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小小的社团,每周看一部经典电影,要输出150字以上的影评。真的是经典中的经典,很多电影躺在硬盘里若干年,终于有这样的契机,一部部看过来。
我自然没有机会去法罗岛,去参与“伯格曼周”,但对我来说,这样一个社团的存在,就如同我的“法罗岛”,而我们的每一周都是伯格曼周。
"If cinema was a religion, this would be Mecca, the Vatican. This is thhe center of it all."
“如果电影是一种宗教,那么这里便是麦加,便是梵蒂冈,便是光影世界的中心。”
写在前面
这不是别人的浮士德,我想这是索洛科夫的《浮士德》读后感,只是,他把他的读后感,拍成了电影。
所以,影片没法做到如原著一般全面,导演借自己的领悟,从爱情的视角,让我们认识浮士德,或者思考灵魂的归处。(ps,我还是觉得导演把浮士德拍成了一树梨花压海棠的感觉啊)
这又是一部漫长、凌乱、让人发困,总之这不是一部能让你享受着看完的电影。但是,却又同时画面朦胧绝美,风格奇诡,自带仙气,让人欲罢而不能。画面颜色做了消色处理(画面的颜色常常呈现出昏黄、泛绿或者灰暗的色调),每一个场景都如同一副古老的油画,还有那如同从中世纪壁画走下来的女主.,对于一个颜控的我来说,这就足够了。纵然看不懂太多隐喻,纵然受不了男主的大叔形象,纵然不喜欢里面仿佛呓语般的对话,我还是坚持下来了。
电影不同寻常的用了接近1:1的的画幅,感觉可以随时截图当画看了。
政治背景
《浮士德》,亚历山大·索科洛夫导演,改编自歌德的同名作品。
以下来自网络检索
影片拍摄制作历时两年之久,外景地分布在德国、捷克、冰岛各地;俄罗斯导演、法国摄影师、德国的演员阵容,捷克的工作团队。影片的制片人在威尼斯电影节上的接受采访时表示:“本片是一个大的俄罗斯文化项目,普京把本片看成是向欧洲传递和介绍俄罗斯精神文化的一种途径,并为欧洲和俄罗斯文化在融合方面起到促进作用。
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带着政治任务拍摄的文艺片,战斗民族浪漫起来还真是不一样。
电影简介
电影从云端俯瞰的镜头拉开,如谜团一般的云朵笼罩天空,在云朵之间,天空之上挂着一面镜子,没有人知道它挂在哪里?谁挂的它?用来做什么?照射人类灵魂深处的黑暗还是唤醒那些沉睡的灵魂?迷一样的开局。然后一束光从厚重的云朵中破出。镜头拉远,涵万象,独当天。照无边。乾坤呈露,何况人间,大地山川。大海苍茫,人间万象。那一张若鸟飞翔的纸片/丝带是做何用?是被浮士德撕毁的魔鬼之约吗?它要飞去哪里?又是迷。
接着,画面急转直下,毫无预警,简单粗暴以一个重口味的画面切入。一个肥胖男人的阳具赫然出现在画面中央,然后以解剖人体的惊悚段落揭开序幕。教授浮士德一边给尸体开膛破肚,一边喃喃自语:“灵魂是什么?灵魂在哪里。”故事在颓废的昏黄中展开...浮士德离家,寻找食物,换取金钱,从此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
浮士德遇到了当铺里的魔鬼,浮士德掏出一枚戒指,准备典当。“这可不是普通的戒指。点金石!它能解释万物的规律”,“那它肯定值点钱”,“恰恰相反,它一文不值,生命已经没有价值,更何况是死亡”,“我不明白,还有什么是值钱的”,“时间...艺术...”
这里就引出了我的一个疑问:浮士德的真实身份,一个医学博士,为什么会有点金戒指?
这可能就和浮士德这个人物的历史有关了,有各种关于浮士德的传说,有的说他是炼金术士,也有的说他是巫师,还有的说他是大学问家,等等。那么此处出现的点金戒指是在回应传说吗?
