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那一刻,去哪儿了?
晚上把娃哄着,爬起来找孙老师咨询儿子不愿写作业的事情。经老师的引领看到许多。
1.没有做到无条件的爱。当我让孩子写作业时,已经是有条件的爱--“孩子你写作业妈妈才爱你”。无爱--“孩子你没作业妈妈不爱你了”。即使没有用语言直接表达出来,我那张拉得老长的脸,和严厉的目光,孩子早已接收到。
2.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种下了写作业的苦。此刻孩子的感受是不快乐,这个不快乐与作业联系上了。
3.看到自己的不相信----不相信孩子会自觉写作业;不相信孩子原本是喜欢学习的;不相信孩子是积极向上的。当然更谈不上点燃那个内在的发动机。头脑里对孩子的未来进行着各种演绎。
4.没有分清界线。写作业是孩子的事情,检查作业是老师的事情。这两件事都与我无关。而我却逼孩子写作业,当老师的帮凶,严重越界。 当孩子晚上睡觉时,决定写作业时,我又以“爱”的名义阻止了。即是越界又是溺爱。
5.看到事件背后我的担心与焦虑。 随着那份担心引领我往下看,找寻真正的爱。
6.对事件进行评判的思维模式。“孩子贪玩不好”,“玩对学习没用”。
5.看到一个潜在的固有的思维模式--扭曲事实。孩子原本是回家后选择先玩,被我自动化的扭曲到极端,认为孩子只顾玩,不写作业。然后在这个只顾玩的演绎下强化自己的一系列担心焦虑,成功的把自己变成有条件爱甚至无爱的妈妈
看到了就要进行选择,选择改变。首先接纳自己现在的没做到,与此时真实的自己呆一会儿。然后去掉好坏的评判,划清老师,孩子,我的界限,相信孩子的圆满,还孩子无条件的爱,允许孩子做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