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洪江古商城”
一个包袱一把伞,来到“洪江”当老板——这是上百年来在洪江及周边广泛流传的一句话。这里的洪江,就是沈从文笔下描述的“洪江是湘西的中心……通常有'小重庆'的称呼”的地方,如今名播四方的旅游胜地“中国第一古商城——洪江古商城”。
明清民国时期,成千上万的人带着梦想和希望,沿着沅江水系乘船从四面八方汇聚洪江,立业成家,世代经商。一部分人成了豪商巨贾大老板,一部分人成了小康生活小老板,当然更多的是底层平民。不管怎样,他们创造了神话,在湘西蛮荒之地,在自然农耕之处,凭借水路之便,通过木材、洪油(桐油)与布匹、食盐之往来交易,建立了一座商业重镇,留下了一块大大的“资本主义萌芽的'活化石'”。
洪江古商城有如一幅“清明上河图”,是中国近代工商业发展的一个标本。明清时期是湘西南扼守湘、滇、黔、桂、鄂的物资集散重镇,素称“五省通衢”。当时洪江“商贾骈集,货财辐辏,万屋鳞次,帆樯云聚”。民国时期,洪江城中35%的人口经商,货币流通量在湘仅次于长沙,成为湘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商业的兴起带动了古商城各行各业发展。古商城中,有会馆、商号、钱庄、洋行、厘金局、报社、镖局、店铺、作坊、码头、戏院、寺院、青楼、烟馆等等。承载这些的建筑物如窨子屋等,目前尚存的就有380余栋,面积近30万m2,而这些仅是原来的1/3。当年创业的在这里,发财的在这里,吃喝玩乐的在这里,人财两空的在这里,人间悲喜剧天天上演。
几百年的商业发展,逐步形成了洪江特有的“商道文化”。正如中国旅游论坛专家团专家所说:“不到洪江,就不能感受到中国古代商业文明的起源与发展”。经商理念、对联警语甚至街巷建筑物设计,都蕴含着丰富的商道文化。如刘安庆油号的“里仁为美”,陈荣信商行的“吃亏是福”,杨三凤商行的“清白传家”,汛把总署的“对天勿欺”、“居仁由义”,以及联语镌字“处世让一步为高、待人宽一分是福”,“创牌如登、毁牌如崩”,“义重于金”、“鱼龙变化”,外圆内方”,“义方恪守”等,无不彰显着古商城商道文化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