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的知识最有利于核心素养的发展,单元学习超越了知识内容本身,是从知识获取走向素养发展的关键,使学科核心素养具体化,可培养、可干预、可评价。
学习单元是课程开发、实施的基本单位,以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进阶发展为目标,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强调学习目标、学习情境、学习任务和学习评价的一致性。
教师如果总是基于知识点并以课时的微视角解读教材或课标,就将学科内容零散化,不利于学生在系统的学科知识、素养环境中成长。单元不是把教学内容碎片化地当作“知识点”来处置,而是有机地、模块式地组织与构成的。所以,单元设计也是课时计划的背景条件。
学习单元以主题为中心,每一个学习单元通常需要若干课时完成。单元学习主题是围绕学科某一核心内容组织起来的,单元学习是一组彼此关联的、结构化的系列学习活动。学习内容分析是合理设计学习单元的前提,即在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系统分析教材内容及其所承载的素养发展价值和社会应用价值,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每学期整体设计学习单元,明确单元学习主题。因此,教师的课程设计应包括三方面:一是设计一个学期的课程,编制学期课程纲要;二是以单元为单位设计一套完整的学习;三是具体设计一节课的教学,使其成为单元进阶式学习的一环。
目标、教学、评价三位一体的整合性,是单元学习设计的最重要指标。
单元学习的设计,首先是教学分析,其目的在于对整个教学的前提条件做宏观把控,一般从学习者特征和学习任务两方面着手,即立足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学习能力,依据课标要求和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结合教学内容和主题,从而明确学习目标。
教师叙写单元学习目标必须精准对接学科核心素养,并根据单元目标的需要对教材进行再开发,即基于单元学习目标对教材内容进行梳理和研究,厘清教学单元内各模块内容间的关联性,把相对孤立的部分进行相互衔接与联通而形成整体性布局,以完整的活动过程统筹单元教学。
依据单元学习所确定的学习目标、主题和活动,要梳理单元计划,细化单元教学具体课时及其内容,从单元整体要发展的核心素养出发,注重各课时之间的承接关系,开发完整的单元教学系统。
根据逆向思维的课程原则,评价任务的设计要先于教学设计,即以终为始,先设计目标,再设计评价,最后设计教学。在综合考虑学情、教材(资源)、课标之后,教师设计了适切的学习目标,接着就要设计评价任务——用以证明学科核心素养是否落实、单元学习目标是否达成的大任务,一般是表现性评价,即通过要求学生做一件真实情境中的事情,观察其表现,以证明目标的达成;或是系列化设计的单元练习和作业。
单元实施即单元教学过程,教师要将大任务、单元练习和作业嵌入教学活动。教师要考虑,怎样呈现才能让学生明白评价任务,用怎样的方式组织学生完成评价任务,怎样组织学习信息的交流、分享和反馈,怎样指导学生做好学习反思(通过搭建支架、问题导向,引导学生思考“我是怎样学习的”。这是一个元认知过程,素养经反思而获得,没有反思,最后不会形成素养)。(19.01.26《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