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慈悲的话,宽容或惩罚都是对的。你没有慈悲的话,宽容可能是纵容,惩罚可能是泄愤,都是不对的。
经常说父母对孩子要和善而坚定,什么是和善而坚定呢?其实就是慈悲!
就像庙里的菩萨一样,既要有弥勒佛的慈眉善目,和风细雨。也需要金刚的雷霆怒目,刚正不阿。
怎么来理解慈悲?慈悲并不是没有原则,也不是不可以惩罚别人,更不是一味的宽容忍让。
慈悲是焦点在外的,是立足于我怎样才能更好地真正的帮助他。首先,你的发心是不是真的出于帮助和支持对方?只有你真诚无私的想帮助他,才是慈悲真正的发心和开始。
当发心正了,至于怎么帮助他,既可以接纳,给他时间和空间让他自己去反省;也可以以各种形式引导和启发他,促进他反思;也可以看到他内心深处的脆弱或需求,支持他做到;甚至也可以通过一些惩罚措施,让他从中受到教育。
如果你所有的帮助和支持不是真诚的为了对方成长,而是因为自己的创伤造成的爱和期待的匮乏,为了满足自己。比如为了显示自己的力量、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为了发泄自己的情绪、为了体现自己的优越感、为了让对方离不开我、为了控制对方按我的想法来、为了掩饰自己的脆弱、为了逃避自己的责任……等等。如果是出于这样的发心,那么,无论你是温柔的,还是坚定的,都不能算是慈悲的,都谈不上教练式父母。
所以说,做一名真正的教练式父母,不在于你做了什么,而在于你是不是真正的以慈悲心去做。
比如你遇到孩子很依赖你,到底要不要替他做?到底怎样做才是对他的慈悲呢?很多父母纠结于这个问题。
事实上,如果你真正出于慈悲心,觉得应该让他自立,这样对他未来有好处,那么拒绝代替就是最大的慈悲。
如果你觉得孩子已经很累了,在别的事情上花费了许多精力,如果我不帮助他,他就太辛苦、太可怜了,那么就应该带着慈悲心去帮助他,那么替他做也是对的。
而如果你觉得他有无限的潜能和力量,值得被信任,那么你的慈悲就是带着肯定和欣赏去鼓励他做得更好。
所以,不在于替他做还是不替他做,主要在于你的认知和心态,更加强调的是:站在你认知的角度和高度,你的发心是出于帮助和支持孩子,而不是为了自己。
所以,在每一次自己出手之前,请先问问自己,我的发心到底是什么?
对待孩子对你所谓的叛逆或伤害也是如此。你有真正慈悲的话,宽容或惩罚都是对的。你没有慈悲没有智慧的话,宽容可能是纵容,惩罚可能是泄愤,都是不对的。
学习了什么?收到了什么?能用出什么效果?100个人学习也许会有100种结果。
因为你的慈悲出于真诚,真诚出于每个人的真实的当下。
支持孩子成为一名健康的独立个体,这是教练式父母的慈悲。如果你能真诚的出于这样的发心,那么去做吧。
如果你的高度和格局不足以到“支持孩子成为一名健康的独立个体”,那么,请先真诚的接纳自己目前所能做到的慈悲,然后去支持自己先到达这个高度,再去支持孩子成为独立的他自己。
举个例子,目前你的认知是:孩子不写作业意味着学习不好,学习不好意味着没有好的未来,那么出于慈悲,你希望孩子的未来更好,你支持的方向就是无论用表扬、引导还是教育,各种方法去支持孩子好好写作业。
然后,去学习和成长自己,当你的高度和维度不一样,比如从孩子的角度,看到孩子不写作业的背后是爱和陪伴的呼唤,那么出于慈悲,你就去满足他的爱和陪伴的渴望。
从自我的角度,发现我认为孩子不写作业没有好的未来是对于我自己的投射,孩子是否拥有好的未来和写作业不是绝对的因果关系,反而和是否人格健全有更大的关系。那么出于慈悲,你就支持他成为一个人格更健全的人。
而如果你发现你一定要孩子按照你的要求写作业只是出于你的控制,孩子不写作业是出于对你的反抗,那么出于慈悲,你的支持就是退出他的世界,把他的自主权还给他。
总之,所有的一切,出于慈悲,在学习之前,在支持之前,在任何时候开始之前,问问自己:我真的在慈悲的位置吗?
慈悲的发心是:真诚的帮助和支持对方。
真诚的核心是:如你所是。没有刻意,毋须拔高。
只有在慈悲的位置,在真诚的位置,一切的支持才会开出芬芳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