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写得出好作文(文末有福利)
一、当前教改背景
新一轮高考改革让我们基本上能达成一个共识:得语文者得高考。在这里是无需多言的。我要强调的是,其实语文学科的学习历来重要,不过是被之前的“奥数热”和“英语热”掩盖了而已。而语文学科的学习,作文尤其重要,从占分比例来说,表达部分在高考卷中达到80分(以全国卷为例),占到了总分的一半以上。从语文对其它科目的作用来说,也非常关键,清华附小的校长窦桂梅曾说过:“语文你都不行,别的是学不通的。”语文也有“学科之母的”称谓。
这是从考试方面说。从人的一生发展来说,人一生就在做两件事,哪两件事?一件是输入,另一件是输出。老话讲,行万里路,读万卷书,阅人无数,这是输入的主要途径。输出主要通过演讲、和别人聊天,这是通过口语表达来完成。还有就是通过写作来完成,比如:工作中提交一些书面材料,研究成果等等,这是通过书面语言来完成。可以看出,纵观人的一生,尤其是成年以后,你和写文章这件事会更息息相关。
这是从人一生的输入和输出的角度来说。如果把语文学科换一个更大的概念,从语言的角度说。语言对于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来说,更是须臾而不可分离。尤其是语言对思维的重大作用,不可忽视。一般的我们认为: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我们借助语言思考,借助语言表达。语言的发展水平一定显示着思维的发展水平。语言是文化的产物,我们用语言传承文化,通过语言感受文化,认同文化。这又是另一个大的课题,在这里不多说。
二、什么原因写不出作文
来咨询的家长反馈给我的最多的就是:孩子写不出文章。比如:一个三年级的孩子,完成一次学校的300字的习作需要的时间是2天。好不容易完成了,结果写的还前言不搭后语,逻辑混乱。好不容易完成文章的语句是顺溜的,会发现很多的病句或者用词不当之处。
总之就是每个家长背后几乎都一部辅导作文的“血泪史”。由于很多家长也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不知道该怎么辅导孩子的作文,就会出现很多的错误辅导方法,这些方法导致了,孩子在写作文上走了很多弯路,甚至是形成了一些坏的习惯。究竟为什么孩子写不出好的文章呢?
1.写作本身就是一件难事
第一个方面,写作对于孩子来说本身就绝非易事。为什么这么说?语言本身就包含语音、语义、字形、语法等多个方面。啥意思?我来举个例子。比如“妈妈”这个词,孩子最开始学会的是,妈妈这个词的语音,在孩子刚学说话的时候,最开始发出妈妈这个词的音,其实是无意识的,因为妈妈和她接触的最多,整天妈妈长妈妈短,有一天,她突然发出了妈妈的这个音,妈妈一听很开心,甚至很激动,给了孩子一个积极的反馈,于是慢慢地,孩子就把妈妈这个语音和妈妈这个人的形象联系起来,于是她就获得了语义;
后来她学习到了更多的词汇,在运用这些语言的同时,她获得了这些词汇组合的规律,这就是语法。等到了上学的年纪,老师又教她妈妈怎么写。于是孩子又获得了一套符号系统。也就是妈妈这字的字形。
我为什么把这个放在第一个来分析,原因就是在承认作文对孩子本身来说就是难事的基础上,我们就会接受一些东西,比如孩子写不出来,写得很短,写得前言不搭后语。
2.生活经历有限
孩子的生活经历是很有限的,开始学写作文时,孩子的年龄一般都是八九岁,对于一个八九岁的孩子来说,哪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没有大事,那就写小事,对于小事,又缺乏一个发现的慧眼。小事写不了,那写一写常识性的东西,结果知识贫乏。恐怕对于孩子来说,写作这件事永远都面临这么一个矛盾,写作要求与认知的不足造成的不可调和的矛盾。
3.书面语言积累不够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孩子,不管是日常交流的语言沟通,还是写作文之前的讨论,他的语言都是流畅的,能够达意的。但是一写就写不出,要不写出来的就是大白话。这样的孩子有一个通病就是书面语言积累不够,通俗地说就是书读少了。口语的表达是比较随意的,能沟通即可,没有人会去追究你的语法错误,你的用词不当之处。但是书面语言则不一样了,必须要说规范的话。
4.方法技巧缺失
写作文,它是有方法和技巧的,通过对一些名家名篇的解构和分析,我们发现写文章有规律可循,这些规律是什么?那就是人的认知规律。举个例子:写植物。三年级的一个单元写植物,我们用的是著名作家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我们借用作家的写植物的基本结构是:用人的动作开头,总分的形式写植物的外貌,最后感受结尾。
当然了,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显然不能这么浅显的理解,但是三年级的孩子只能理解到这个层面,我们也就只讲到这个层面。关键,这个结构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如果你看到一个你从未见过的植物,你会不由自主的停下你的脚步观赏它。然后是从总体到局部看这些植物。人都是这么去观察一些东西的。所以写作文是有一些基本的规律可寻的,是有方法和技巧的,而这些正是孩子们在学校学习中缺乏的。
5.有效的训练少
(1)时间少。说到学校作文,对于学校老师来说,又是一部“血泪史”,以上海教材为例,从3年级开始,教材后会附带14个习作选题供语文老师选择。但是每学期的40篇阅读教学是必须完成的,留给教师的写作课堂本就很有限,这是教学时间有限导致有效训练少。
(2)人数多。是批改习作时间也很有限,看个开头,看个结尾就直接“判刑”的老师算是有责任心的老师了,很多老师直接从篇幅来判断孩子是否需要重写。教学对象过多导致有效训练不够。
(3)没有手把手教的过程。大多数学校老师的作文教学基本上是没有教学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学校老师的作文教学基本上是停留前期的创造条件,激发动机上,结束后让孩子们自己去写,写得好与不好,全靠“悟”。
(4)缺少反馈。写得好与不好,没有说好在哪里,也没说不好在哪里。简单粗暴的重写是最多的,更别说个别辅导了。
说完了孩子们在写作文上遇到这么多困难,司宙作文是怎么做的,让孩子们可以克服困难,写出优秀的作品。
三、司宙作文是怎么做的?
