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老师在一个微信课程群里面提醒,今天晚上要上课。每一个学员的回复是两个字,收到;而我回复的是一个字,哦。
发完这个哦字,我觉察了一下,为什么我会发这个哦,而不是跟其他同学一样,发两个字收到呢!
回想起自己的一个模式:小时候去买衣服,因为我们的这个城市比较小。那我为了买一件衣服,我会跟姐姐会每一个商场都逛一遍,然后找到一件特别而又漂亮的衣服才会去买,而不会去买那些类型款式几乎一样的衣服。
现在想想,其实我一直在追寻着那一种感觉,独特的感觉。那种独特的感觉是,在人群中,与众不同。或者我更希望的是,出类拔萃。这种与众不同,这种出类拔萃,为的是什么呢?也许,为的是一个欣赏,为的是那一份关注,为的是那一份唯一的爱,那一份最爱。
我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也许在这个三人行的成长过程当中,我期望着父母,对我的欣赏,期待着我在兄弟姐妹间的出类拔萃与众不同,这样我就可以获得父母的关注,可以获得父母的赞赏,成为他们惟一的也是最爱的孩子。
可现实是,妈妈爸爸是3个孩子的父母,他们不可能只爱我一个人,也很难做到,最爱某一个人。或者说做到让我感受到所谓的最爱。
因为内心的缺失,所以在成人之后,那个内在小孩还在不断的去寻求方式方法去弥补那个缺失。所以,当我把别人投射成我的父母的时候,我就会重复我的模式,去吸引对方对我的关注,肯定。所以,出现了文章前头那一个"哦"字。
可现实的环境是,我的老师有许许多多的学生,每一个学生都很优秀,每一个学生,也许都是出类拔萃的。我如果要跟他们比,也许我能够超越一部分人,但是,总有我超越不了的那一些人。因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而且我的内心深处对我自己跟别人比是很不屑的。绝对的超越,各个方面绝对的超越,是不可能的。所以按照我原来的思维模式通过超越别人而获得,重要他人的肯定和赞赏,这个思维模式,是比较初级的。当然,它也有好的一面,就是可以激发我,去不断的进取。但是,也有可能是有害的,也可能会让我误入歧途。
我内在小孩还是渴望被爱,还是渴望成为某个人的最爱,成为某人的唯一。可现实生活中,根本没有人,可以绝对满足我这个需求。我当然可以向外寻求,但是,给与不给,给多少,都是别人说了算,我能做的,只有做好我自己的内在,我能把握的只有我自己的内在。所以,这个爱,这个唯一,可能源于我自己的内心丰盛。我我首先爱自己,自己成为自己的最爱,自己成为自己唯一的最爱。自己陪伴自己内在的那个小孩,给予这个小孩唯一的爱,让她成为自己心中的唯一,让她在自己的爱的滋养下快乐,成长,坚强。当这个内心小孩得到了满足,她就放下了所谓的最爱所谓的唯一,她在这个方面就自由了。她可以继续追寻更美好的自己了。
所以,如果外界能够满足我们内心小孩的需要,那么我们当然是享受的,她也许会在这种满足当中得到滋养而成长。但是,当外界都给不了我们自己时,我们学会自己满足自己吧!
如何满足:第一、看见自己的需求;第二,寻求满足自己需要的途径,允许别人给不了自己;第三、当别人给不了自己时,自己学会满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