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汉 / 卓文君 / 白头吟
为什么不管小说里还是影视剧里,大多都是以男女主角终于在一起就结束了?因为再美的爱情故事,大多也禁不住岁月的检验,在经历了一系列的生活琐事之后,再没有了当初爱得死去活来的激情,连吵架拌嘴都已经是奢望,这时候,爱情该怎么继续?
就像这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当初爱的是那样坚决,相如弹奏的一曲凤求凰,两封求爱信,便打动了卓文君的心。想来,本是才华卓绝的文君,却因生在富商家,也只能听父母之命家给富商之子,可惜新婚半年丈夫便亡故,回家寡居的卓文君,正是最渴望安慰和爱情的时候。
卓文君所理想的婚姻,是一段平等的爱情,你的才华,你的人品,你的风雅,你的才情都要能和我相当,司马相如这样的大才子,正是她心中最理想的人选,所以,当听到凤求凰时,她的惊讶,收到求爱信时,她已是欣喜若狂,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一见钟情,而是内心的熊熊烈火被点燃,再难熄灭。
所以,在探知父亲不会把自己嫁给司马相如这样的穷书生时,卓文君坚决的选择了月下私奔,当生活难以为续的时候,更是当垆卖酒让父亲认输,此时,她和司马相如是平等的,甚至在生活中,她是主动的。可是,司马相如越来越有名,还做官了,财富,地位,都不再是当年的样子,渐渐的,两人就不平等了。
古时候的人,一旦有了金钱地位,纳妾似乎是必须要做的一件事,这不单是生理需要,更多的其实是心理需要和大环境的需要,你不这样,别人就会觉得你是另类,就会觉得你不像一个成功人士,你就会被人嘲讽,甚至被排挤出那个圈子。
所以,司马相如也要纳妾了,是不是真的变心了,已经不重要了,对于卓文君来说,这是接受不了的,表面上看,她的意思是既然我们已经不平等了,那么,我就该离开了,可是,好好读者首诗就知道,其实诗里并没有一句是决绝的要分的意思。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这是真的要决绝吗?若是放在结尾,那有一半的可能真是,可放在诗的开头,那就绝对不是,开头的起兴就很有意思,皑如雪,皎如月,这洁白说的是什么?是爱情?不全是,其实这是表明自己的内心,所以,开头这四句的意思,在我看来,其实是:我的心里没有任何的不平衡或是怨恨,我只是听说你想纳妾,所以来跟你说清楚。
说清楚什么呢?本来呢,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聚散离别也是很平常的事,可我要的不是这样的,我才不管什么别人怎么说,别人怎么看,我只在乎你,我只想和你两个人白头偕老,不需要别人的参与,我更不会装出悲切的样子哭着求你,在老文我看来,这中间的几句,应该是这个意思才对。
到了结尾,所用的竹竿和鱼尾,都是诗经里的典故,诉说的都是思念盼归之类的相思之情,最后更是直接告诉司马相如,男子汉大丈夫,该按自己的心意行事,何必管世俗的眼光和看法呢?很多学者解释说最后一句是告诉他爱情不是金钱可以买来的,可是,这种事还需要在这里说么?而且也和男儿重意气的意思接不上啊。
还有很多学者说这首诗不是卓文君写的,是后世的文学家在编故事的时候替卓文君写的,我倒觉得,这首诗就是卓文君写的,倒是他们的故事里后来出现的十三字信和《怨郎诗》倒是一看就知道是后人杜撰的,因为那既不符合西汉前期的文法,也不是卓文君的风格,而这首《白头吟》,却闭上眼睛就能感受到卓文君的幽怨。
司马相如是什么样的人,没人比卓文君更清楚,他如果真是变心了,这样一首诗不可能换的回来,连辛弃疾都说了,“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一篇诗文换来的回心转意,这只是爱情小说里给大家编制的美好愿望,其实真是的故事应该是,司马相如迫于大环境的压力,考虑也纳一个妾,并且把想法告诉了卓文君,而聪明的卓文君知道,丈夫需要的是抗拒世俗的勇气和一个可以下的台阶。
所以,这首诗,就是给司马相如勇气,“男儿重义气,何用钱刀为”,明确的告诉他,你是与众不同的,你是真正的大丈夫,何必为这些世俗的看法所左右?而且也明确的告诉他,这首诗,就是你给他们的交代,于是,司马相如收到信后,心领神会,将信中的诗公诸于众,不但被大家接受了,还一时传为佳话。
虽然这是我个人的见解,但我觉得这才是这首诗真正的意义,如果司马相如真要纳妾,还会去询问卓文君?如果他真变了心,还会理会这样的信?这就是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聪明之处,而且,也在于,他们不管经历的什么变化,都在心里清楚明白的知道,其实,我只在乎你!
——撰文——东篱若尘(文俊壹)——东篱说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