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未知的自己》通过女主人公和老人的对话,以及她自己的思考与实践来帮助读者认识生活乃至生命中的困惑——
我是谁?
我们追求的是什么?
我为什么不快乐?
负面情绪怎么破?
……
同时书中也提供了一系列的解决办法。
个人感觉这是一本开启身、心、灵修行的入门读本。以女主人公生活中的境遇——父母离异、婆媳关系紧张、老公出轨、朋友背叛、职场失意……为背景一步一步引导读者开悟,从灵修的层面去解决问题。哪个读者不会或多或少遇到一些问题和困惑呢?尤其是女人、做了母亲的女人,正如你我。
没有晦涩难懂的理论,只有作者张德芬历经多年搜索、阅读、探寻、拜访获得的对灵性修持的体验,书中整合了诸如朗达.拜恩的《秘密》、肯.威尔伯《超越死亡:恩宠与勇气》、杰德.麦肯纳《灵性开悟三部曲》等灵修作品的思想。所以有更高层次需求的读者可以此书为线索,顺藤摸瓜扩展阅读。
按理说,今天这篇读书笔记应该按照书中的顺序分享对”寻求真我“的理解和实践,但是这两天发生的事情让我决定先行记录情绪管理体验。
最近外公外婆来接班带芳芳,爷爷奶奶回了老家。芳芳与爷爷奶奶相处的半年正是她一岁后认知发展的高峰期,环境的突然变化对她影响不小。
我对此也有心理准备,预计这种影响会在饮食上表现出来,因为她和爷爷奶奶在一起吃饭的时间比和我多,不过这个过渡会随着与外公外婆的相处很快过去,所以我也没太当回事儿。
怎料,爷爷奶奶走的当天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
睡觉前洗完澡芳芳执意要呆在浴盆里玩玩具。奶奶在时她也时常这样,我们一般都会以躲猫猫、上床读绘本来吸引她。可是这次换成外婆就不灵了,豆豆一个劲儿的“不要!不要!” 我本没当回事儿,心想她玩一会儿就会主动找妈妈抱抱,可是一旁的外婆没见过这场景,说我“太惯着她了,有时候就需要强硬一点,直接抱起来。“唠叨了几句,我有一点动摇,眼看睡觉的时间都过了,狠狠心把芳芳直接裹进了浴巾里。
这下不得了了,芳芳拼命挣扎,摇头晃脑、前仰后合、哇哇大叫:”洗澡洗澡,不穿衣服!不穿衣服!“,鼻涕眼泪横飞。我抱着她各种安抚都不凑效,最后只好让她看看电视。正好在演《泰坦尼克号》,大场面吸引了她的注意力。我一边在她耳边轻轻讲解,一边不经意地给她穿衣服,刚套头又开始嚷嚷”不要穿衣服!“来回试了几次没办法,最后只好用被子包着她抱着睡。
芳芳总体来讲是一个乖巧的宝宝,基本不乱发脾气,这次洗澡事件也是前所未有的,我当时归结为环境的变化和自我意识的提升,在处理起来一直心平气和,可是事情并没有过去。
次日,一家人吃完晚饭出去玩,因为外公打了一阵篮球,回来时已经快9点了(平时9点半之前上床睡觉)。赶紧给芳芳喂了酸奶,然后洗澡,然后——故伎重演”不起来!不起来!“,我使出浑身解数,各种哄骗、各种诱引宣告失败,但成功地把外婆吸引来了。
外婆是这样说的:”怎么每次洗澡都这样,你应该自己反省一下哪里出了问题。“
外公是这样说的:”本来就不应该天天洗澡,以后不要洗了。“
