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心里苦,但宝宝不说!
-- 为啥?
-- 因为没人懂!
说了也白说,还要被怼回来!!!
哭,哭,哭,哭有什么用?!
你错了,你还有理了?!
自己不努力,怪谁呀?!
人家说的又没错,就你作!!
多大的人了,这点苦吃不了?!
人就该坚强!!!
就你矫情,你看看人家!!
. . . . . .
“心语心乐” 心理小灶:
一个可以让您安心说话,得到回应,
获得理解与成长的地方。
在这里:没有评判,没有对错,只谈感受,只回应感受。
在生活中无法被人理解的 : 愤怒,委屈,沮丧,悲伤,在这里统统都能被接纳。
我们营造一个区别于现实生活的温暖、安全的空间。在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及助教、讲师的带领下,接受大家对于自己感受的接纳与回应,并练习发现与回应他人的感受。
让您:生活得更愉悦、更通透、更有活力!
友情提示:了解活动详情,请直接拉到最后。↓↓↓↓↓↓↓↓↓↓↓↓↓↓↓↓
-------------------------------------------------
人生故事,千姿百态。
有快乐的,自然也就有忧伤的;
有甜蜜的,自然就有苦涩的;
有得意的,自然就有懊恼的;
有自豪的,自然就有窝囊的;
有喜出望外的,自然就有悔不当初的;
. . . . . .
人与人之间,似乎更愿意分享快乐、甜蜜等等比较正面的情绪。
而对于忧伤、苦涩之类的负面情绪,人们似乎就会比较抵触与避讳。
心里苦的人,担心别人的眼光;
身边的人,也总会习惯于认为“哭有什么用,能解决问题吗?”
却不知:那些不好的情绪,如果能够通过分享、得到理解与接纳,将会给当事人带来抚平伤痛,爬起来继续勇往直前的力量!
每个人都会犯错,可能是一些不起眼的小错误,也可能是大错误。
出了问题,大家第一反应就是:
“谁干的?!”“你怎么可以这样?!”
其实,我们每个人,何尝不希望自己能够做好?! 向上、向好本是生命的原始本能。
当一个人犯错,当一个人遭遇失败。
TA也需要有人能够看到:自己这份沮丧、无奈的感受;
TA也需要有人能够看到:虽然错了,虽然失败了,但自己也曾付出过真情与努力……
感觉被理解,才能够让我们的 “心理资本”扭亏为盈,重新出发,继续远行……
Facebook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在她的新书《另一种选择》里说:我们在犯错的时候,最好用“自我同情”来对待自己,它能让我们带着关心和理解去处理自己的错误,而不是自责和羞愧。
桑德伯格写这本书的缘起,是因为她的丈夫戴夫在2015年突然去世。戴夫是桑德伯格的精神支柱,所以在遭遇打击之后,她曾经把丈夫的死归咎于自身,并且一度觉得自己再也不会像过去那样快乐了。在沃顿商学院心理学教授亚当·格兰特等朋友的帮助下,桑德伯格通过一些方法,一步步从支离破碎的不幸与灾难中复原。“自我同情”就是桑德伯格在复原的过程中学到的一个认知,她把这个认知写进了书里。
“自我同情”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复原力。
一项关于婚姻失败的研究发现:人们的复原力和他们的自尊程度、乐观态度、离婚前的抑郁状态没有关系,和感情不和的持续时间长短也没有关系。真正帮人们对抗不幸、让人们继续向前的,正是“自我同情”。此外,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场返回美国士兵中,有自我同情能力的士兵,他们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有显著的缓解。
▼
01聚焦行为
要做到自我同情,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聚焦在自己的行为上,而不是人格,也就是“对事不对人”。要意识到,做了坏事并不代表自己就成了坏人。
责怪自己的行为,会让人感到内疚,而不是耻辱。
内疚能让人一直努力改进,让人有动力去修正自己的错误,在未来做出更好的选择;
但耻辱却会让人觉得自己很渺小,让人更容易愤怒,更有攻击性,或者变得越来越自卑自怜。
研究表明,有耻辱倾向的大学生,要比有内疚倾向的大学生更容易酗酒嗑药;
耻辱型的犯人重复犯罪的可能性,也比内疚型的犯人要高30%;
有耻辱倾向的小学生和中学生的敌对情绪更强,更有攻击性,而有内疚倾向的学生更愿意主动化解冲突。
▼
02尝试写作
写作,是 “自我同情” 的另一个工具。
在一项实验中,研究者要求参加实验的人回忆他们糟糕的经历。比如在重要的考试中不及格,输掉比赛,在台上表演时突然忘词等。他们要给自己写一封信,表达他们对有同样经历的朋友的理解。结果表明,和那些只写了自己积极体验的人相比,这些自我同情的人幸福程度更高,愤怒程度更低。
心理学家发现:把感受变成语言能帮人们度过悲伤,并且克服悲伤带来的影响。
有超过100个实验都证明了写日记的治愈效果。把创伤事件写出来,可以有效减轻焦虑、愤怒等情绪反应。
而且,你不用什么都写,当你觉得需要写的时候就写,不想写的时候就停下来。
对许多人来说,在组织故事结构的过程中会产生顿悟!
