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
1. 受父亲影响,我很喜欢看书,但是涉及的内容非常的杂,基本上什么都看,但是回想了下,精读的可能就那么几本。
小说类:畅销小说暂且不说,小说类的以前初中开始,四大名著,还有外国的名著小说看了不少,然后慢慢就开始看自己喜欢看的作者的书,例如张悦然,葛亮,严歌苓,朱天文,村上春树等,看了几遍的,大概有《红楼梦》、《激流三部曲》,《长恨歌》,《傲慢与偏见》,《小妇人》、《1Q84》等等,更喜欢国内和日本的小说,欧美小说因为翻译的缘故,不太合口味。最近很喜欢葛亮的《北鸢》的文字。
杂文类:纯社科和时政类的很少看,但是挺喜欢偏杂文类的,比如刘瑜《观念的水位》、《送你一颗子弹》、《民主的细节》,闾丘露薇《不分东西》、《利比亚战地日记》等,最近想看刀尔登的作品。
知识类:因为从事广告行业,需要了解各行各业的一些皮毛,另外习惯性看文章第一时间判断是不是软文。工作以后就偏向阅读各种知识类,包括健身,食谱,营养学,沟通,逻辑思维,艺术史等,之前看过一本印象很深刻叫《被误诊的艺术史》。我觉得这个类别的书可能有潜力成为资源库吧,只是觉得太杂,没有针对性,不知该如何利用。
历史类:少年时代读过不少人物的传记和野史相关,特别喜欢中国古代人物的野史,以前买过一本旧书,叫《中国历史文化名人珍闻录》,上下两本,非常厚,大概反反复复看了10遍。
古典文学类:以前初高中背过不少诗词,有时候喜欢看看古诗词,古典文学点评的书,比如安意如的书(才发现说抄袭),于丹,易中天,王立群那时候的书也看过。
对于自己想写的内容,主要的方向:希望偏新闻类的,随笔,时评等
2. 仿写
南方的冬天,上海人经常用一个词形容,叫“阴丝呱哒”,大意就是形容湿冷的感觉。走在路上,街上的行人总是低着头,一手捂紧了领口,一手抓紧大衣下沿。冷风一吹,就蜷缩的更紧,真恨不得钻进温暖的室内,再也不出来。
这季节,暖宝宝是常备物品,更少不了的是热腾腾的食物。有时加班到深夜,我会习惯性的去公司楼下的全家买关东煮。听自动门开时的那一声“叮咚”,紧接着响起的,是店员小姐的“欢迎光临”,我喜欢那清脆的声音。走向柜台,三个炉子照常煮着热气腾腾的关东煮,噗噜噗噜的,有清汤,辣汤,咖喱汤。我喜欢每样都来一些,鱼豆腐,白萝卜,海带结,牛筋丸,花枝丸......再让店员小姐加一大勺汤,花花绿绿的、满满一碗,很是满足。我喜欢找个角落的位子坐下,慢慢品尝。咬一口,清甜酥软的白萝卜,富有弹性的海带结,嚼劲十足的牛筋丸,最后一口气喝完汤,心胃妥帖,整个人如沐春风般暖和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