1.三段论
首先两个半小时的作文课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称为“名篇导读”,我们有这样一本自编的教材,上面选择了名篇佳作,通过教师带着孩子朗读,分析出文章的结构线索。第二个部分是课堂作文,这部分教师动用各种手段与学生一起完成一篇课堂作文,当然这篇是和“名篇”类似。这就是我们手把手教的过程。
第三部分是学生的自主作文阶段,通过前两步的积累,孩子们掌握了写这个类型的基本的语言、结构、方法、技巧,具备了完成同类型习作的能力。这里有一个比喻:学步车理论。如果我们把孩子学写作比作孩子学习走路,“名篇导读”是在学步车里走路,课堂作文则是牵着孩子的手走,自主作文则是放开手让孩子自己走。
2.多途径积累书面语言
语言积累也体现在上面所讲的三段论,“名篇导读”是语言积累,课堂作文是语言积累,教师的语言是语言积累,生生交互也是语言积累。
3.司宙作文是有“教学”的作文课
语言的学习要遵循一个规律,就是我们能学一篇文章的时候,不学一段话,能学一段话的时候,不学一句话,能学一句话的时候不学一个词。原因就是词语只有放在具体的语境下才有一个确定的意思,同样,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下去学习了,孩子才真正的理解了这个词的语义,任何割裂的去学习一个词语的方法都不是奏效的,孩子们可能只是记住了这个语言的符号。
而没有正真的掌握该符号背后代表的语义。从习得语言到运用在一次课完成,而且是每次课都要完成一遍,当堂学,当堂用。很多家长包括学校的语文老师都在强调“好词好句”,“好词好句”其实是一个“伪命题”,什么是好词好句,看上去挺美的一词,不恰当的运用,那就丝毫没有美感。我常说记在本子上的“好词好句”没有用,甚至记在脑子里未经运用的“好词好句”都是没有用的。
四、家长辅导误区
1.找参考
现在资讯很发达,什么东西不会找“度娘”,找几篇类似的给孩子参考并非难事。但是久而久之,你会发现慢慢地,你不给他找参考,他就不会写了。而且网上的东西良莠不齐,孩子也可能会写出雷同的东西。
2.逐字逐句
有些家长不找参考,我也可能只会我说一句,他写一句。这种方法就更坏了,坏的影响请参考第一种方法。
五、家长可从哪几方面入手
1.丰富阅历
前面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如果有时间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去增加孩子的阅历,这个肯定对孩子的写作来说是有好处的。
2.培养阅读习惯
没有时间和精力也没有关系,不能行万里路,就读万卷书吧,给孩子培养一个热爱学习的好习惯,孩子会受益终生的。
3.学习一些基本的指导方法(解构法、牵引法、实际经历)
(1)解构法的前提是家长你首先心中得有丘壑,比如你要写一只自己心爱小狗,要知道我们介绍狗是从哪里来的?
(2)牵引法
这种方法类似古希腊的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通过一次次的追问,帮助孩子找到他们过往的一些零星的经验,然后放大他们。还拿动物举例子:
(1)你养没养过小动物?孩子可能回答没有或者有。
(2)你见过什么小动物?
(3)你养(见)的这个小动物长什么样?
(4)什么毛色?
(5)体型?
(6)让你印象深刻的地方?
(7)吃东西是什么样?
(8)跳起来什么样?
(9)跑起来什么样?
(10)你喜欢它吗?
(11)它给你带来了什么?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有比较零散的语言,家长要把它变成较为规范、形象、具体的语言给孩子。比如:孩子会说,我家的小狗很白,眼睛大,是黑色,尾巴很短,它长得很小。这是最常见的孩子的表述。家长就可以把这些东西变成较为规范的一段话给孩子。比如:你可以说,妈妈知道了,你说你的小狗它有一身雪白的外衣,有一双乌黑发亮的大眼睛,一个小巧的尾巴,它的身材长得比较娇小。
有的家长可能觉得这方法不就是你刚才讲得误区2嘛?逐字逐句,不,这个是有区别的,你的逐字逐句是孩子脑袋里没有,是你硬塞给他的,而我们的牵引法,是孩子脑子里有,只是这个方法很零碎,结合在一起没有逻辑。我们用规范的语言帮他们捋顺,然后让他们自己去写,这也是积累语言的一个途径。
(3)亲历法。为了让孩子更深刻,比如有些作文,“一次出游”之类,那就带孩子去经历一次,我想对于孩子来说,也是美好的回忆。
总是,对于孩子来说,或者对于每个人来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阅人无数都是需要的。这些宝贵的经历都会反映在他们的文章里。家长要做一个海边拾贝人,去发现那些美丽的珍珠。那才是孩子最宝贵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