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绘高中、大学的片子总是充满着爱情、梦想和生活,类似《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左耳》《匆匆那年》等等,很少有描写小学初中的电影,这部《狗十三》是其中的佼佼者。看完只想骂一句:狗B的青春!!!
这里面只有朦胧的爱情,更多的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通篇的线索是叫爱因斯坦的狗,是女主爸爸买来哄她的,由于再婚还生了个儿子,女主爸爸一直对孩子有所愧疚,老是哄哄哄,一起哄的还有他的父母,李玩的奶奶爷爷。后来爱因斯坦因文爷爷没看好走丢了,李玩就爆发了,第一个冲突高潮,爸爸狠狠打了发了疯找狗的李玩,李玩最后低头认错了。后面剧情里的李玩多少都有点收了。后面弟弟出场了跟狗起了冲突,爸爸只能狗送走了。李玩无能为力。
(看电影的时候不知道多少人会产生共鸣,至少我觉得李玩有我的影子)
奶奶爷爷对孙女的宠爱是盲目的,就像他们对小孙子的。爸爸对女儿的宠爱是有代价的,需要她成绩好、懂事。只有李玩对爱因斯坦的爱就那么单纯。我也羡慕她可以那么单纯,为了只狗狗不顾一切,我当年应该比她懂事早多了。
可懂事真是不是好事,李玩最后也懂事了,用筷子夹过来一块狗肉往嘴里送,最后看到爱因斯坦的时候宁愿它不是,对着有好感的男孩子的表白自己跟自己说“以后这样的事多着”,看着2岁的弟弟一遍又一遍被教练教着如何滑冰,跌倒了要自己爬起来,那时微微上扬的嘴角,她已经不是之前的那个单纯少女了,不再任性不再随心所欲,她逐渐明白了大人的世界是个什么样子,对,她“懂事”了。
真可怕。这就是我们的青春期,总是带着伤痕,棱角不断磨去,在一遍一遍的冲突之中学会变成一个懂事不给家长添麻烦的小大人。我的父母不像片中那样,但我理解所有人给弟弟过生日李玩强颜欢笑的心情,不敢任性是因为知道任性也不会有人来哄的结果,还不如乖乖听话。三十岁的我可以接受这样的心态,但十三岁的孩子就要这样思考就有点悲情。
张雪迎演得真棒,小女孩的灵性和倔强,青春期的叛逆和敏感,还存留一点对平行世界的遐想,也许等十年之后,她会知道这个纸醉金迷的社会容不下一只爱因斯坦。
写记录的时候,回忆自己的青春期的同时,竟然担心起我女儿的未来,觉得生个女儿养大真不容易,青春期的时候特别敏感~安全度过青春期对一个女孩子的一生特别重要。回想起来,我的13-17岁,原来陪我最多的是我的同学们。前两天听到一句话:高中这辈子都不会结束。高中的经历和记忆会陪伴我们一辈子。还好我的高中有朋友,有爱情,虽然在家里不太有归属感(父母不在身边,跟爷爷相依为命,住在姑妈家里)但在外还是收获了很多的快乐,时至今日,高中的快乐时光都时常出现,记忆会有些模糊,但那种感觉还在。
狗十三引起了你的共鸣吗?我觉得大部分剧情很真实,感受不到的人可能是从小很幸福吧。
——写在大年初一 于遥远的婆家