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更是干支历卯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农历每年二月初一前后(公历3月5—6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345°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惊蛰时间在公历3月5—6日之间这是正确的。惊蛰时节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而“惊蛰”即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这时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
01
和孩子讲一讲”惊蛰“的由来
惊蛰,二十四节气之一。惊蛰也被称为二月节,顾名思义就是农历二月的节日,但也不是绝对的,有时候惊蛰就出现在正月。古人云,蛰者,藏也。寒冷的冬天,昆虫、小动物藏入土中冬眠,古人称之为“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是这样描述惊蛰的: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意思是说大地回暖,春雷乍动,万物重生,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在古代,人们还有一种错误的认识,普遍认为冬眠的动物是被春雷震醒的。古人受百虫被春雷震醒这一认识的误导,于是将这一天称之为“启蛰”。这个名称一直用到汉朝皇帝汉景帝刘启的时代,为了避皇帝名讳,才将“启蛰”改为“惊蛰”。后来虽然经历了一次次改朝换代,但由于惊蛰听起来更响亮生动,因此一直沿用至今。
02
和孩子讲一讲”惊蛰三侯“
一候,桃始华
惊蛰之日桃始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乃闹春之始,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粲然而花华。惊蛰时节,蔷薇科的植物如苹果花、桃花、樱花等纷纷盛开,给春天带来鲜艳与明亮的色彩。
二候,仓庚鸣
惊蛰后五日,“仓庚鸣”,仓庚就是黄鹂,黄鹂最早感春阳之气,嘤其鸣,求其友,鸟出而鸣啼,春暖花开之庆也。
三候,鹰化为鸠
再五日,“鹰化为鸠”,古人称“鸠”为布谷鸟,仲春时因“喙尚柔,不能捕鸟,瞪目忍饥,如痴化”。到秋天,鸠再化为鹰。
03
和孩子一起讨论”惊蛰习俗“
祭白虎,化是非
中国的民间传说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觅食,开口噬人。犯之则在这年之内,常遭邪恶小人兴波作浪,阻挠事业前程发展,引致百般不顺,所以便有了惊蛰当天祭白虎的习俗。
所谓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纸老虎一般为黄色黑斑纹,口角画有一对獠牙。拜祭时,需以肥猪血喂之,使其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继而以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满油水,不能张口说人是非。
打小人,去霉运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的春雷,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家中的爬虫走蚁又会应声而起,四处觅食。所以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不顺心者拍打对头人和驱赶霉运的习惯,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祭雷神,蒙鼓皮
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长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锤,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许多天鼓,发出隆隆的雷声,来震动人间,所以过去有惊蛰日祭祀雷神的习俗。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
惊蛰吃梨
在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在传统文化中,一般节日忌讳吃梨。不过惊蛰吃梨,寓意着和害虫分离,远离疾病。
04
和孩子读一读“关于惊蛰“的诗词
《闻雷》
唐·白居易
瘴地风霜早,温天气候催。
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
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
空余客方寸,依旧似寒灰。
小草睁开朦胧的双眼,鸟儿唱响了清脆的歌喉,天地似乎一下子有了生机。
《秦楼月•浮云集》
宋·范成大
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
初惊蛰。
鹁鸠鸣怒,绿杨风急。
玉炉烟重香罗浥。
拂墙浓杏燕支湿。燕支湿。
花梢缺处,画楼人立。
绿杨随风,浓杏拂墙,和着春风细雨。
《赠范晔诗》
南北朝·陆凯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在这纷扰尘世里,有多少的相遇与别离,已然无法细数。
《好事近·梦中作》
宋·秦观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
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转空碧。
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惊蛰之日,大雨瓢泼,让我们一起把沧桑洗去,把烦恼冲刷,让心澈如泉,心明如镜,心朗如天!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时光总是匆匆,大家总是追赶着时间的脚步,不曾停歇。就是风景甚美,也不曾流连。
《春晴泛舟》
宋·陆游
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
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
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
窗外景色多么美妙,在这个春天,希望能够和你看一场风月,赏一场花事,放一次纸鸢,来一次踏青。
05
和孩子一起注重“惊蛰养身“
俗话说“春困夏乏秋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春天是一年的开始,阳气始生,清阳上升,人若应之,升清降浊,升降而调,则神清气爽,若不能应之,清阳不能上升,则失其升发滋养之用,那么人们就会感到困倦思睡。
因此,惊蛰节气要保证充足而良好的睡眠,为身体提供足够的精神支持。有谚语说“惊蛰刮北风,从头另过冬”,可见惊蛰期间乍暖还寒,气温忽高忽低,受风后容易发生各种疾病,如风痹、风疹、麻疹、带状疱疹等。那么此时应注意防寒保暖,脱冬衣要晚,同时也可以选择中医养生疗法,如针灸、柔按穴位、雷火灸等,调节阴阳气血,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惊蛰养生扶阳为主,应养肝、健脾
惊蛰时期,大部分植物都开始抽绿,此时人体的阳气由冬天蛰伏于肾水之中封藏的状态变为肝木之阳气升发的状态。
故而,春季容易肝风、肝火妄动,易引起心脑血管病及高血压病。因此,惊蛰养生当以护肝健脾为主。
06
“惊蛰”,和孩子一起做点有意义的事情
整理花木
小朋友,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留意到,你们家窗台外花盆里的植物已经悄悄的冒出了新芽,惊蛰前后,是它们成长的最佳时期,请你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帮它们松松土,浇浇水,修剪一下过冬残留的枯枝,相信在你们细心照料下,这个春天,植物会长得更茁壮的。
画画春天
虽然不能去远处踏青,有空的时候,可以戴上小口罩,和爸爸妈妈一起在家附近的地方走一走,看看抽芽吐蕊的柳枝,含苞待放的春花,呼吸初春时节温暖湿润的空气,回家后用画笔画出自己心中“惊蛰“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