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信仰而执着着,为梦想而坚持着。是故事,是传奇,更是一种精神。《大唐玄奘》,虽然没有第一时间去看这部电影,但如今看来,依然能感受到迎面而来的执念和信仰。相比于小清醒的爱情片,这种电影更能让我感受到内心深处的共鸣。
然而,任何一部作品都不会是完美的,看过了许多影评之后,我想结合的说一下我的观点。
第一:画面美
玄奘当年的西行之路从长安到天竺,也就是如今的从西安到印度。由于环境及政局等原因,他必须一路西行,再南下。所以要经过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经过西域,那里有大片大片的沙漠和雪山。除了这些还有西域及天竺的异域风情。我想,看过电影的人应该都清楚的记得,画面所描绘的各种自然风景和异域风土人情。连绵不绝的沙漠,疾风,黑夜,雪山,落日。还有印度那片土地上别样的建筑,庙宇。壮阔,神秘而又美丽。令我震撼。我想这些是如今电视里经常出现的五毛钱特效不能相比的吧。可见用心。
第二:冲击大
其实所谓冲击大就是这部影片中玄奘的坚定,对信仰的执着深深的冲击了我。“宁可西去一步死,绝不东回半步生”这句话真实深深的震撼了我。西行一路各种艰难险阻,只因心中的执念,绝不放弃。我看到了,我也被感动了。
第三:共鸣强
看了许多影评,很多人都在推荐另外一部《玄奘之路》,于是我就去看了一下。不得不说这部片子确实是很详细,很真实,很全面。然而,不得不提这是一部纪录片,而且总时长有四个小时之久。当然详细。我看过之后也知道了不少。想了解这段的很推荐去看。但是我认为,纪录片必然不能和要在观众面前上映的片子比较,纪录片只是面对小众的,而那部纪录片在我看来是有些枯燥的相比于那部电影。演员是很投入,但是以第三人称的形式在讲故事,没有让我产生共鸣,心中很平淡就看完了。尽管这部片子是面向大众,但还是尽力的去还原事实,适当的虚构对文艺作品来说是必要的,无论如何,我看到了他们精益求精的态度。而一部电影能让观众产生共鸣,不正是他的成功之处吗。我看到一个很好的影评,其中有句话这样说“我想终究瑕不掩瑜,就如唐玄奘不是生来就是佛,只是在求佛的路上奋起求进一样,不论是导演霍建起、演员黄晓明、还是编剧邹静之、艺术指导王家卫,没有人生来就是艺术家,他们没有随波逐流去搞全民娱乐翻炒神话剧,而是在坚持文艺兴篇、实景拍摄、历史还原、精良制作上下功夫,这件事本身,就是一种对中国电影的执念。”
第四:细节强
由于看到许多吐槽都在说细节。那我来说说我看到的细节。玄奘作为一代高僧,精通佛法,智慧非凡。在经过凉州城时看到两人在与人斗争中死亡。走过去用布蒙住脸,诵经超度,有官员来也不能影响他。可见慈悲。然而就是这一举动让他置于险情,当地官员向其他国分发了不能让他通过的文书,然而在各个官员面前镇定自若,甚至在高昌王强迫留下时以绝食相抗。可见其胆识。在穿过沙漠时不小心将水壶打翻,抱着沙子的痛苦以及找到水时的激动,可见演员的用心。还有人说许多东西都显得突兀,比如结尾为什么突然唱诵起了心经,之前没有交代。我觉得《心经》作为佛教经典,使人心神宁静,而且篇幅较短,也是最为人熟知的,那在影片结束之后,大家心中都很平静,我认为唱诵心经是再合适不过的。
影片看完了,心中的震撼却久久不能离去。我想好的作品就是这样吧,结束之后总会带给人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中国的文化和历史博大精深,不是我们三言两语能说明的。佛学也是。我相信片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有其存在的方式,我想透过这部电影我们真正能得到的应该是对一代高僧的崇敬,是是对当年那段故事更深一步的思考,对中国文化的进一步了解。而不是自称是佛门弟子因细节而否定全局,或因个人狭隘而争执不休。
欢迎各路大神交流,或者留下小小一赞,谢谢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