▼
03为情绪命名
此外,为自己的负面情绪命名,也能让人更容易处理负面情绪。
越具体,效果越好。
比如,“我觉得很孤独” 就比模糊的“我感觉很糟”的效果更好。
把感受变成文字,更能让人战胜那些负面情绪。
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找了一些害怕蜘蛛的人,其中一组人只是想了一下蜘蛛是无害的,另一组人则要把对蜘蛛的恐惧写出来。
结果,当蜘蛛出现时,那些把恐惧写出来的人的生理反应更小。
▼
04#我能行#
除了把情绪写出来,还要多关注自己的小成功和小贡献。
桑德伯格在写日记的时候,心理学家亚当·格兰特建议她写下每一天做得好的三件事。
有证据表明,专注于心理学家称之为“微小成功”的事件,确有效果。
在近期的一项研究中,参加实验的人需要每天花5~10分钟写下当天发生的好事以及原因。三周后,研究人员发现,这些人的压力水平降低了,心理和身体上的不适也减少了。
发现这些小成功、小贡献之所以管用,是因为贡献是主动的,它提醒我们,“我们可以做到”,从而帮我们建立自信。
▼
05温暖的“家人”
您还需要:无论遇到任何事情,都愿意无条件信任您、愿意理解您、接纳您的温暖的家人!
纵然全世界都不理解,我依然爱您!
“心语心乐” 心理小灶:在这里:没有评判,没有对错,只谈感受,只回应感受。
在生活中无法被人理解的 : 愤怒,委屈,沮丧,悲伤,在这里统统都能被接纳。
在这里,我们营造一个区别于现实生活的温暖、安全的空间。在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及助教、讲师的带领下,接受大家对于自己感受的接纳与回应,并练习发现与回应他人的感受。
相信通过这样 30天的“刻意练习” 之后,我们在生活中会变得更加善解人意,和伴侣、孩子、家人的关系,一定会变得更和睦,更融洽。
情绪感受急救箱 002 期火热招募中
每班限额10名!
每班限额10名!
每班限额10名!
时间:
体验期:2017.12.08 ~ 2017.12.10
小灶期:2017.12.11 ~ 2018.01.09
人数:
体验期:50人以下
(满额截至,先到先得)
小灶期:每班限额10名
参与形式:
1. 围观 “心理小灶”
2. 参加 “心理小灶”
3. 参加 “回应” 沟通研修班
收费情况:
小灶体验期(3日):免费
详情,请查看后续分类说明
(2017特优尝鲜价,机不可失)
精品班
导师:吴晓达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累计咨询500小时以上(长期接受督导)
中科院心理所(婚姻家庭及亲子教育)专业硕士在读
家庭、亲子关系咨询师
母婴、亲子心理专栏作家
0- 6岁婴幼儿心理研究者、 父母情绪管理研究者
长期从事备孕、孕期、围产期及0-6岁家庭心理咨询工作
普及班
导师:卢金萍
累计心理成长时间:6个月
医疗器械类外贸销售
心理学爱好者
成长 经历:
从:来访者-助教-讲师,一路走来,真真切切体会到自我的改变与成长,也感受到助人为乐。
座右铭:一位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在于他直面了生活的真相,仍有活下去的勇气。真正的英雄,是那些内心最为强大的人。无论面临什么样的境遇,都能够勇敢面对,并选择在现有条件下,如何做才最有利于实现自己的目标。
参与形式说明
1围观 “心理小灶”
- 适宜人群 -
对于 “心理小灶" 想要先了解一下。
-您将获得-
观摩 “心理小灶” 成员(匿名状态下)的困惑事件分享,及小组成员们的互动 “回应",进行自我学习。
- 价格 -
19元/月
- 参与者反馈 -
2参加“心理小灶”
- 适宜人群 -
最近存在:婚姻、家庭、育儿等方面事件引起的情绪困扰,需要解决。
- 您将获得 -
道出自己的困惑,得到专业导师及其他参加者(自愿参加)的回应、解析与建议。
-价格-
普及班:39元/月
精品班:79元/月
- 参与者反馈 -
3“回应”沟通技巧研修班
- 适宜人群 -
① 想要学习在沟通中,如何才能让别人更愿意听自己说话,与自己交流。
② 有兴趣今后成为“心理小灶”助教、讲师。
- 您将获得 -
◆ 获得心理咨询师对于当日自己 "回应" 他人的点评与建议;
◆ 学习心理咨询师 "回应" 他人的技巧 ;
◆ 揭秘心理咨询师解析问题的思路 ;
◆ 提升自我日常思考分析问题能力 ;
◆ 探索自我,突破自身局限性,生活得更通透 ;
※ 成为"心语心乐 "助教、讲师后备力量,一起助人解惑、共享成果。
- 价格 -
99元/月
- 参与者反馈 -
-- 报名方法 --
在“评论区”留言:报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