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饱撑着,送那么贵重的礼物!现在好啦,还有一个盒子丢啦!”在嘈杂声中,听到有个妈妈当着周围老师、家长、小朋友的面对着电话里的丈夫生气地大喊。
“你到底把另外一个盒子给谁啦?”打完电话,这个妈妈又拉着一张脸,焦急地责问自己的女儿。老师也很着急,不住地问这个小女孩,询问这个盒子的下落。
小女孩一声不吭,不知所措,明显快要哭出来了。
这是在幼儿园的大会议厅里,幼儿园举办的女神节节目刚结束。
为了给到场的妈妈一个惊喜,幼儿园最后特意安排了这样一个节目:老师提前打电话给每一个爸爸,让爸爸提前为妈妈准备一份礼物,并让宝宝在现场亲自送给妈妈。
现场很热闹,每一位妈妈都开心地收到了来自爸爸的心意。大都是一些花朵,或者巧克力。有一个爸爸送的是周大福的金饰,共两个盒子,一个是长方方形的盒子,一个是正方形的盒子。
但这个妈妈只从自己的女儿那拿到了一个长方形的盒子,正方形的盒子据说不知道被小女孩送给谁了。
于是就有了开头的那一幕。现场嘈杂混乱,老师让现场的妈妈帮忙找,并很紧张地询问那个小朋友,当事的妈妈更是激动和懊恼。
当然,最后这个盒子找到了,是放在了某个桌上。只是原本爸爸挺好的心意,幼儿园挺用心的安排,却闹出这样的事,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一个人在面对一件事时,说话的重要性。而这个能力也正是《说话的魅力》这本书所反复强调的。
作者刘墉先生,在语言学界的造诣众所周知,他的著作有六十多种,因为对语言运用的纯熟而被很多人推崇。
据台湾最大连锁书店“金石堂”统计,刘墉先生为十六年来台湾畅销书作家之冠。他的作品在中国大陆销售超过千万册。而《说话的魅力》又是其中特别受推崇的一部著作。
这本书可读性特别强,很多时候读着会有点停不下来的感觉,因为刘墉先生把所有的道理都蕴含在故事里,讲完故事后,再针对故事里的情节,把道理一步步娓娓道来,感觉特别在理,也特别容易吸收。
刘墉先生说,他经过了二十多年的犹豫,才能把这套书写出来,他等的不是“学理”,而是五十多年“真真实实的生活体验”。就因为这些故事是刘墉先生的生活体验,所以读起来特别有带入感,很真实,而且听完作者的解释,常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常是自己或周围人踩过的坑哪!
阅读这本书,给我特别大的感触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把话说好,和其他所有技能一样,是长期有意识训练的结果。
刘墉先生这段话,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他说:“虽然许多人赞美我口才好,但是我从不这样认为,而且觉得自己年轻的时候总是说错话。即使到今天(刘墉先生五十多岁时写的),我每天晚上也还是常把白天说的话想一想,检讨一下,是不是有不妥当,或者“有更好的说话方法”。”
正是因为刘墉先生日复一日对说话的总结、复盘,才有了他如此得体的表达。我们想要提高自身说话的魅力,也需要留心自己的表达,不断地进行总结复盘。
二、会说话与不会说话,常在一念间
一念间,懂得忍,懂得退一步想,想想坏话怎么好说,就可能有个喜剧的结局。
一念间,如果毫不考虑地脱口而出,则会产生很多不愉快,甚至悲剧。
就如文章开头所举的例子,如果那个妈妈遇事能退一步想,先生送这么贵重的礼物,可见先生的用心,想给她惊喜,让他开心。心意她收到了,虽然出了一些差错,即使丢了也就几百上千块钱的事,不需要特别紧张。
再进一步想,现在小偷都已经很少见了,何况在幼儿园,谁会想去故意拿她那个周六福的首饰盒呢!即使哪个家长不小心误拿回家了,也肯定急急忙忙地通知老师并送回来。
如果她能那样想,甚至可以安慰老师不用着急,毕竟这样的事情发生了,老师怕担责,比她还着急。
也可以回家以后跟老公开玩笑,心意她收到了,只是出了一个小插曲。甚至可以借此教育小孩遇事从容冷静。
只要多想一步,就不会弄得令人哭笑不得的效果。
三、话要小心说
俗话说,说者无意,听着有心。因为每个人生长的环境不同,认知差异大,很多时候听者觉得不快,是由于对那句话产生了联想。比如胖子可能忌讳别人提跟胖相关的话题,黑人对别人说黑狗特别敏感。。。
所以刘墉先生强调,说话的人必须像下象棋一样,一边看眼前的对象,一边往远处设想,才能不让人多心。
四、说话的功夫在内在
刘墉先生自己年轻时,曾拿过全台湾演讲比赛总冠军。他的儿子刘轩,在高中时,拿到全纽约市的英语演讲比赛第一名,后来拿到了央视超级演说家的总冠军。他的学生也得到台湾地区和台北市的普通话、英语演讲比赛冠军。
刘墉先生举这些例子是想告诉大家,全世界说话的道理都一样,无论中英文,无论演讲、朗诵或一般沟通,原则是差不多的。
说话的根本功夫,不在于优美的音色和标准的普通话,而是更内里的东西:呼吸、气势、气韵、潜意识的影响力,也是对环境的掌控和时机的把握。
以上这些都是看不到的内在东西,只有在看不到的地方下功夫,才能给人说不出的感动。
总之,《说话的魅力》是一本特别好的教我们在各种场合如何说话的书籍,里面的道理能让人产生深深的共鸣,很推荐大家放在手边经常翻阅,相信久而久之定会对自己的说话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