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日,我和阿姊去嘉善看望老亲,不曾想遇到了四十多年未谋面的老邻居一希姐。一希姐是我们曾经在芦墟轿子湾居住时的隔壁邻舍--袁家好婆的曾孙女,上世纪七十年代,他们全家搬至嘉善西塘镇定居。作为袁黄的后裔,吴江电视台曾为她做过专访。
一希姐的祖先--袁黄(1533-1606),初名表,后改名黄,字庆远,又字坤仪、仪甫,初号学海,后改了凡,后人常以其号了凡称之。袁了凡是明朝重要思想家,是迄今所知中国第一位具名的善书作者。他的《了凡四训》融会禅学与理学,劝人积善改过,强调从治心入手的自我修养,提倡记功过格,在社会上流行一时。
据日本学者酒井忠夫考证,袁家祖居嘉兴陶庄(明代并入嘉善县),元末时家境富足。明初,发生了“靖难之役”,燕王朱棣夺取皇位,袁家因与反对燕王的人有所交往而受牵连,家被抄后袁了凡的先祖开始四处奔走逃亡,最终定居于吴江芦墟。
一希姐不愧为先哲的后人,她秉承了先祖的聪明才智,心灵手巧,剪纸艺术独树一帜,其图案造型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她的作品在国内的剪纸比赛中多次获奖,其中一幅作品在中华魂首届中国书画作品大赛中获得了金奖。对于所得的各种奖项她是不愿声张的,说现在国家的比赛很多,何况这是多年前的事,已属过去。其它的奖项也很多,但她不愿意让我写出来,还一再说自己的剪纸极一般,不值得宣扬。
如今一希姐的办公室里,四周墙壁都摆满了她的优秀剪纸作品。
她的剪纸作品既继承了剪纸艺术的优秀传统又不乏创新,真可谓贴近生活,与时俱进。
作品“普及防空知识”中有机的融入了嘉善的"城标"和县花--杜鹃花,其布局十分巧妙。
为了进一步丰富剪纸艺术,去年,一希姐又向老年大学的老师学写篆体,并通过向周围的书法爱好人士学习讨教以提高自己的书法。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一年时间,她的篆书便突飞猛进。你看她写的篆书:排列整齐、行笔圆转、线条优美。
对此一希姐却谦虚地说:你看我写的字很稚嫩,还处于初学阶段。目前篆体也有一段日子不写了,手很生,你看后多提宝贵意见。
在我露出羡慕的神情表示十分钦佩时,她却淡淡的说:我学篆体字比较顺手,或许得益于平时动手剪纸或做手工吧。
一希姐的剪纸不囿于传统,她通过对生活的仔细观察,能够推陈出新,使作品更具有地方特色。你看她通过对“三潭印月”原作的理解,在自己的剪纸作品上融入了更多的中国元素。作品的对角巧妙地用篆体字加于点缀,更好地烘托出中国特色文化,把西湖胜景--“三潭印月”通过剪纸艺术的形式达到了一种美轮美奂的视觉效果。
该作品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代表作由嘉善泗洲中学赠送给加拿大某教育机构,几年来一希姐的多幅作品由学校送给英国、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友好学校。
今年暑假,在泗洲中学和加拿大、美国等国学校的暑期国际夏令营活动中,几位国际友人看她的剪纸具有鲜明的中国民族特色,爱不释手。为此,一希姐就手把手地教外国小朋友学剪纸,并做了一些作品作为礼品送给他们。
一希姐说:小时候跟着太太(曾祖母)和娘娘(祖母)她们“做夜作”(开夜功),拿着“鳑鲏鱼”剪刀瞎学瞎剪。那时候根本不懂什么叫剪纸,只是感觉到好玩而已,不料想现在越做越开心。近年泗洲学校增加了一门新课--劳技课,校长就让我兼教这一门课,我也就边学边教了。
一希姐在教学上很有一套,也很钻研。为了增加学生的兴趣,她摸索着让平面的作品"立"起来,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这些看着是“立体”的玩艺儿,可以压扁了夹在书中,需要时稍加摆弄即可成为立体式纸艺。
听一希姐说,袁家好婆心灵手巧,聪明能干,不光针线活做的漂亮,绘花刺绣也是十分拿手。阿姊十来岁时,总到隔壁袁家好婆那里去白相(玩),顺便也学习到一些基本的女红,说起此事,至今她还是津津乐道。
一希姐动情地说到,困难时期,袁家好婆上午做饭,下午切鞋底或做小囝虎头鞋、虎头帽等,晚上油灯下仍旧做针线活,这样日夜不停劳作,以贴补家用。
昨天一希姐发来一张剪纸图片。
这是今年重阳节期间她去侄孙的幼儿园搞活动时的剪纸,当时她让大班的小朋友把一个个爱心贴在“爷爷奶奶”的图案上面,以表达孩子对爷爷奶奶的爱。
看来小娃娃学点剪纸也不错哦。
这幅“喜上眉梢”是一希姐较为满意的作品,它以一副扇面的形式展示。放大了,你能看到上面有密密麻麻的针孔,那是用蜡光纸剪刻而成的,通过用针在蜡光纸上扎空描绘出祥云图案。她说,这幅作品若现在来做,可能就不行了,因当时年纪轻眼睛好,做起来不费事。
而“好运来”在春节时贴在门窗上,特别的喜庆,大家很喜欢。
今日她又发来一张“年年有余”,我特地呈上,以祝福我们每一位。
一希姐说:以前年纪轻,视力好,做纸工不累。现在眼睛不行了,眼前时有黑影出现,医生说是这是玻璃体混浊,不能多做活,偶尔弄弄不要紧的。目前,我的兴趣就放在写字上了。
以上是隶书中的曹全碑,今年下半年开始学的。今晚,一希姐打算写一幅,明天交给老师点评,就不打扰她了。
我的同事戴诗人,看了她的作品,很是惊讶,说:这么短时间就能写出如此漂亮的书法,可见她本人的文字功底极好,还说那一幅篆体字是有名的铁线篆,写的还正是不懒。至于剪纸作品么,他更是赞口不绝。
了凡是我们共同尊敬的先哲,能看到先哲后裔的作品,更是一种缘分。戴诗人看着铁线篆,轻声读到:造命者天,立命者我,力行善事,广积阴德,何福不可求哉?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
我跟着默念。
四十年多前的我们作好邻居,有缘;四十年多后的今天,让我们巧遇,还是有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