魔鬼墨菲斯特说他收集签名,是在隐喻什么?灵魂吗?浮士德:文字啊,在离开笔尖的那一刻就已经死了。收集签名者:这个,嗯,但外面仍旧还有一个世界
接下来 ,魔鬼异常热情的带领着浮士德走街串巷。
比较印象深刻的有两幕大场景:
场景一 :古罗马式的公共浴室。
这里充斥着女性的躯体:老的、年轻的。透着腐朽气息的与曼妙青春的味道。还有让人恶心的魔鬼的奇怪身材,肿胀而褶皱的肚子,光秃秃的前面和有着尾巴的后面,他的出现让这些女性为之嗤笑,也为之疯狂。而浮士德此刻彻底惊呆。了。直到她看到了散发了少女胴体光泽的美少女 ,在浴室里的浮士德惊得目瞪口呆。他是怎样的浮士德?终日与尸体和那个似乎疯掉的助理相伴,缺钱、缺食物、缺娱乐也缺爱的浮士德,那一刻,爱神降临。纵然博学如他,也无法压抑心中的悸动,心急火燎,唯恐迟则生变,央求着墨菲斯托帮忙。是的,经历了近乎2个小时的漫长的推进,电影终于迎来了它的主题——关乎欲望和克制的一场与魔鬼的灵魂交易。
场景二:莱比锡的地下小酒馆
魔鬼墨菲斯托将浮士德强行拖入体验世俗生活。那些喧嚣的少年,那个担忧的酒保,那些让人疯狂的酒和男生们无处释放的荷尔蒙,让他明白自己虽然坚持却终究无法抵御整个人类向下跌落的惰性。肮脏、战争、喧嚣、愤怒,纵然一人独醒,但终究世人皆醉。而魔鬼墨菲斯托又一次将浮士德带入自己的轨道,让浮士德失手杀了一个愤怒的男青年,而恰好,是少女的哥哥。
至此浮士德已退无可退,一边是少女的诱惑,一边是法律的制裁。他只能从此与魔鬼上天入地,一路同行,陷入了魔鬼的操控。想来,似乎是魔鬼在给浮士德制造圈套,一步步将浮士德引上了他所希望的命运之路,但似乎,这也来自于浮士德每一次自己的选择。
《浮士德》结尾处的情节,浮士德和梅菲托斯的地狱之路很有味道。间歇泉的喷涌是自然的伟力对浮士德的启示--自由是地球的血液。浮士德终于决定撕毁契约、杀手恶魔,回归真实的生活。
一些有意思的细节:
1、魔鬼到底是个什么物种?
这是个魔鬼版的萌老头,化妆师对他的造型下了不少功夫,刚开始质疑为什么墨菲斯托的举止行走都开起来很诡异,直到他在浴室里赤裸相见。身体是灵魂的肖像,所谓相由心生,梅菲斯托的身体纹路不同寻常,构造奇特,配合他奇特的身形和动作,反射出其灵魂的丰富、复杂、神秘莫测……
2、为什么月亮上会有一只猴子?
墨菲托斯去浮士德的家里,通过望远镜,看到了月球,月亮上为什么会有一只猴子?这在隐喻什么?
3、浮士德的助手是疯了么?
为什么要一只跟踪玛格丽特?为什么要用一堆奇怪的东西合成一个史瑞克?是不是因为他也爱上了玛格丽特,但是又极端的不自信,所以要借用浮士德的身份&一个史瑞克来证明自己很聪明?
4、在玛格丽特去教堂忏悔的时候,从壁龛里伸出来那个细细的手指是恶魔吗?
5、玛格丽特在忏悔时,墨菲托斯在干嘛?
7、浮士德终于得到了玛格丽特,房间外面还有屋子里面,那些丑陋诡异的东西是不是都是恶魔?他们也是要得到玛格丽特的身体吗?那最终玛格丽特的结局会怎样?
8、那个看似贵族的胖妇人是谁?她的存在是为了证明什么?
他们都是将灵魂抵押给恶魔的人吗?而且还有顺序?浮士德是由于魔鬼太想得到他的灵魂所以加了个塞吗?
9、经常会有一些画面会出现类似倾斜拉扯的感觉,让人看着很不舒服?有时候是人物,有时候是物体。尤其是每一次当欲望在浮士德内心苏醒——他需要吃饱时,他渴望金钱时,他爱上年轻的玛格丽特时,画面上的人就诡异地变形了。这是要体现人与灵魂的不同视角吗?
10、浮士德在莫非托斯的带领下、最终到达的那个大荒之地,那些躺在地上已经死去的人来抓浮士德,并要求他留下。这是什么地方?地狱吗?歌德的地狱果然与但丁不同,没有油锅也没有炼狱,就是世界尽头的极致荒凉画极致寒冷。
11、那么强大的魔鬼,最后被石头砸死了。砸死了。怎么让我相信他之前的强大?
