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思维像一颗树,信息是树根,思考技术是枝干,思考结果是花叶。只有信息完整周全,思考技术正确多样,才能得到准确独到的思考结果。
2,获取信息的技术是观察,观察的原则在于第一客观,第二周全,第三细致。主观的观察,不论多么细致多么周全,都是狭隘的。不周全的观察,不管多么客观,多么细致,都是偏颇的。不细致的观察,不管多么客观,多么周全,都是模糊无用的。
3,观察的步骤像剥洋葱。只有了解了表象,才有资格去了解内涵。但是浸淫在表象之中,便不可能了解到内涵。所以观察也像古时远行,每到一个驿站就得换一匹马,每发现一层内涵,就得舍弃表象中的伪信息,保留真信息,不能有丝毫留恋。
4,观察的深入有两个策略,一是深度优先,先从有限的条件得到一些结论,再横向比较结论对结论进行优化。二是广度优先,在完成了对条件的筛选优化后,得到一个唯一的也是最后的结论。
5,观察的深入,采取的技术其实就是思考的技术。所以观察中有思考,思考中有观察。有思考,观察才能深入。有观察,思考才有基础。
6,观察的中断的原因有:第一,观察的现象太少无法得到一个合理的结论。第二,观察的现象太多,难以应付。第三,观察的现象相互矛盾。
7,如何解决观察的现象过少:第一,适当推演,得出结论后寻找有利或不利证据,若推演成功,则视作得到新的观察结果,反之则否。第二,突破思维的盲点,从时间维,空间维,层次维反复审视观察到的现象,以期发现遗漏的信息。第三,扩大观察面,如延长考察时间,拓宽考察范围等。第四,寻找新的考察手段。
8,如何解决观察到的现象过多。第一,合并相同项,数据去冗余。第二,对于可以数学建模的数据,建立模型对数据进行拟合,用参数加方程的形式表现数据。第三,寻找共性和差别,用观察法或数模法进行聚类。第四,仔细分析数据,找到关键因素,或者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
9,如何解决观察的现象相互矛盾。第一,预判矛盾是真伪矛盾,在不同条件下同一事物表现不同的矛盾,还是观察者犯的错误导致的矛盾。第二,对这几种矛盾分别进行验证。对于真伪矛盾,可以找到现象的产生者,观察是否有刻意产生假象的动机,机会和历史,综合判定。对于不同条件下同一事物表现不同的矛盾,可以改变条件进行测试。如果无法改变条件,那就利用已有条件进行因果分析,综合判定。对于观察者本身错误造成矛盾,首先要预估,哪些环节最容易出错,然后依次验证,如果易出错的环节没有出错,就反过来从最不易出错的环节入手排查。
10,很多时候对现象矛盾起因的判断是或然的,这需要带入到以后的思考过程中,不能因为便利而省略。但是可以采取反复迭代的方式,一次只思考一种可能,如果出了错,再思考其他可能。
11,观察结束后,需要验证观察得到的内涵是否符合实际。往往此时的内涵已经经过了多层的抽象,这就需要反向推演出内涵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形式,然后与实际对比。
12,观察验证完成,可以进行思考。当然也可以把观察和思考的过程紧密地耦合起来,成为一条连续的线条。
13,思考的方法有顺推,逆推,类比,分别对应由因导果,由果推因,由因果比因果。
14,顺推法,就是把一个观察到的本质作为前提,加入别的条件后,根据想象或者回忆找出与之情况相吻合的情况。比如前提是任何物体都是有确定大小的,条件是宇宙是个物体,那么结论就是宇宙有确定大小。
15,逆推法,就是从结果找原因。逆推法的步骤为:观察结果,寻找对结果的可能解释,提出对原因的假设,验证假设,修改对结果的解释,重新提出对原因的假设,依次往复,直到找到的假设能通过验证。
16,类比法,就是把结构局部相似两种事物放在一起比较,通过假设他们同构,来研究他们其余部分的结构。比如星系和生命,首先他们都是有实体的,有运行周期的,形态可变的存在,然后假设他们同构,接着可以就生物的新陈代谢的特性来研究星系是否有新旧物质更替的现象。
17,思考的切入。首先要明确问题的本质。问明确本质可以采用分解法。即把问题就问题所在的范畴分解为相互独立,没有遗漏的元素。组成问题的元素一般有本体和关系。本体指的是由关系链接的,相互作用的对象。关系指的是链接本体的,传递相互作用的对象。问题一由命题组成,一般提问的范畴有5w1h,范畴决定如何分解问题。
18,思考的切入策略,总的原则在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切入点由问题的性质决定,总的来说是从最主要的矛盾入手。切入的策略可以是包围法也可以是突击法,包围法是先解决小的简单的问题,再解决大的复杂的问题。突击法是先解决大的复杂的问题,再解决小的简单的问题。实际的策略一般是二者结合。设计策略时,应当考虑问题间的逻辑联系,以水到渠成为最佳。
19,思考的推进策略。可以是由点到线再到面的扩展式思考,也可以是由体到面再到点的收敛式思考。扩展式思考可用于对整体的结构欠缺了解的情况,缺点在于整体性差。收敛式思考可用于已有宏观结构的整体性思考,缺点在于迭代的过程中,前期由体到面难以发现问题,到最后才发现不符合模型,导致低效的迭代。此外,如果对问题有了想当完整客观准确的把握,依据问题的逻辑联系,还可以发展出特定的思考推进策略。
20,思考的中断。主要的原因有错误使用思维方式导致得出错误的结果,错误的结论得到错误的结论,以及二者的结合。要解决思维中断,首先是预估中断原因。对于怀疑是错误使用思维方式的情况,可以先用众所周知的常识检验自己的思维方式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则几乎可以确定是思维方式错误,这样则应该把注意力放在思维方式的纠正上,因为这是更为根本的问题。对于怀疑是使用了错误的结论,那么可以先用这些结论推出一些简单但是易于验证的推论来检验结论的真伪。对于怀疑二者结合的情况可以依次采用上述方法验证。
21,由于思考和观察往往是耦合的,所以思维中断的问题往往可以归咎为观察的问题。
22,思考的收敛。思考的过程可能得到很多结果。要将思考的结果收敛成一个结果,需要高度的提炼能力。思考得到的结果可能是一个问题的多个侧面,可能是多个问题的一个侧面,也可能是多个问题的多个侧面。对于一个问题的多个侧面,我们要去找主语和隐藏主语,他们共有的主语就是问题的核心。对于多个问题的一个侧面,我们要去找状语和隐藏状语,他们共有的状语就是问题核心。对于多个问题得多个侧面,可以先按问题分类,在对每个分类细分侧面,同样也可以反过来做。
23,思考结果的验证,就是用事实去验证思考到的结果。可以对不同的观察用相同的思考步骤得出结论,相互比较看是否相同,差异在哪。或者用顺推法将思考到的结果具象化到一个情境中,看是否合理。
24,思考结果得迭代。如果思考结果无法通过验证,而思考过程并未出错,那一定是观察出了问题,这时需要反思观察的几个原则是否尽可能满足了。
25,思考结果的哲学化。哲学化的特点就是对于所有事在所有地所有时的推广。得到思考结果后,可以删除它的时间限制,空间限制或者其它限制得到一个更广的结论,然后根据观察或推理去验证这个结论,看是否站得住脚。
26,思考的局限性。思考的局限性,主要来源于观察的局限性和思维方式的局限性。观察不可能完全满足三原则,所以观察结果不可能完全靠得住。思维的三种方式也不一定能导出绝对为真的结论。所以对于思考,我们时常要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