芳芳爸爸因为工作没在家,我必须独自面对。我暗示自己不能发火,不能发火,但还是不淡定地直接把芳芳抱了起来,这次看电视也不管用了"要洗澡、要洗澡",芳芳哭喊个不停,拼命地挣脱我,使劲晃着脑袋,和平时判若两人。这样下去搞不好外公外婆都要暴发了,我只好妥协,让外婆在浴盆里加上热水,外公在一旁急了:”还倒什么热水,直接把水倒掉。“
”你们去休息吧,让我来处理。“我想我不能乱了阵脚。
回到浴盆里的芳芳停止了大喊大叫,但仍难以平复心情,不停地抽泣。
”妈妈讲故事,好不好?“
”嗯。“她抬起头看着我。
我拿来几本绘本,芳芳挑了一本,我一页一页讲,芳芳终于露出了悦色。
”我们起来,到床上讲好不好?“
”不要,呜———哇!“又要哭起来了。
就这么反复几次,水都凉了。
”你先自己看,妈妈去烧水,给芳芳加热水,好不好?“
”好!“只要不起来,什么都好。
加完热水,”妈妈,讲故事!“
"妈妈困了,妈妈要睡觉了"当时已经10点半了。
”呜呜,不要,不要,讲故事!“
眼看着又要哭出声来,我已经无奈了,一只手翻着书,一只手往芳芳背上浇水,像一个机器人,面无表情,默不作声,但心里满是委屈。
”怎么办,我该怎么办,打不得、骂不得、难道就这样等她睡着,这样能睡着吗?以后洗澡都会这样了?我是不是要崩溃了?如果我真的崩溃了会不会把开水浇在芳芳身上?我是不是应该大哭一场?孩子不听话,自己的父母还不理解……”
“不,不是这样的,一定有办法的,即使没有办法,一切也会好起来的。”近两年的育儿经验告诉我孩子今天这样并不代表明天也会这样,事物是发展变化的。
想着想着,我呆滞的目光落在了水底的浴盆塞上,一个念头一闪而过“如果把水放掉会怎样?可能会大哭,可能会着凉。”不过我还是打算试试,大不了又直接用旁边的莲蓬头把水灌上。
我默默地打开了塞盖,水并没有像我想象地溢得满地都是,而是缓缓地流进了卫生间墙角的地漏,发出哗啦啦和咕嘟咕嘟的声音,好似美妙的音乐。
“水怎么变少了?水跑到哪里去了?这是什么声音?”
“咦!”芳芳很快找到了漏洞,自己盖上,但并不严实,洗澡水还是逃走了。
“水水——哪里——去了”芳芳一边叮着慢慢下沉的水位,一边组织语言,光溜溜肉乎乎的小身子暴露出来。
“水没有了。”
“还有。”芳芳用玩具小勺在仅存的一点底儿里舀起一丢丢给我看,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光溜溜的,好冷,好冷,盖上就不冷了”我顺势把浴巾披在她身上。
并没有反抗,继续,“来,妈妈抱抱,水水没有了……”
芳芳又成了乖巧的小宝宝,躲进我的怀里。放在床上一动不动,我一边絮絮叨叨“水怎么跑走了,好奇怪啊,从哪里跑走的呢,明天让外公来修修好不好……”成功吸引着她的注意力,一边快速抹身体乳,穿睡衣,熄灯睡觉。
次日醒来,我和芳芳还在床上腻味,外公就进来了:“我来请芳芳原谅,昨天外公表现不好,不应该发脾气。妈妈多有耐心啊,太有耐心了,妈妈多喜欢芳芳啊。”
我想昨天晚上外公外婆一定是在房间里反思过自己的行为,“我已经找到了解决办法了”于是把昨天的经历复述了一遍。芳芳居然补充道:“外公,修盆盆。”
后来几次洗澡我又用上了这个办法,之前从来没有用浴盆的漏孔放水,都是直接倒掉,想不到还是个“秘密武器”啊!