一些美好的画面
1、送葬队伍曲折前进那处的远景
2、公共浴池里的少女
3、浮士德小孩子般趴在他爹手术台露半脑袋处互动,超级有爱有木有
4、相拥坠入幽深湖水的场景(莲花相伴下,一位女性(往往穿着婚纱)在幽暗的湖水面忧郁而死。这是个经典的场景,起源何处不知,《哈姆雷特》中的奥菲莉亚,米莱斯所画的《奥菲利亚》)
5、当浮士德将灵魂出卖给魔鬼后,和魔鬼所走上的地狱之路(此处取景于冰岛)
史托克间歇泉(Strokkur Geyser)位于冰岛西南部内陆的史托克间歇泉也坐落在冰岛裂谷和火山带内,和美国黄石公园的老忠实泉一样忠实,每隔8-10分钟喷一次滚烫的泉水,高度10米以上的水柱直冲云霄,博得常年围观游客的阵阵赞叹,也包括了浮士德和他的魔鬼同伴。
6、玛格丽特去浮士德家,长达一分多钟的近乎静止的画面
电影《浮士德》与伦勃朗的油画
《浮士德》精致的人像构图让人想起伦勃朗,而那些定格在胶片上的光线和色彩也呈现出如油画般的质感。
木心说
文道道长说“木心《文学回忆录》,斩钉截铁,不解释、不道歉、不犹疑。他平视世界文学史上的巨擘大师,平视一切现在的与未来的读者,于是自在自由,娓娓道出他的文学的回忆。”
木心说:如果把《浮士德》堪称全世界文学顶峰,全世界错。浮士德是北欧民间传说中的炼金术士,性格模糊,形象也窝囊,近乎妖道。歌德借了这题材,把浮士德提高到整个欧罗巴文化的精神象征,这是他了不起的功绩,我由衷钦佩。从文学角度说,《浮士德》不成功;从文化现象讲,《浮士德》伟大。
关于影片的思考
1.为什么大师的作品常常让我们决定闷闷的?
什么样的时代有什么样的观众,如今浮躁的时代充斥浮躁的观众,色彩艳丽的、剧情浮夸的、暴力血腥的、恐怖色情的、明星扎堆的、甚至低级搞笑的都有受众,反而是经典作品大家敬而远之,这真是电影的悲哀。快餐的时代就仅仅追求吃饱,而不在要求色香味俱全,不讲究前调后味,如同填饱肚子一样,追求2个小时的快感,不慎思不熟虑。
然而也许这个世道有些浮躁,却不应该是我们浮躁的借口啊。在浮躁世间沉下心来,不理喧嚣,搁置欲望。简单认真踏实、不匆忙不敷衍,看电影就认真的看,读书就专注的读,专注当下人生,慢慢就会体味到经典的味道……
心慢下来,行动才会快起来。
2、感觉这一部电影与《基督最后的诱惑》又有着某种关联
一个是如同普通人一样的神受到撒旦的诱惑
一个是如同神一样的普通人受到魔鬼的诱惑
与国内电影不同,欧美的经典作品似乎都会有意无意的探讨宗教信仰。无论东西,信仰归之源头就是心性。基督教徒称之为“罪”,印度教徒称之为“梵”,佛教教徒称之为“空”。电影中浮士德那段独白,我觉得有点类似佛陀的经历:在一个小城里,在人群中,看见棺材和死亡,还有周围的一切是恶臭和幻象。由此,陷入困境…是该独醒还是沉沦?
耶稣与浮士德的欲望在某些方面是相似的,过普通人的生活以及对爱的渴望……
耶稣不断抵御来自撒旦的诱惑,而浮士德不断被诱惑纠缠,他有着善的内心,却又被欲望操纵。他经历了玛格丽特带给他爱情的官能快感,这时的爱欲带给他愉悦。同时,玛格丽特的结局和家人的死亡,又带给他精神上沉重的压力。
有句话这样说,天使和恶魔都在你的耳畔,不是谁说了什么,而是你愿意去听谁说。
人生就是长跑,总是有人想要走捷径,用非常手段和魔鬼交易试图投机取巧。我们在这个日趋功利化的社会中,欲望越发膨胀,我们却可以选择去追求自己的目标还是徒手接受诱惑。
欲望不是非黑即白,适当的欲望可以引人向上。但是,我们要做的是拥有欲望的同时坚持底线。
我唯愿,这样的雷雨天,拥抱,喝热牛奶。蜷在沙发里。吃饼干,或者巧克力。厨房煲汤。换软衣服、干被子。开台灯。看电影。看好看的书。洗热水澡。写日记。听音乐。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