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作家,保罗福塞尔作,于1999年在中国出版。
一本精确而刺痛人的社会等级指南,畅销三十年的品味评判毒舌之作。刺痛,毒舌,这样味道的书,你能接受吗?
这本书早在九十年代的中国就风行一时。主要是这本书颠覆了中国人的观念。你属于哪个阶层?赤裸裸的阶级划分?阶层和阶级尽管有区别,但是对于已经解放了的中国人而言,人人平等啊!但是格调这个形而上的概念无处不在人们的头脑里,骨子里。
这是我第二次或者第三次读这本书,越来越认同书里有些尖酸刻薄的犀利,甚至是“温柔的刻薄和善意的恶毒”,心灵深处的“悄然震撼”,让我措手不及却心甘情愿接受并不断地改变自己原有的做法,让自己脱离一些庸俗。
昨晚从家里书架上再次找到这本书,睡前看到将近十一点,丝毫不知疲倦。
格调这个词,其实就是一种品味。但是说到格调就要把认分为三六九等,所以这就是一个敏感话题。还好,现在这个社会已经足够包容开放,看到此书的人,一定不是偶然。对这本书感兴趣的人,一定是有足够自信的人。当然也不排除有些人看到此书内容会勃然大怒。这就是格调的范畴了。
在美国,人们同样忌讳谈论社会等级,但他们的敏感恰好说明了社会等级存在的严酷现实。现实中,人的相貌身高胖瘦衣着都是人们社会等级的特征。比如,作者说到,贫民妇女的微笑就要比中上阶层妇女更频繁,嘴也咧得更大。
作者还提到,小心你的房子,它会使你的社会等级一目了然。车道草坪房子的外形院子里摆放的东西,门牌号码写法等,都会显示出你的社会等级。
消费选择休闲方式和室内摆设也是社会地位的陷阱。比如,你喜欢喝什么饮料,看什么电视节目,或者根本没有电视,读什么杂志。
美国的大学主管着美国人的精神生活等级。阅读也与人的品味和等级相关。
作者认为,一张口,我就能了解你。看起来夸张,其实言为心声,说什么话怎么说当然可以显示等级和品味高低。
作者还看到,整个世界正趋向于贫民化或者大众化,并不可逆转。所以,这个时候人们来看这本书正是时候,因为人们没有太严格的阶层界限。早在十年前五年前来看这本书,我和先生是默默地看完,就放在书架上。从没有向任何人推荐过。
昨天,我小心翼翼地向人推荐过这本书。因为,我们都没有阶层界限,只有个性,只有另类这个概念。
这里申明一个立场,作者其实并不是把格调划分为富人和穷人。金钱不是重要标志。也不是唯一。因为作者强调,不论人们生活多么艰难,只要有机会改善,人们还是希望自己的言行举止更得体,生活更有情趣,更丰富充实。所以《格调》这本书揭示的道理并没有改变,如果你是一个注重生活品质和自身形象的人,不管钱多少,还是渴望让自己与众不同。
作者说,既然我们的社会存在等级,为什么我们不去尽可能地了解它呢?这个话题可能过于敏感,却也不必让它永远暧昧不明。
我们先睹为快,欣赏一段关于经典的“蓝先生和白先生”生活方式的比对:
约·布鲁克斯以两家在郊区毗邻而居的居民为例,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一位先生是汽车修理厂的机修工,典型的“蓝领”;另一位是一家出版社的雇员,“白领”。
他们的收入不相上下,可生活差别却大极了。
蓝先生购置了一座干净漂亮的“牧场小屋”,白先生买下了一座破烂的旧屋,并自己动手重新装修了一番。
蓝夫人在当地的商店尤其是住家附近的购物中心采购,并觉得它们棒极了,“多么方便啊。"而白夫人去城里的店铺买她的衣物。
蓝先生饮酒,但宁愿偷偷摸摸,并通常是在星期六晚上,窗帘紧闭。白先生一家也饮酒,很开放,常常在自家的后院里喝。
蓝先生夫妇常冲着对方大喊大叫,声音穿过他们的每一个房间,或传遍他们那块地皮的每一个角落,但他们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白先生一家总是控制着自己的音量,有时声音小到互相听不清楚。
至于家居摆设,书籍当然是一个重要标准。蓝先生家中见不到哪怕本书,而白先生家的起居室里有无数堆放得满满的书架。
布鲁克斯总结道:“总的来说,这两个家庭可以说毫无相似之处,但他们的收入却大体相当。”
同样,罗素・林内斯也正是因为数年前就注意到品味、知识和感知力比金钱更能决定人的社会等级,才提出一个三重结构的说法,即把人分为有高度文化素养的人、有一般文化教养(中产阶级趣味)的人和缺乏文化教养的人。
看到这里,你明白作者想在这本书里想陈述什么观点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