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李健在一次讲座中说道:“张爱玲曾说‘出名要趁早’,但我认为成功来得晚一些才好。因为一旦成名之后,你会发现你的时间越来越少,属于你的真正的积累也会很少。原创歌手经历了长时间的积累和忍耐,才可能有自己的艺术思考力,作品才可能真正经得起推敲和检验。”因此,即使他出道十年才因一曲《传奇》为大家知晓,但这并不会影响他从容不迫的风格。写歌、读书、思考……有条不紊地经营着自己的工作与生活,成为一股儒雅洒脱的清流。这也正是大多数人喜欢李健的原因。
在这个社会飞速发展、物质积累十分丰盈的时代,似乎“快”字成了衡量大多数的标准——工作效率要快,网速要快,手机速度要快,物流快递要快。而我们也往往被动地接受来自不同层面的催促与压力——找对象要快,结婚生子要快,学习要有捷径,升职提拔要少走弯路。到处行色匆匆,人们执着于赶路,鲜有停步驻足,似乎已是常态。
又快又好地发展是大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心态的急躁与慌乱。
我们向往慢生活。所以,我们不遗余力地去找寻那些带着“慢生活”标签的圣地。
其实,慢生活存在于每个人的生活里。哪怕你有一点点的时光,能够读一本书、写一段文字、画一幅画,能够泡一杯香茶、品一杯咖啡、想一段过往,能够做一份属于自己的甜品、做一个漂亮的手工物件、弹一曲喜欢的音乐,都能够让自己沉静。心如止水,是专注状态下的沉稳,亦是心灵的独行与超脱;是对当下的足够自信,更是对未来的充分把握。
白岩松说过,做人,要有一种心理准备:历史上见,时间上见,不能总是当下见。当你一门心思,只想成为现实中的成功者,也许就会失去历史和时间,甚至成为历史的阶下囚。
表面上,时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实际上,时间已慢步缓行,给了我们足够的可能。在全力以赴奔向梦想的过程中,我们不缺少行动的力量,却缺少稳住内心的定力。反躬自省,我们是否做到了不为物欲所困、不为诱惑所动、不为五斗米折腰?
不是风在动,是心在动。
有一种植物叫毛竹,据说是世界上生长最快的植物。其独特之处在于,栽种后的最初5年,也只不过长了3厘米,但是5年后,便会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疯狂生长,只需45天便可以长到15米高,以暴风般的生长速度向世人展示着它的存在与辉煌。其实,前几年的时间里,毛竹并不是没有生长,而是在向下扎根、在土地里生长。当根深蒂固足以让它拔地而起之时,它便会喷薄出不可抵挡之势。
正如我们身边的一些人,或许他们暂时没有骄人的成绩,只是日复一日地专注于自己的本职工作、钟情于自己热爱的事情,但是坚持和隐忍让他们拥有了丰厚的积蓄,总有一天这些厚实的根基会帮助他们攀登到人生的顶峰。这些人,就是林清玄先生所写的,“滔滔人世里,不受人惑的人。”
每一个努力的人都拥有成功的资格,或早或晚,或迟或缓。最艰难的时刻,并不是屡屡失败,而是经不起挫折,成为了困难的俘虏。
不可否认的是,每个人都会遭遇低谷的时候,有人陷入其中不能自拔,有人从泥潭中爬起再度冲锋。前者永远体会不到在峰顶迎接日出的欣喜,而后者却可以把落日残阳画成一幅画、写成一首诗,尽情地拥抱美好。
量变可以引起质变,万物的发展都是如此,人生亦如此。
不断学习,坚持读书,培养好习惯,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积累一定时日也会散发惊人的力量。只要我们有了足够的储备和坚强的内心,便不会惧怕暴风巨浪,更不会担忧人生路上没有阳光。
时间是最好的镇定剂,也是最好的催化剂。它教会我们,如何在激流中沉稳伫立,不断沉淀,逐渐变成更好的自己。急于否定自己、急于取得成绩的人,并不会得到时间的眷顾,相反只会徒增焦虑和苦楚。纪伯伦说:“我们已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的确,过意在乎速度,便会无暇思考人生的意义。如果为了追赶太阳而错过了沿途的收获,对于我们而言,是损失巨大的。
慢慢地走、稳稳地走,总有一天,我们会那走得最远的人。前行路上,尽管风雨无常,但我们依然可以自在地享受石上清泉、朗月清风,我们依然可以在脚踏实地的同时仰望星空。
不慌不忙地耕耘,不紧不慢地前进,从容不迫地坚强,多沉淀自己,多经历磨练,也许会铸就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