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主人公是三个印度的大学生:兰彻、法罕和拉加。兰彻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学生,公然顶撞院长,并质疑他的教学方法,用智慧打破学院墨守成规的传统教育观念。他的特立独行引起模范学生查尔图的不满,他们约定十年后再一决高下。十年之后,事业有成的查尔图从美国归来,向法罕、拉加炫耀自己的成功,他们一同踏上了寻找兰彻的旅程。一路上,他们回忆起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也发掘出兰彻不为人知的秘密,当他们最终找到兰彻时,不可一世的查尔图终于心服口服的甘拜下风。
“看电影学育儿”系列的第一篇文章,写的是《地球上的星星》,那部电影的导演和主演正是这部《三个傻瓜》的男主角,这两部影片是印度社会反思教育和呼吁教育改革的一个缩影。在教育方面,我国和印度有很多相似之处,由于人口基数大,被发达国家视为“工程技术人员”的输血站。普通家庭相信“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期望孩子成为工程师受雇于跨国公司,更出色的还可以移民美国。整个国家的教育氛围沉迷于“培养技术白领”这种功利又平庸的目标中,并不看重天赋、个性和创造力,教育方法也倾向于填鸭式。虽说印度的教育体制与中国如此相似,我国却还没有公映过此类题材的反思电影。
《三个傻瓜》时长三个小时,歌舞占用了不少时间,这是印度特色,即便你不喜欢这些歌舞,电影本身还是相当好看,内容饱满,节奏明快,情节涉及家庭教育、大学教育、社会阶层、学习方法、待人接物和选择伴侣等内容。其中,该片着重强调的教育观点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个观点,也是我迟迟没有动笔的原因,因为我怀疑这样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是否有探讨的必要。古今中外,各行各业的大咖们都通过自己的经历表达过这个看法,教育家们也通过专业研究得出了相同的结论,下面随便罗列几条。
莎士比亚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才可得益。”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达尔文在自传中写着:“就我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其中对我后来产生影响的,就是强烈而多样的兴趣,沉溺其中,了解复杂的问题和事物。”
迪斯尼小时候有一个信念:“我喜欢画画,只要好好画画就行,这样我很快乐,也会最终获得成功。”
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说:“天才就是对兴趣的顽强的入迷。而制造庸人的方法极为简单的,那就是不让孩子热衷于某一事物,只这一点就够了,对任何事情都不着迷,都不感兴趣,这就是庸人的特征。”
瑞典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跟智力有关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即便有这么多大咖的现身说法,也有学界的理论支持,我却惊讶的发现,包括父母和老师在内,反对这一观点的大有人在,他们不但写文章质疑和声讨,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顽强地贯彻着“强制教育”。比如我今天就在朋友圈读到一篇很火的文章,叫《孩子,我宁愿欠你一个快乐的少年,也不愿看到你卑微的成年》,作者对“无法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公司愿意雇用的技工”感到深切的忧虑。对此,我只能说,这种教育目标并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内,毕竟目标决定方法,鉴于“法乎其上得其中”,我们怎么能向低标准看齐?反过来讲,我们用不用担心一个进取的人吃不上饭,一个幸福的人找不到对象,或者一个自我实现者没工作?所以有些父母,姑且不论教育孩子,最好先把自己的“低安全感”处理好。
在诸多名人传记和采访中,大多数成就卓越者都专门谈论过对事业的热爱之情,他们只是随便说说吗?我们可以回想一下,有没有这样一个人,凭借自我克制、自我压抑甚至自残自虐般的勤奋和毅力,忍受着内心的排斥和折磨,在他所厌恶的事情上取得成功的案例?着眼绝大所数的普通人,现实中确实有很多人深切的体会着“干一行恨一行”的痛苦,同时不得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无奈,在职业选择上与兴趣的疏离,或者对兴趣的抛弃,是保护了饭碗,还是促成了平庸呢?
当然,人是如此复杂的存在,以至于我们人生的所有节点和结果都产生于整个系统,而不会是单一要素所决定的,所以我们不能承认“兴趣决定论”。与其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其功能而言,更确切的表达是:兴趣是一个便捷的入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身”,踏进了兴趣之门后,自然要深入学习,这就需要勤奋;过程中当然也会遭遇挫折,因此毅力也不可或缺。世上并不存在一招制胜的武林绝学,但是从哪开始尤为重要,一旦选错了方向,岂不是走得越快差得越远吗?
为什么说兴趣是便捷的入口呢?
因为兴趣是在我们与世界的互动中,产生在我们生命内部的倾向,是感性的选择,与瞬息万变的外部世界相比,它是稳定的。肯罗宾逊在《发现你的天赋》一书中将天赋种类分为八种,并罗列了发现天赋的方法。之所以是“发现”而不是“培养”,学界普遍认为天赋是与生俱来的东西。摩西奶奶将自己传奇的人生总结为一句话:“你的兴趣就是你的天赋所在。”对于蒙特梭利,这种与生俱来叫做“精神胚胎”。因此,兴趣的稳定性是由生命背书的,它是我们自我发现的可靠线索。
另外,兴趣还是持续的动力。我们的应试教育对成功者进行了一些奇怪的解读,比如爱因斯坦每天只睡三个小时,因为勤奋刻苦;比如爱迪生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是我们文化的宠儿之一,所以总是旁征博引的加以论证,事实是,爱因斯坦成就于对物理学的兴趣,而爱迪生的名言还有后半句:“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是最重要的,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还要重要。”废寝忘食只是表象,被热爱的东西持续吸引才是坚持的真正动力。
当然,很多家长面临着这样的现实问题:孩子只对电子游戏感兴趣,是不是也要放任?孩子对学习没兴趣,要不要纵容?
育儿是一个系统课题,无论沉溺于游戏还是抵触学习,都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是要从教育观念和教育环境整体进行分析,这里面甚至要追溯上两代人的成长和心路历程,也牵涉着文化结构和时代氛围,解决之道也是系统化的。我今后会专门探讨这个问题。
总之,兴趣,就是上帝给我们开着的那道门,如果我们希望孩子成长为有价值又幸福的人,最好不要错过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