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陶渊明,是一个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名字。上学的时候,我们都学过《桃花源记》,考试的时候,我们都默写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我们都知道,陶渊明是一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隐士,但是,我们却很少体会到陶渊明置身于当时社会背景下的凄苦,很少体会到陶渊明肩上承担着重振家族荣耀的责任,很少体会到陶渊明选择激流勇退时候内心的矛盾,也很少体会到陶渊明几十年躬耕田野,安贫乐道的那份纯真与淡然。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人物,他的曾祖父是陶侃,曾经在东晋政坛,也是一个一言九鼎,足可以左右朝政的人物;陶渊明的外祖父是孟嘉,孟嘉是东晋时期的名士,孟氏也是武昌的名门望族,世代以德行著称,孟嘉的曾祖父是孟宗,“二十四孝”里面有个“孟宗哭竹”的光荣事迹,孟宗曾经出仕三国时期的东吴政权,位列三公,官至司空。但是,东晋时期是是一个门阀观念严重,讲究贵族血统,对于出身等级很看重的社会。虽然,陶渊明的祖上显赫一时,但是陶家一开始就是贫寒出身,所以一直没有跻身门阀阶层,始终够不上士族资格,在陶侃去世之后,陶家受到各方势力的打压,很快失势;而孟家虽然属于士族阶层,但是毕竟比不了王谢之流的高门大姓,所以到了陶渊明这一代,几乎已经沦为寒素之士,陶渊明正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之下,承担着振兴家族的重任。平心而论,陶渊明一开始的时候,也有很强的功名心,希望建功立业,重现祖辈的荣耀,但是多次的做官经历,让陶渊明感到身心俱疲。二十九岁时,陶渊明第一次出仕州祭酒,结果没过几天就辞官回家,原因是难以忍受俗吏的生活,之后官府再多次征召陶渊明做官,陶渊明坚决推辞,这恐怕便是踏足官场的陶渊明,再次体会到了门阀贵族势力在东晋政坛上的飞扬跋扈,不愿意违心地去巴结逢迎,所以才辞官归隐的吧。但是,之后东晋的政局激荡,陶渊明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其中,身不由己,先后分别出仕桓玄和刘裕的幕府,充当幕僚。首先出仕桓玄的幕僚,虽然在桓玄幕府任职的过程中,陶渊明还是受到一定重用的,但是陶渊明仍然感觉自己不适合宦海沉浮,不时流露出归隐的想法。然而,桓玄之后谋逆篡位,被刘裕平定,刘裕再次征召陶渊明到自己的幕府充任幕僚,陶渊明不敢不去,在担任幕僚一段时间之后,陶渊明最后出任彭泽令,再过了八十多天之后,终于辞官归隐,留下了一篇《归去来兮辞》,结束了自己十三年断断续续的政治生涯。而且,任凭之后官府和权贵再多次的征召,陶渊明再也没有出任过政府的任何官职。在归隐之后的日子里,陶渊明过的是一种躬耕自给的生活,刚开始的时候,生活条件还是可以的,经常可以有酒喝,但是之后频繁遭遇到火灾,导致家里的生活水平每况愈下,酒也不常喝得到了,在荒年饥岁的时候,陶渊明甚至要去借粮乞食,但是,无论多么艰苦的生活条件,都动摇不了陶渊明不再出仕的决心,他只是觉得对不起家里的亲人,让他们跟着自己挨冻受饿,于是,只能在诗歌中一次又一次得表明心迹,揭示自己为什么坚决不再踏入官场的原因,官场实在太黑暗,像陶渊明这样一个有正义感,有羞耻心的人,是不能在其中存活的,反而会招致噩运。他已经看清楚了自己在这样一种时代背景下的归宿,沧浪之水清兮,足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足以濯我足,只有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才是适合陶渊明的乐土。刚开始的归隐躬耕,其实陶渊明是一种被动的选择,但是渐渐地,这种生活变成了陶渊明自己的向往,农时耕种,闲时读书,冬日烤火,夏日纳凉,当然,只要有酒,陶渊明一定要素琴横床,浊酒半壶,怡然自得一会,虽然自己的琴弦都断了,但是他也照样投入的抚弄一番,什么样的生活也没有这样来得自由自在了。而且,在陶渊明归隐的生活中,还是有很多文人隐士来和他唱和一番,这给了陶渊明生活上极大的点缀和慰藉,其中,就有陶渊明的知己颜延之,他们两人之间,是不用太过客气的,颜延之看见陶渊明生活艰苦,嗜酒如命又不可得,于是赠送给陶渊明一笔钱,陶渊明也坦然受之,直接把这笔钱存放在酒馆里面,以便自己随时沽酒而饮。虽然,现在我们都知道陶渊明诗文俱佳,但是,当时陶渊明的诗文却并不受重视,甚至有人认为陶渊明的诗文,看起来像是读书不太多的人写的,直到唐朝宋朝之后,随着时代风气的转变,大家才逐渐发现了陶渊明诗文的大巧若拙,苏轼更是对陶渊明佩服得五体投地,但是,陶渊明大概是不太会在乎这些的吧,他在身前就已经看破了一切,舍弃了身前身后名,他追求的只是内心的那份纯真和自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