我本山城辣妹子,初中的时候和男同学打过架,遇到看不惯的事儿和同学、同事嚷嚷也发生过好几次。随着年龄的增长,碰到的事儿也多了,也看了一些书,慢慢地尝试着情绪管理。尤其是当了妈妈以后,孩子真是磨脾气神器啊。这次经历算是一次小小的成果展示。在北京上大学工作以后,我就没有和父母长期居住,所以外公都没有想到我的脾气会变得这么好,才会说前面一席话。
虽然情绪管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最近阅读《遇见未知的自己》对我处理洗澡事件的确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关于情绪管理书中介绍得比较详实,我结合自身的体验归纳成三个步骤,如果要了解更多,还是要去看原作哦。(注:红色部分摘自原作,略有修改)
一、认知
认识负面情绪的存在。情绪是一种能量,尤其对孩子来说,一些天生的恐惧,所求不得的愤怒,希望落空的悲伤,都只是一种生命能量的自然流动而已,它会来,就一定会走。坏就坏在父母对这些孩子身上自然流动的能量的态度。负面情绪在儿时成长中被大人否定、压抑。这些被否定、压抑的情绪就滞留在你的身体里。形成能量场,有它自己的生命力。它以痛苦为食,如果你不喂养它想要的食物的话,它就会制造一些事端来产生它所需要的情绪来维生。所以要学会与自己的负面情绪共处。这个理念也能启发我们怎样去帮助孩子处理情绪问题。
意识负面情绪的到来。当我们处在负面情绪中时,特别是愤怒、焦虑、妒忌、不耐烦时,我们经常是不自知的,脱口而出的话,挥在半空中的拳头往往是受情绪的唆使,之后又后悔不已。但当我们情绪上来时,能够跳出自己的情绪,以一个客观第三方的角色来观察自己,就会变得理性一些。比如我们怀孕时,或在产后恢复期,当一些小事触发了我们的情绪,最好立即意识到这是激素水平在作祟,跟这件事情本身以及我本人没有关系,或许这样就会好受一些。
二、体验
不要批判、不要抗拒,就是去接纳这个愤怒(情绪)!让这种能量自然地流露出来,不要压抑。压抑多年的情绪,就像是黑暗的能量。唯有带着爱的觉知之光才能消融它们。
然后,学习臣服。因为事实最大,已经发生的事情是不能改变的。如果你不接受它,就好像拿头在撞一面墙壁,而希望能把它撞开。无济于事,徒劳无功。我们人会受苦的最大原因,就是抗拒事实。
臣服的好处就是,当你接纳了当下,不徒然浪费力气去抗争的时候,事情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转机出现,你才发现原来的挣扎真的是白费力气。而且,正因为你把能量充分关注于眼前的事物上,有的时候你会发现更好的解决之道,帮助你脱离眼前的困境,或是你不喜欢的情绪。
作者说得太精彩了,洗澡事件不正是当我真正开始专注于芳芳不从浴盆里起来本身才想出了解决办法吗?
臣服,就是让人的精神和身体的状态归于平静,只有在全身心放松后才有灵光乍现的可能,才能尽快迎来转机。
三、练习
原作中提到的不压抑情绪和臣服于事实看似有点冲突,实则是事物发展的两个阶段。在处于负面情绪时,需要将情绪自然流露,然后平静地接受事实,刚开始我们可能需要花八、九成的时间抱怨、宣泄,最后才能想通、接纳。慢慢地,通过练习,我们不需要通过极端的方式发泄就可以让负面情绪流走,让自己尽快切换到臣服的状态。
时常总结、回味自己的每一点进步,每一分成功管理情绪的体验,比如这次洗澡事件后,我就会想:”很高兴当时没有冲着芳芳发火,没有冲着外公外婆嚷嚷,你看最后事情不是解决了吗?外公不是也委婉地承认了错误吗?这样多好,事实证明我这样应对是正确的,下次继续哦,最好根本没有下次哦。“
正如你们看到的,我又通过文字记录下来,再次总结、强化。
这应该算是一种更高级的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