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馆陶公主违心下嫁,到要求死后和情夫同穴,这一切能引发我们怎样的思考?
馆陶公主的一生,享尽了所有的繁华点翠,但是也招惹了数不尽的滔天唾浪,她的一生就是生命不息,折腾不止的一生;秋风吹落百花残,残花入泥与君伴,然而她要陪伴的郎君,并不是她的丈夫陈午,而是他的情人董偃;她不愿意和丈夫合葬,反而要求和董偃同穴而眠,馆陶公主如此大胆,如此高调,在生命将要画上休止符的时候,又展现在世人面前一个大大的问号;那么馆陶公主为什么会有这么乖张的想法,且听我慢慢道来。
刘嫖是刘恒和窦漪房的女儿,刘嫖出生时,刘恒还没有称帝,是代国的代王,刘嫖是含着金汤勺出生的,她的童年是在色彩斑斓的快乐时光中度过的。
几年之后,幸运再次降临,皇帝刘弘被撵下了台,刘恒被推举成了皇帝,窦漪房荣升为窦太后,刘嫖荣升为馆陶公主,她的生活发生了巨变,虽然年纪尚小,但她是自带光环,生活上是应有尽有,大臣们对她毕恭毕敬。
然而风水轮流转,后来窦太后失宠,馆陶公主也跟着吃瓜落,父爱越来越少,风光也渐行渐远;只因生于帝王家,小小年纪,已经品尝到了人生的辉煌和低谷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滋味;实际上馆陶公主的内心是极度的缺乏安全感,正因为如此,才使馆陶公主历经一生,在每个阶段都要牢牢抓住些什么,作为自己的依靠,如此这般她才能感到心里踏实。
对于馆陶公主的婚事,从客观上来说,馆陶公主下嫁陈午,就是委屈了她的身份,她和陈午之间是阴盛阳衰,当时文帝可能出于政治原因和属下联姻,但是他们两家的身份落差实在太大。
另外陈午不论从身份、长相和能力上都不能和馆陶公主匹配,馆陶公主痛苦且忍耐着,身为皇家女并不像别人想象的有多风光、多自由。
馆陶公主对陈午没有爱情,只是搭伙过日子的夫妻,她为陈午生下了三个孩子,两子一女,女儿是行三,就是大家熟悉的陈阿娇,他把希望寄托在女儿身上,希望女儿找一个有能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不要像她一样,过的如此憋屈如此窝囊。
于是馆陶公主通过和王娡联姻,运用种种手段和王娡联手,把栗姬的儿子太子刘荣拿下,扶王娡的儿子刘彻成为太子,如此这般陈阿娇就成了未来的皇后,因为她是母亲,她希望她的女儿比她幸福,这是每个母亲都有的想法。
但无奈天意弄人,陈阿娇运气不济,她的肚子是死活不争气,不能为武帝续接烟火,后来武帝移情卫子夫,卫子夫为武帝接二连三地生下了孩子,而陈阿娇因嫉生恨,因巫蛊事件被废,馆陶公主对陈阿娇的希望彻底破灭了,一年之后,馆陶公主的丈夫去见上帝了。
这时,馆陶公主没有了希望和寄托,也没有了束缚,她的心无处安放;终于她想要努力为自己活一把,于是,她的目光停留在了她的养子董偃的身上,恍惚间董偃已经18岁了,已经出落成了一个俊朗潇洒的少年郎,馆陶公主看他的眼神儿,也由原来慈爱的眼神,变成了欣赏和爱慕的眼神儿。
原来董偃的母亲是卖珠人,他时常随母亲来公主府上卖珠,当时董偃13岁,是那种既聪明乖巧又俊秀的美少年,是人见人爱的漂亮仔,馆陶公主看着欢喜,于是馆陶公主领养了他,当时董偃还是个孩子,那是长辈对晚辈的喜爱。
但是现在不同了,馆陶公主正是处于感情空窗期,她需要有一个人来填补这个空白,于是她施展各种手段,拿下了董偃,俘获了他的心。她和董偃在一起,让她感到重回少年时,也让她孤寂的晚年再添一抹亮色,她品尝到了爱情的滋味,她陶醉在这份忘年之恋里。
她想和董偃生死相依,就像藤生生世世缠着树;她是如此的痴情,又是如此的重情,就是死后也要和心爱的人葬在一起,在另一个世界相濡以沫再做夫妻,然而董偃先她而去,她忧思辗转,仿佛世界失去了光泽,她思念董郎,她要去陪伴董郎,终于几年之后她化作了一缕青烟,去寻她日思夜想的董郎。
这也许就是爱情吧,而且是真正的爱情,真正的爱情是伤人的,是奢侈品,不是谁都能享用的,只有至情至性的人才能享用;真正相爱的两个人的眼中,女人是西施,男人是潘安,他们永远是18岁,世俗的一切在他们眼中都是浮云。
馆陶公主的行为,在思想上挑战了男权的统治地位,在道德层面揭示了男女不同的双重评价体系,这一切把馆陶公主推到了风口浪尖,馆陶公主至死也不会想到她会成为一位千古潮人,引起了以男权为主导的社会舆论的一片哗然和强烈打压,因为她撼动了男权的绝对优势,故导致对馆陶公主的评价如此不堪。
实际上以道德为先驱,以法律为底线的社会,无论男女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男女都需要尊严和自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男人是母亲生养和教育的;一个没有尊严、自由和思想的母亲,是不可能把孩子教育成一个顶天立地的伟男子的。
其实无论对于社会和个人的发展来说,女性的才智都应该得到重视、培养和发挥,只有女性更坚韧、更强大、更智慧,这个社会才能更加理性、更加完善和持续发展;女性不仅孕育了人类和其思想,也孕育社会整体意识形态;无论男女追求幸福是无可厚非的,男女平权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天迟早会到来!
�Ϲ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