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红楼梦,林黛玉这个容貌堪令“落花满地鸟惊飞”的形象无疑是率先出现在人们脑海中的前三位之一,而说到林妹妹,“黛玉葬花”的名场面可谓是最具代表性的没有之一。
那首每每读来欲泣血的名篇《葬花吟》,即使放到唐宋名篇中,也并不逊色,甚至其中有些意境之美和情感之真切,不逊给《春江花月夜》中的名句。
《葬花吟》给我留下的感动和泪水太多,我第一次产生读红楼梦的冲动,就是9岁那年在家里的一本红楼梦诗词评注中看到黛玉葬花的片段和诗句,那时候我完全不知道红楼梦是一本什么书,但一下子就被击中,立刻想办法把这书找来阅读,这就是一眼万年吧。
我太爱这首诗,以至于当年总是在语文课上默写它,还模仿古人写成竖排、从右到左的格式,就这么爱了许多年。然而《葬花吟》里抒发的是何等样的情感?我当年只觉得悲伤入骨,却没有细细思考林黛玉这样一个在葬花时只有十一二岁的小姑娘为什么居然能悲伤到这种境地,难道仅仅是父母双亡、寄人篱下、遭到爱情打击就能说“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却不道人去梁空巢已倾”吗?
其实很多人有此一问,然后不加思索便得出林妹妹太过矫情的结论,因为父母双亡但有外祖母百般呵护疼爱、寄人篱下但在如此富贵之家且大多数人都喜欢她、爱情打击但其实细细想来宝玉何曾真正伤害过她呢?
如果把红楼梦当做是纯粹的爱情小说、世情小说,当它只有一面的话,透过林黛玉葬花这个剧情我们确实会觉得在情绪表达方面有些过火了,但别忘了,红楼梦是风月宝鉴,是双面皆可照的风月宝鉴。
作者设置风月宝鉴这一剧情就是在强烈提醒大家别只看到红颜而忘记了反面的枯骨!因此,书中许多貌似不合理的情节下恰恰隐藏着作者想让读者注意到的极其重要的信息。
不合理的剧情在红楼梦里何止一处,小的就不说,光是秦可卿这个重孙媳妇的葬礼档次,就让人浮想联翩,我也有自己的猜测,但因为并没有完全自信的证据,所以这里就不献出我个人的推断了。犹记得当年我们老师讲解时说这是为了显示贾府的地位和富贵已极:因为重孙媳都有这样的阵仗,那么老祖宗去世又当如何?这贾府实在是太骄奢淫逸、太有钱了啊!
这种解读简直可笑之极!且先不论如果重孙媳如此架势,老祖宗就是达到皇帝大葬的档次都嫌不够看了吧,就只说在当时的婚葬制度之下,如果有谁敢如此公然逾制,那不是找死吗?
所以这剧情绝对不是这样从表面去解读的,它背后有太多不得不隐藏的真相,这是作者故意卖个破绽让人去思考的。
不得不又在此吐槽一句我们语文教育的问题实在是太多、所谓权威结论给人洗脑的后患简直无穷,它令很多人抱定一个“标准答案”后从此永远放弃思考。这样就永远与一些真意无缘了。
同样地,黛玉葬花通常认为的含义也如同标准答案般存在大多数人心目中,那就是:刻画出黛玉自怜自艾、伤春悲秋、性格敏感而多疑、情感细腻。。。这么一个人物形象。
我们不妨先看看葬花是发生在什么时候,文笔里很清楚,那一天是四月二十六日芒种节,作者写得如此详细,如果不是随手一写而是经过了思量的话,那么是什么意思呢?
《红楼梦》前八十回中,日期与节气准确对应有两次。第一次是第十一回,说秦可卿病了:这年正是十一月三十日冬至。
第二次就是黛玉葬花的第二十七回: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
已故中科院数学史专家严敦杰先生,根据明清历法工具书《古今推步诸术考》、《历象考成》、《历象考成后编》等,推算出了明清两代唯一符合书中这对数字的日期。
第一处十一月三十日冬至,是崇祯十五年(1642)十一月三十日丙申戌正一刻五十分冬至。
第二处四月二十六日未时交芒种,是顺治六年(1649)四月二十六日未正三刻二分交芒种节。
两处时间直指明末清初。
其实那么明确地写日期,一点也不增加艺术性,对情节本身也无任何推动作用,作者这么干自有良苦的用心,他是不是想留下一个无可反驳的线索告诉后人此书大概著于什么时间点?尽管他一再强调“年纪朝代无考”,那是因为有文字狱啊!
因此大家想想,红楼梦怎么可能是康乾盛世年间的人写的?
还有人曾细查万年历考察过,在清军入关后,历史上有一个四月二十五很特别:
那是顺治三年四月二十五——即1645年5月20日,那一天,清军攻克扬州城,清兵血腥屠城十日,杀戮无辜百姓八十万。而这只是个序幕,之后接二连三的全国性的大屠杀:嘉定三屠、苏州之屠、南昌之屠、赣州之屠、江阴之屠、昆山之屠、嘉兴之屠、海宁之屠、济南之屠、金华之屠、厦门之屠、潮州之屠,沅江之屠、舟山之屠、湘潭之屠、南雄之屠、泾县之屠、大同之屠、汾州、太谷、泌州、泽州。。。。。。如果之前对这段历史不了解的,可以自行百度,但一定做好思想准备,因为内容极其残忍,根据各地历史上的记载,统计起来总死亡人数过亿。
这是一个细思极恐的日子,是一个堪称是 国 丧 的日子。小说是不是刻意安排四月二十五日的次日四月二十六日让黛玉葬花?但又因四月二十五、二十六对当时的人来说太敏感(想想南京da tu sha的日期对于南京人的意义),所以又将日期虚虚实实地安排成“四月二十六日交芒种”,这一来就不是屠杀当年了,没有那么露骨,也无法落下隐射历史的口实,而且“芒种”从字形和发音方面都像“亡种”,有些方言的读音甚至完全一样,这是一种极高的文字游戏或者应该说是艺术处理。
大观园的女孩子们在“芒种节”的那些“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的行为,说是祭奠花神吧,其实是祭奠亡灵。而黛玉葬花更是为“落花满地无人收”的亡骨收尸!
也许有人觉得这是巧合和强行解读,但我觉得它很说得通,因为本来葬花吟的情绪过于激烈,但带着这个时间背景再去细细读一次,会突然感觉它里面那种悲凉之雾遍布华林、几乎令人无法呼吸的情绪,变得何等地自然贴切啊!
我把自己理解分段的《葬花吟》放到这里吧: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抷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有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像不像末世的满地鲜血,尸骨如山?像不像希冀全然破灭、无处寻觅净土的绝望?像不像不甘死于屈辱之中、宁愿自杀殉国的崇祯?像不像灭族之痛、亡种之恨?“芒种节”,作者是否在提醒我们这是亡种之日?可能现在的我们觉得清的统治并不认为是一种亡国的表现,但在当时清就是异族,并不是同一个祖国的,他们和我们并不是一样的种。
如果大家还是对明末惨剧没有太多感觉,因为已经过去几百年了,好像不关痛痒?那就请想想 死亡人数只是当时的几百分之一的南 京 da tu sha,能体会那种惨痛了吗?
因此我认为黛玉葬的、哭的,是惨遭不幸的明人、汉人、甚至汉文化的没落,那么无论怎样去表达这种悲愤都不过分了吧,宝玉听后为什么会“恸倒在山坡之上”?因为作者就是要让他们为民族的不幸同声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