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阿Q正传》是早在我们中学时就接触过的一篇课文,倘若此时问及大家曾经的感受,或者说是阿Q留给当时的我们的印象,想必大多人第一时间就会调侃他的精神胜利法。
的确是的,这似乎是少年的我们学习这篇文章最直接的心得。而单就这方面而言,阿Q和精神胜利法之间便有了解不开的渊源;当人们提起阿Q,我们立即想到精神胜利法,而一旦说起精神胜利法,立马便会有阿Q的形象浮现眼前。这其间实在有种妙不可言的感觉在。
然而,如今重读鲁迅的《阿Q正传》,读的过程中,往日的旧记忆重又复苏,今日的新感怀油然而起,而在这新旧交错的感触中,阿Q的新形象便赫然在目了。
阿Q,无名无姓,往前追溯其没有出处和来历,放眼当前他没有职业没有家,即如此这般一个人。其实,这本没什么稀奇。在旧的封建社会里,这样的穷苦之人到处都是;而在鲁迅先生的笔下,我们更是见多了如此卑微如草芥的小人物。
他孤身一人住在未庄的土谷祠里,靠隔三岔五给人打短工为生;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倍受人利用指使又遭人厌烦唾弃的对象。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处于弱势群体中的阿Q,我们从他的身上看到的除了自尊自负这着实有点惹人厌的“优点”外,就只剩愚昧、麻木、无知、自轻自贱、欺软怕硬了。
于是,在这个很是值得同情的人身上,我们似乎找不到怜惜他的理由;而鲁迅先生更是对他报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自不会绕开使得阿Q之所以成为阿Q的社会根源。
1、阿Q的精神胜利法
说起阿Q的精神胜利,从文中看来多是可笑的,乃至令人啼笑皆非的。但如果将他的这种凡事换个角度去思考的方式,放在我们当下社会,在某些时候也不失其一定的可取之处。
①精神胜利的可笑之处:胜利的无聊,胜利的悲哀
无疑,很多时候,阿Q所谓的精神胜利是可笑的。当他遭人愚弄反击无果,继而被打之后,他会以“被儿子打了”来聊以自慰;当挨打时他自轻自贱地求饶之后,又会拿自己如此鄙贱的“第一”同状元的第一相提并论到一块去;甚或当他破天荒押牌宝赢了钱,却又糊里糊涂地在群架中丢了洋钱又挨打之后,竟然还会以打自己嘴巴来假意打了别人的方式,达到心满意足的得胜之势;等等。
如此种种,勉强的胜利、牵强附会的精神满足,给人的感觉无聊又悲哀。而大多时候,他的挨打却纯属自找的。比如,和王胡的那次,人家自顾自坐在墙根捉虱子,他非得挨着坐下去,也捉虱子,捉就捉吧,他却还一心想着比个高低去挑衅;还有,随后而来的因那句欠欠的“秃儿。驴”而招来的“假洋鬼子”的打,是一个样,都是他使贱在先。
如此,我们不得不说他招来了打也是活该。所谓“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不正是这个意思吗?
不过,话说回来,如此种种这些不光彩的桥段,怎么说还都是男人与男人之间的无聊之举——如果他们这般人等能够称得上是男人的话,而这些所换来的也不过是读者朋友们的鄙夷和哀叹;然而,当作者让我们看到阿Q将自己的无名怨气发泄到无辜小尼姑身上时,就不得不对他深表失望,并要声讨一番了。
你想啊,此时阿Q的卑劣举动和丑恶嘴脸,与刚刚欺负他的人有何不同?严格说起来,他的表现甚至比他们更可恶。而生活中,最让人愤恨的就是这种欺软怕硬之人了。所以,阿Q这次所取得所谓的“胜利”,留给人的只是对他那麻木不仁的人性之弱点的悲哀了。
②精神胜利的可取之处:换个角度豁然开朗,退一步海阔天空
不过,如果我们能从小说的框架中抽离出来,单看阿Q精神胜利法的一个层面,也就是有望给我们的生活困境带来转机的层面的话,那么,他的这番境界似乎也并非全无可取之处。
是了,大家当然早就认识到这一点了。要不然我们怎会对他的这一绝技经久不忘呢!所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所谓“换一个角度,一切就会豁然开朗”,与阿Q的境界难分高下。
而,对于长久生活在压抑的工作环境、艰辛的生活环境、薄情的社交环境中的人而言,难免不会被工作、生活、情感中或大或小的烦忧所困扰;而在这个过程中,如若不能及时有效地寻找出口得以解脱,久而久之必将造成精神上的狂躁和病态。
所以说,当这个时候,明智如你我,便不要再纠结阿Q的迂腐可笑、懦弱无知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取其之长,为我所用”就是了。
难道不是吗?其实,生活中,我们完全可以以阿Q的精神境界拿目前的困顿自我戏谑、自我解嘲一番,而后,再以同样的阿Q的精神境界自我安慰、自我鼓励一番;只要能还紧张的精神一个放松和解脱,管它用什么方法呢!
