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4日,《鲍勃·迪伦诗歌集(1961—2012)》在北京全时便利店举行“首撕会”。拿到手上,你或许会怀疑自己的眼睛,这不是薯片吗?还有8个口味。撕开来,你才会发现其中的玄机,鲍勃·迪伦诗集分为8本小册子,被分在不同的薯片袋子里,还有一个美国60年代复古旅行箱作为外包装。
说起鲍勃迪伦,或许你眼前会浮现出他那头蓬松的卷发,眼神散发出迷离智慧的光芒,抱着吉他,用嘶哑又深情的声音为圣洁的生命歌唱。但对于更多人来说,对他的知晓,是2016年他拒领诺贝尔文学奖这则消息被无数媒体疯狂转发开始的。诺贝尔奖对于很多顶尖作家来说,都是可望而不可求的,如今却有人拒领。网络上的谣言,更多的是基于鲍勃一贯以来做事风格以及几天未予以诺贝尔奖回应的猜测。而鲍勃迪伦作为一个歌手、创作人、作家、演员、画家,带着他沙哑嗓音和不甚优美的音色跨界多次,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位同时获得格莱美、奥斯卡、金球奖、普利策奖以及诺贝尔奖的传奇人物。
鲍勃迪伦1941年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的一个犹太家庭,从小自学了多吉他、钢琴、口琴,在高中阶段就组建了自己的乐队。20世纪60年代,人们处在意识革命洪流的冲刷中,民权运动,反战和平运动,文化反抗运动是这个时代的烙印。
在这样的背景下,1961年鲍勃迪伦辍学来到美国文化中心--纽约专心从事音乐事业。发掘了无数伟大艺术家的星探约翰哈蒙德将他推荐到了哥伦比亚唱片公司。
1963年他推出了《自由旋转的鲍勃·迪伦》(The Freewheelin' Bob Dylan),阿甘正传中珍妮所弹唱的歌曲《答案在风中飘》(Blowing In The Wind)就出自本专辑,同年,马丁·路德·金发表了震撼世界的演讲《I have a dream》。迪伦在这被历史铭记的时刻,上台演唱了《答案在风中飘》,自此以后它逐渐成为了人们对自由和民权呐喊的圣歌。当他以“抗议歌手”的身份被人们追捧时,他变换战场来到了摇滚的阵营,升华当代摇滚的灵魂。
1965年到1966年,鲍勃迪伦引来了事业的巅峰,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发布了高质量的《重放六十一号公路》和《美女如云》等专辑,其中开篇歌曲Like A Rolling Stone (《犹如滚石》)更是长期占据着滚石杂志《Rolling Stones》评选了史上最伟大的500首歌的第一位。
1968年到1979年,他偏爱乡村音乐,1977年他在结束与萨拉的12年的婚姻后,开始声称自己是一个再生基督教徒,作品带着强烈的宗教意味。
90年代后鲍勃依然活跃在舞台上,业余时间开始接触绘画,而且还主演过电影。
2004年鲍勃迪伦出版了名为《Chronicles, Vol. 1》的自传,中文译本为《编年史》,该书是他历时三年在打字机上亲手敲出来的回忆录,他用“吟游诗人”的口吻述说着他的人生。
2016年鲍勃已经是第三次获得诺贝尔奖提名了,瑞典文学院认为鲍勃·迪伦“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创造了崭新的诗歌表达”。
今天就让GYL君带你走过鲍勃迪伦色彩斑斓的传奇人生。
果敢人生每一步 困难当前亦有神
鲍勃迪伦从小对音乐就抱有极大的热情,高中时便开始组建乐队,但是频频有人从他身边挖人,挖走乐队成员的人,都有家庭关系,能联系到很多演出。而音乐是他要走的路,他并不会因此而放弃梦想,年轻的鲍勃明白不会有人以这种方式达到世界的顶峰。
鲍勃迪伦自诩是一个音乐探险家。他曾从朋友那里借走了400多张唱片来揣摩钻研各类歌手风格,利用一切机会接触各类音乐人。山地歌手汉克威廉姆斯的歌曲是诗意歌曲写作的范本,鲍勃听了很多他的歌,被歌结构上的完美对称感吸引,他慢慢的将它们内化,并试着超越它们。
鲍勃早期为伍迪格斯里--这位民谣歌手着迷,但他的唱片很难找,鲍勃起初在朋友家听,后来干脆偷走那些唱片,甚至,他会定期辗转多地去一家精神病院看望伍迪。伍迪告诉他,他有好几箱封存的歌词和诗稿在他妻子手上,鲍勃坐着地铁来到布鲁克林,穿越一块沼泽地,水没过了膝盖,他依旧往前走,终于到伍迪的家时,他的裤腿已经冻硬,全身已经冻僵了,而伍迪的妻子并不在家,于是他又再次穿越那片沼泽回去。什么都无法阻止他,如他朋友们所说,鲍勃,如果有人给他机会,非常善于利用,他明确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且全力以赴。
鲍勃善于抓住一切转瞬即逝的思想,在搭地铁的时候,咖啡馆喝咖啡的时候,甚至和别人谈话的时候,他会在潦草的纸上迅速的写下灵感。他写歌词的草稿本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涂改,其中有一首歌叫做《尊严》(Dignity),他反复修改40多页纸,最后还是从当年的专辑里拿掉了。
思想柔韧赛海绵 贪婪觅食阻干涸
鲍勃用自己的方式创造一套新旧规则的结合体。他冷漠或激昂,不卑不亢。鲍勃饱含诗意表达的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隐秘呢?究竟是什么让他能够,把深刻的感情放进文字,将经验、观察和想象力三者合一,打造出时代的最强音符呢?
