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听了一节群文阅读课,题目是“笔尖下的月亮”。老师先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引出月亮,带着学生一起阅读,并提出要求:1.作者在月下干什么?2.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从哪里体会到的?再出示几篇和月亮有关的诗文《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相见欢》。提出自读要求:和前面一样。然后小组讨论交流,最后总结:作者都在写月亮,在月亮身上寄托了不同的情感。
我们听了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课堂气氛不活跃,基本都是老师在讲,学生的自主阅读没有动起来。讨论之后,发现有几个问题值得深思:1.选的指导阅读文章太深了,苏轼的这首词内容多,含义深,尽管有译文,篇幅还是显得太长,对五年级学生来说,难度很大。2.后面选的自读文章也很长,时间有限,学生很难读出有效信息。3.老师的目标是通过这几篇组合文章的学习,明白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写作方法。但是在过程中却用力太少,没能体现出重点。4.整堂课的朗读未能体现,尤其古诗,更应该在朗读中品味。
晚上,又和这位老师进行了探讨,我也查了一些群文阅读的资料,群文阅读主要是在同一个主题下,组合不同文章,以粗读略读为方法,以分享阅读感悟为核心,以探索发现为乐趣的阅读教学。写
这种课的目标设定要小而少,贴合学生实际。比如今天的月亮这课,可以只是赏月,品味不同诗人笔下的不同月亮的美,《静夜思》、《月下独酌》、《暮江吟》,也可以抓住一首古诗中描写月亮的写作方法来切入,比如《暮江吟》中“露似真珠月似弓”诗人运用联想的写作手法描写月亮,再来阅读运用此写作方法的其他写月亮的诗文。目标定下来,接下来就是选文了,选的文章要合主题,精选段落。问题的设计不能太零碎,要有针对性,难度适当,具有启发性,学生能够从问题中获取思考阅读文章。
群文阅读对老师的要求很高,需要我们老师平时多阅读,多思考,会组合,炼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