当年鲁迅先生以讽刺加绝望的文笔呈现给我们一个懦弱不堪的人物形象,而今,我们却能从中提炼出为我所用的点滴精华,真可谓凡事都有两面性,想必鲁迅先生如若有知也会很高兴的吧。
2、体现在阿Q身上的人性的弱点
让我们再说回阿Q。无疑,阿Q是可怜的。但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用在这里确有几分味道。在这里,我们抛弃鲁迅先生所欲揭示的大而复杂社会背景、及国民的劣根性,只单从阿Q的性格特征入手,分析一下体现在他身上的人性的弱点。
①自尊自负;自轻自贱
我们所看到的阿Q绝对不是一个单纯的胆怯悲戚之辈,相反,在他的骨子里,有着相当迂腐的傲娇成分。
而正是这傲娇,不间断地带给他这样那样的麻烦。时不时的挨打是,糊里糊涂被人停工也是;从中兴到末路是,从一心想造反、遭拒,继而又遭诬告进了衙门迷迷糊糊遭了枪决更是。
他自尊又自负。既看不上有才学有势力如赵太爷、假洋鬼子、秀才等强权之流,又看不起和自己一样无家无业如小D、王胡、吴妈等穷苦之辈;他几次三番以进城为荣却看不上城里人,同时他扎根未庄却也看不起未庄的乡下人;他以弱者的身份受尽了人们的欺负和凌辱,却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在弱者身上重演并放大、旁人曾施于自己的丑陋与邪恶。
但可惜又可笑的是,他所崇尚的自尊从来没有换来别人的尊重,不过,他也倒是个“识时务者”,一看事情不妙,便转而将自尊自负变作自轻自贱了。
②可悲可叹;可恨可怜
阿Q的可悲体现在他的自轻自贱、可叹体现在自尊自负、可恨体现在欺软怕硬、可怜体现在自欺欺人;而与此同时,他还具有那个时代的人普遍存在的奴隶根性,麻木不自知、冷漠不觉悟。
正是这些,使他迷迷糊糊从一个给人帮工的短工,到小偷;从一个一心想革命的人,终被人陷害利用,以偷的罪名施以枪决。
但无知如阿Q直到死都不明白,自己为何会有如此的人生,而自己的人性又是怎样的残缺、病态,更不可能想到迂腐如未庄之人,对死了的阿Q所下的定论:因处枪决,便是坏人;因为其坏,方处枪决。
如此,阿Q一人的悲哀便成了众人的悲哀。因为大家本是一路人。其实自打一开始,如果细心点,我们便能想到阿Q就是王胡、就是小D、就是吴妈、就是老尼姑和小尼姑;就是千千万万个像他一样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而无力觉醒的良民、愚民。
只是那时的我们一心只关注阿Q争斗的胜败和品性的优劣了,反而忽略掉共存于他们之间根本的特性。而鲁迅先生之所以要给阿Q作一正传,公诸于天下,无非是为了点醒彼时的世人;却不曾想历经百年之后,它在此时的人世仍熠熠闪光,照亮人们心中的黑暗。
③现世中,有多少人、有几分像鲁迅笔下的阿Q
那么,言及于此,在现世中,到底有多少人、有几分像鲁迅笔下的阿Q呢?这个问题虽则棘手、不好明确作答,但基于有人性本能的弱点在,我觉得前一问是肯定的;而至于有几分,只能说或多或少吧。
你肯定感觉到了,这个自问自答式的语句实在可笑。但是,没有调查便没有发言权;而所谓的调查也只不过是凭听一面之词,并不能以超能力窥其内心。故而,此乃是为了准确度着想不得已为之。
如此一来,我想,接下来的唯有你我在各自内心所必做的自知自觉了。那些以“自”开头的词语,诸如自信、自尊、自爱、自觉、自卑、自豪、自负等等,你有吗?若是有,那是不是将其支配得恰到好处,还是险些触及到鲁迅文字当中“讽刺”的边缘?
不用问,任谁都不想做那个阿Q,但是,你我是否有嫌疑因朦胧的愚昧而不自知,或者,因过于自信而不自觉?
想想吧,好好想想吧,莫要糊里糊涂就做了阿Q,更莫要只盯着别人而忽略掉自己,做出“以五十步笑百步”的笑话来。
其实,生而为人最难的就是自我认识、自我解剖、自我批判;然而,唯有这样,方能制衡人性之弱点,完成一次次的崛起与升华。既如此,还等什么,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