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是东尼.博赞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当时,作为学生的他,为了能让大脑记住更多的笔记,便想出了画思维导图来增强记忆力。
思维导图是将画在中央的主题逐渐细化分解的过程。把从主题延伸出的粗线(主支)分解成中等粗细的线条,再把每根线条继续分解成细线。它把大脑的思维原原本本地展现在纸上,可以纵观全局,也能注意到信息之间的联系。
甚至能发现我们没有大脑中所存在的,但从未被发觉的潜意识。很多人就是在画思维导图时,想起了很多被遗忘的记忆,也有人突然就产生了灵感。
我们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
工作千头万绪,待处理事项一大堆,会议中需要表达观点,思路却还没理顺;回到家面对满屋子狼藉,夫妻俩为谁拖地都可能吵起来;育儿理念的分歧也能导致一顿争执;孩子越长大越不愿意与大人交流想法;作业拖拖拉拉,学习主动性下降;去Shopping该买的没有买,不该买的买了一大堆……
正所谓“生活的烦恼”,来了又来,我们也以为这就是生活的真相,在一个个困局中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然而难免有心力交瘁的时刻。无意中翻到了《日常生活中的思维导图》这本书,看完后确实让人收获很大,就连还在上小学的大女儿也对这种画导图的学习方式非常感兴趣。
《日常生活中的思维导图》这本书的作者是日本的矢岛美由希,译者是程雨枫。
矢岛美由希(Yajima Miyuki),Re Prism株式会社法人代表,英国ThinkBuzan公司授权培训师。目前在全日本各地巡回举办思维导图讲座,通过教练式培训和育儿咨询使无数普通民众受益。
程雨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日语专业,后于九州大学取得社会学硕士学位。译有《宠物犬问题行为处方手册》《今森光彦的昆虫世界》等图书。
细细品读这本书后发现其实思维导图的使用范围是非常宽广的。无论在工作上、生活中还是学习上都能运用到思维导图,这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是对我们的日常生活管理极佳的一种工具。
作者在介绍完“何谓思维导图”后,举了日常生活、学习、职场中运用思维导图的各种实例。
孩子们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构思作文。
更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来写写读后感,以加深记忆。
还有暑假计划和安排、旅行游记等也都可以用思维导图画出来。
虽然作文、读后感和图画日记的体裁差不多,但只要用法不同,画出来的思维导图也不尽相同,这就是思维导图的特色。
我家小学生看完这些漂亮的思维导图,也学着画了几张,虽然是第一次画,画得也不算漂亮,但是足见思维导图不仅给大人的我们带来了很好的梳理作用,也给小朋友们带来了足够的兴趣。从画中记忆好像更精准呢!
关于学习,很多人认为在孩子养成学习习惯之前,大人只能一遍又一遍地督促孩子。
但实际上真是这样吗?
不得已才去工作的人和积极主动工作的人,他们的工作热情和成果肯定截然不同。
同样,只要学得开心,记忆效果也会不一样。
其实孩子们自己也很想学好功课,而思维导图就是激发他们学习热情的好帮手。
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师也把思维导图作为教学工具推广到年级和学校,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思维导图增进了师生间的心灵沟通。
由上面的这些例子可以看出,思维导图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会成为增强自信的强力武器。
熟练掌握之后,还会激发出创作者的创造力。
连小学生都那么喜欢思维导图了,都会画了,你会了吗?
如果你还不太会,如果你也想学,那么就来看看《日常生活中的思维导图》这本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