空间抽到的2017新年关键词——新生。我不是个太注重仪式感的人,但我确实愿意把新的一年作为又一段新生的开始。
2017年list:
1.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10.30之前睡觉
2.看20本书,并写读书笔记。
3.考上研或者找一份正式的工作。
4.去一个地方旅行。
5.每月定一个月list并执行。
2016年12月31日凌晨5:15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