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发觉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任性了,越来越不懂感恩了,跟我们大人说话越来越不耐烦了,越来越没礼貌了。其实,很多都是我们大人纵容的结果。
以上所列未必全部,但却是相当一部分,不是孩子变了,而是环境变了,我们大人首先变了,孩子只是选择他最舒适的环境和方式而已。
如果可以轻松,我干嘛要压抑自己?如果可以大声说话,我干嘛要委屈自己?如果可以独自享受,我干嘛要分享出去?对于没有被很好教育的孩子,自私是他的天性,父母创造了适合自私生存的温床,所以自私只是自然生长而已,哪个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长大都可能会不懂感恩,都可能会任性。而我们还怪孩子不懂感恩,请问我们给他们创造感恩的机会了吗?
回到家,我们拥抱孩子了吗?我们有没有使唤孩子给我们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情并给予其肯定欣赏赞美呢?我们有没有做好饭让他拿一双筷子过来呢?还是做好一切的东西,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孩子任性时我们有没有界限呢?没有规则的爱是溺爱,我们一直在溺爱还怪孩子不够独立感恩。我们允许孩子一次次任性下去无动于衷,可是社会会允许他的任性吗?
我常常告诫自己的孩子:孩子,没有人纵容你的任性。在家里,爸爸妈妈因为爱你多一点儿,会偶尔允许你任性,但你不能依赖我们的宽容,因为到了社会上可能没有人会宽容你的任性。和人沟通请用语言沟通,而不是用情绪,因为别人没有义务去允许你的情绪。
今天晚上,恰好遇到这样的机会去让他体验。昨天我是答应了他带朋友出去吃饭,今天回家之前还答应他吃完去看电影,他也欣然应允。于是练完钢琴我去接他,他提出去必胜客,我说去必胜客要去镇里,就来不及了。他带情绪的大声说,你昨天答应的啊。我说,我是答应了,但我们没有说去哪里啊,我们在附近吃了就可以直接看电影了。接着他就气冲冲地说,反正今天你不带我去,明天必须带我去!我感受到了他的气愤,但对于没有事先说好就乱发脾气我是有界限的,对于商定的具体事情我会绝对做到,但对于没有说定的事动不动就发脾气指责强硬要求,我是拒绝的。
我记得卓越父母研究院朱晓平部长的课堂上有句话一直记忆深刻:因为有爱,所以话要好好说。我的父亲却是这样,他把阳光的一面给了别人,把阴沉的一面给了家人。他觉得是家人说啥都没啥影响,无论说什么家人都会理解他的,所以就任意挥霍家人的宽容。也因此,我们兄妹几个就没有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尤其对于自己家里人羞于表达情感,什么事都埋在心里。可是,爱要说出来,不说出来别人怎么知道呢?对自己家里人都不表达情感,对外边的人又如何懂得正确表达呢?
没有学习家庭教育和心理学之前,我也一直在种种关系的冲突中找不到方向,痛苦不堪。直到走上自我成长的道路,我才觉察到:爱,首先从爱自己,爱身边的人开始,从勤于表达、善于表达开始。爱足了自己才可能真正去爱别人,爱足了自己家人,才可能真正去爱家以外的人。所有的爱,都是以我为中心,以我所在的家为中心,向外层层扩散的。这个过程是无法超越的,一个只爱别人不爱家人的人根本就不懂爱,给出的爱也都是以自我牺牲为代价。
既然我看清了这一切,就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再重复这样的轮回。不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将会终身痛苦,对自己的家人习惯了喝来喝去,任性无理,将来到社会上必然栽跟头,因为没有人会纵容他的任性。
对于乐乐的任性我是暂时冷处理,我明确告诉他,你跟我这样带着满满的情绪跟我讲话我很不舒服,我们有爱所以话才要好好说,可以吗?我基本都是用"可以不可以"跟他示范如何有爱而温柔地表达我们自己的情感,即使是不满,甚至是愤怒。
当我跟他这样沟通的时候,虽然他情绪还未完全消退,但已经意识到了。走到汽车店路边,他顺手拉扯别人用来阻拦的丝带,保安用眼睛狠狠的瞪他,拉什么拉?语气非常不友好。要在平时我可能会跟保安说,跟孩子讲话可不可以不要那么大声,因为孩子的自我价值都被这些大声说话的陌生人给严重打压了。可是今天,我觉得正是一个利用事例来教育的好机会。
我趁机告诉乐乐:你跟我发脾气用情绪表达的时候,爸爸很多时候只是跟你指出来,因为有爱所以宽容。可是,你发觉没有,刚才你发情绪拉了人家的丝带,人家什么表现,恶狠狠的瞪着,然后言语还非常不客气,你什么感觉?是不是非常不舒服?可是孩子,在外面没有人会宽容你的任性,你用情绪而不是用语言表达,别人是不会为你买单的,别人要么不理你,要么和你对着发脾气。总之,几乎没有人包容你的没有根据和意义的情绪。这里说明一下,这里的任性是豪无来由的单纯的情绪发泄,用情绪来沟通,而非事出有因的情绪发泄,后者我们是允许的,需要处理的是允许他的情绪,然后给他心理营养。
这样的一个对比是绝好的教育机会,孩子不经历痛苦就不会珍惜幸福,不经历失去就不懂感恩。看着孩子去经历痛苦,流着眼泪让孩子去成长,让他本身具备抵抗风雨的能力,让他在痛苦中调整自我,教会他们应对风雨的能力,这是我们作为家长为他们做的最好的遮风挡雨。
孩子,话要好好说,因为外面没人会纵容你的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