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第零0章的标题是——所有人的困境。究竟什么是所有人的困境呢?
嗯,我很好奇。读着读着,直到我看到了下面这句话
读书使人完整,讨论使人完备,写作使人完善。
Reading makes a full man;conference a ready man ;writing an exact man
目前我自身都处与读书使人完整这个阶段。我明白讨论使人完备,因为只有讨论,才能知道更多其他人的观点,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但是令我困惑的是,在生活和工作中,怎么样才能把话题引入进来并且讨论呢,单纯的提出一个观点,总是很生硬也容易令人感到提问者在故弄玄虚。我想这也许很多回答社区存在的原因之一吧。至于写作,这真是一个和自己交流的好的方式。对一个问题如果能做到以上三点,再大的问题也多少会明白多少吧。
我一直相信,教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事实上,在不停的为学生解答疑问的过程中,我自己学到的东西更多。
是的,我在教妹妹数学的时候,多年没学的数学被我重新回忆起来,那些定理计算公式等等。要让他们理解,首先自己要理解的多。每次教完妹妹数学,我对公式的理解更加深刻了。再比如演讲,只有真正理解自己所要演讲的内容,你才能讲给别人听,让他们听的懂,印象深刻,这对自己何尝不是一种学习呢?
后面作者讲到了心智,他谈到课堂上教学生自己的英语学习的方法,学生们大部分都不会听进去,反而会来问这样的学习方法有用或者正确。作者认为尝试用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对学生来说是有成本的,时间成本和精力,他们需要确认好才敢放手一搏。然而大多书人在试了几天之后,没有什么效果就放弃了。嗯,我就是这样的大多数人的一员。
我在看完《奇特的一生》之后,做过一个星期用小本子记录自己的时间支出。是的,我是坚持了7天之后就放弃了。我事后对自己为什么放弃记录做出了总结。
一、在习惯的养成的过程中,忽略了为什么坚持这个习惯的真正意义。在记录的几天中间,我有一天忘记了,会把它放到第二天做好记录。这样对于习惯的养成是不利的。
二、太注重结果忽略了过程
在刚开始做时间记录,记录完后看自己的时间效率,其实也是需要勇气的。因为时间的利用率太低希望明天在小本子上记录想要做的事,到第二天总结时却发现还是和第一天一样,这时就会有一种失落感。自己的时间把控能力太弱。
三,这整个时间记录需要有个小本子在身边,手机记录下来,到晚上补到小本子上。在记录的过程中我发现,大部分事情做了就是做了,有时候也不会刻意的去记录,当然头几天这样中可以接受,到后面很难,因为在做事之前要看一下表,做完再看一下,这样的习惯的坚持也是很难的。
是的,习惯的养成是需要经历过痛苦的和花费很大的精力的,直到这个习惯真正的属于你自己的。而大部分人都倒在了习惯养成的起跑线。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要提醒自己当这个习惯成为了日常的一部分时,对我有哪些好的方面的影响。这需要明确。不然很有可能半途而废。
习惯重在积累,怎么持续的积累下去?这是我要思考的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