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传奇”系列之:西方典乐14
莫扎特:天才的自由艺术家之路(1)
——探寻“莫扎特之死”真相
亲愛的莫扎特
我曾最愛你
愛那所有音符下
跳跃的童真
弥散的圣洁纯净
有一种梦
是你已长大
却还在单纯笑着
那么自然地美
永远在你的眼里
在你的音符中
——致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
当3岁的莫扎特在钢琴前弹奏着自己从别处听来的曲子时,他和为他惊叹的人们还不知道,他在世上的岁月只剩下32年不到了。
可就这样短短的岁月,他创作了754部作品,其中622部已完成,132部未完成,包括22部歌剧、41部交响乐、42部协奏曲、一部安魂曲以及奏鸣曲、室内乐、宗教音乐和歌曲等。
如果我们按照正常的年龄翻个倍,1500部作品;再按照作曲家日益成熟擅创作,加上莫扎特的天赋,那么2000部也是有可能的了,而勤勉伟大的古典音乐之父巴赫终其一生也就达到一半。
知道以上作品的数量,我们也能从结果上旁观天才何以称为天才了。
点播这些作品,无论多么挑剔的耳朵,无论多么喜新厌旧或吹毛求疵的人,都会轻易发现那种艺术的完美性,从情感从主题从作曲严谨性,都难以挑出问题来。
哪怕是石头般的耳朵都会觉得,听其他某个音乐家的作品,对有的作品会突然觉得奇怪觉得不足,但对于莫扎特,去听就好了。无论你是内行还是外行,总是都能感受到那种和谐的美,没有任何意料之外的爆裂或虚弱,没有阴郁暗沉也没有暴躁或过于激進。无论生活多么贫困潦倒忙碌,莫扎特总能用孩童般的纯澈心灵,给这些蒙上一层透明般的淡彩泡泡,偶尔调皮的一个个吹破,“bong”、“bong”、“bong”,“哈哈哈哈哈哈……”,沃尔夫冈笑得前俯后仰,捂起了肚子,声音震得音乐也淘气起来,哪里还会有一丝辛酸愤懑,或者将死的灰暗呢。
【吾生而天赋异禀,更甚者,吾比尔等刻苦数百倍】
3岁的莫扎特,人还非常的小,手就更不必说了。
当他爬到钢琴前的椅子上,在那玩弄键盘时,大家都没太在意。
突然,熟悉的音乐轻轻地响起,然后越来越灵动流畅。大家纷纷转过去,原来是小莫扎特在弹奏刚刚别人弹过的曲子,居然没有一个音符出错。而且他那模样像个小大人一般,一直板着身子,认真地弹到最后。大家感叹归感叹,也称赞他的父亲,终归不会觉得离谱。
4岁的莫扎特,作了自己的第一首曲子,不仅完整,而且颇具音乐的美感。其父喜不自禁,逢人便说,心底也打好了一系列培养孩子成才的计划稿。
5岁的莫扎特,已经学会了许多钢琴弹奏技巧,并能迅速地练到很娴熟地演奏出来。
6岁开始,莫扎特和他的姐姐被父亲带到欧洲各国四处演出,“音乐神童”之名轰动各地。
除了表演、作曲,莫扎特还要学习复杂的乐理论与演奏技能,他跟随父亲学习小提琴,还有拉丁文、法文、意大利文、英文以及文学和历史等等。他的父亲为此也可谓是殚精竭虑。
7岁,莫扎特作了他的第一首交响乐。
12岁,莫扎特作了他的第一部歌剧。
巡回演出中,人们惊呼于“神童”的能力,往往会提出许多突如其来、异想天开的刁难性提议,而为了宣扬儿子的天才,他的父亲让他一律满足要求。
从未接触过的技巧艰深的乐曲,当场试奏出来。
听众临时设想出几个听来很无味的低音,就按照这几个音即兴作曲。
根据指定的调性当即演奏。
用多条手帕蒙住全部钢琴键盘而不影响弹奏。
在一场音乐会上从头至尾全部演奏自己的作品。
每场演出几乎都长达四五个小时。
而小莫扎特最高兴的是什么呢?我想换成任何一个孩子,都会有一部分是音乐能力提升了又可以去震撼那些愚蠢的俗人了吧。但是我们无法想象这是莫扎特想的。
他从小到大,无论从实际生活中还是音乐中,我们都可以轻易看到他善良民主平等博爱的特点,所以应该不会幼稚地受人挑衅。
那到底什么是天才的真实想法呢?也许我们也同样成为天才时才能切肤感受到。
至于那些台下楼上的听众观众,又有几个是真正纯粹地欣赏艺术来听音乐和欣赏天才呢?天才往往是受人妒忌的,莫扎特也不例外。
14岁的莫扎特已经熟悉了为贵族们演出的这一套流程了。他越来越自信,不过那又如何,他早就不觉得这些在音乐上犹如跳梁小丑故弄玄虚、在交往中更是虚伪得丑恶的人,能提出什么有分量能难倒他的题目来。
不过不怕做不代表喜欢做,不喜欢做也不代表能不做。他的父亲为能得到越来越多的贵族的赏识而无比自豪,他也希望父亲能够为他而自豪。
这天,莫扎特收到的音乐节目单,要求表演的项目和往常差不多少,14个。
十几岁的少年,脸上尚未脱去稚气,贵族们让他蒙着眼弹琴,当场作曲,钢琴弹毕拉提琴,提琴完毕自唱。有一项节目要求当场看歌词,当场谱曲,还有自弹自唱。
曾有名流回忆:“音乐家把所能想得出的最难的测验都提了出来”。连英王也亲自出马考莫扎特。
萨尔茨堡大主教为了证实作曲中没有作弊,提前把莫扎特软禁了一个星期。
美其名曰演奏,倒不如说是献技,是一个对音乐既有天赋又刻苦认真要求完美的孩子,对庸人们的献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