这所有的创作,绝不是偶然产生。鲍勃在自传《编年史》中回忆了,他如何用经典书籍启蒙,向佳作取经的过程。在20多岁时,他就阅读过许多关于哲学、政治的作品,修昔底德的《雅典将军》、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拜伦的《唐璜》、柯尔律治的《忽必烈汗》,他时常滞留在朋友家,妄图读完那里所有的经典。他曾蜷缩在纽约公共图书馆,阅读1855年到1865年代的报纸,寻求着历史轨道上现实的真相,聚焦人性中的复杂面。对于诗歌,很多页他都会高声朗读出来,他用诗歌来训练自己的思维,净化着自己的心灵。
是他如此贪婪的汲取,锻造着一个脱离低级趣味,思想超前的鲍勃迪伦;是前人洒下收藏许久的蜜汁,让他能用最质朴的修辞,表达内心体悟到的社会和人文;是那理想与现实撞击的火花,让人看到在他善变的音乐风格里,不断推陈出新的绝世佳作。
不惧千夫嘘声起 灵魂桎梏怒打破
那个时代的音乐,不论是民谣、爵士、摇滚都有着既定的规则,打破它意味着被围剿,人们可以选择妥协或者抗争,鲍勃迪伦选择了后者,他在简单的民谣里加入深刻的内涵,也赋予摇滚以透彻的心灵。
乔布斯曾说“迪伦的话可以触动我们心中的创造性思维。”乔布斯爱他的歌,更爱他的精神,他特立独行,桀骜不驯,不惧逆流而上,妄图在人们群体意识迷失的,禁锢于表达形式的年代里,撕毁一切主流文化的教条。他既不迎合大众,妄图改变别人,亦拒绝让别人来改变。在乔布斯 1997 年重返苹果后,他发布了一则Think Different(不同凡想)的广告。画面由甘地、鲍勃 · 迪伦、爱因斯坦、马丁 · 路德 · 金等改变世界的人构成。它表达着乔布斯对鲍勃迪伦这类人绝顶的崇拜:你可以赞美他们,引用他们,反对他们,质疑他们,颂扬或是诋毁他们,但唯独不能漠视他们。
鲍勃迪伦拒绝沦为任何人的传话筒、代言人。他表达着自我,却总是意外与时代的脉搏发生共振,与人民的内心发生共鸣,他总那么不凑巧地成为了潮流的引路人。鲍勃迪伦说“我必须时刻处于转变的状态中”,他拆解着公式化的音乐语言,讨厌涉足于任何禁锢灵魂的事件中。当人们都为他贴上“抗议歌手”的标签时,他择时发布了《鲍勃迪伦的另一面》(Another Side of Bob Dylan),1964年,“披头士”(Beatles)和“滚石乐队”(The Rolling Stones)的兴起,让鲍勃看到一个即将绽放地全新的表演模式,他开始专注于摇滚,开辟了“民谣摇滚”这一曲风。但是在不明真相的人看来,这是对民谣的背叛,他在堕落。受到无数质疑和否定后,鲍勃依旧没有放弃转变,他沉迷于任何一种形式的思想表达。
鲍勃迪伦的内心如同他不羁的外表,热爱反叛,尊敬反叛,他眼神中始终透着哲人一般看透世事的光芒。他的一生都是在打破和重建规则中探索自我内心、解读现实真相。即使在那个丰裕社会中,精神逐步趋于匮乏,他也在尽一己之力挣脱枷锁,用诗歌见证时代的变革。
Bob Dylan曾说:“我觉得自己先是一个诗人,然后才是个音乐家。我活着像个诗人,死后也还是个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